1950年初,远在苏联莫斯科的毛主席正在与斯大林进行着重要的谈判,在这个重要的时刻毛主席忽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他决定终止谈判活动,并立即给中央发报,让周总理带队来到苏联加入谈判,这让众人疑惑不已,
此时斯大林虽然不解,但是也应允了毛主席的要求。
这时的国内则掀起了另一番浪潮,正值建国初期,周总理日理万机,如果他前往苏联参与谈判,那国内的众多事务将由谁来接手呢?
众人对于代总理之职议论纷纷,讨论着中央众多优秀的领导人,这时远在苏联的毛主席发来电报提出了一个人名——董必武。
此时各位领导人的脑海中忽然想起了那位已经64岁的老人,不禁深感敬佩,急忙赞同了毛主席的建议,无一人反对。
董必武到底是何人?竟让毛主席和领导人们如此赞赏。这位64岁的老人又是否能够担任事务繁重的代总理之职呢?
早年经历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在开国大典的时候,天安门城楼上站在毛主席身后那位长有白色胡须的老人,他便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董必武。
董必武可是我党重要的一位老人,在当时参加开国大典的众多领导人中,只有他才能和毛主席的资历相提并论,甚至可以说他比毛主席的资历还要深一些。
董必武出生于1886年的晚清时期,他的父亲则是一位清贫的教书先生,他们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也饱经社会的苦难,但是幸运的是,董必武先生从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所以董必武先生从小便产生了为国家和人民奋斗的远大志向。
他在17岁的时候,考取了秀才,本以为这样便可以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可是清政府的腐败让他遭到了严重的打击。
此时他这个满腔热血的少年显得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他看着无数在苦难中挣扎的人民,陷入了郁闷和无助中。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早期的革命党人发起了一场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当时董必武先生知道后立即赶往武昌参与到兵变中,就这样,他从一个晚晴秀才走上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道路。
他在革命队伍中认识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革命同志,此时的他好像找到了自己的归属,还有自己未来前进的道路,从此他便一心扑在伟大的革命事业上,后来他坚定的内心和个人的才能也得到了孙中山先生的赏识。
因此,在1912年的时候,董必武被任命为财政司总务科长,正式加入了中国同盟会。可是,当时国家复杂的变化又让他们陷入了危机中。
武昌起义胜利后,辛亥革命顺利进行,大部分省份都纷纷宣告独立,清帝被逼退位,此时中国结束了几千年来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让全国人民从思想上得到了解放。
顺利推翻了清朝统治,革命党人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此时中国的发展本该进入正常的轨迹,可是没有想到袁世凯窃取了革命的果实,担任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
在1913年,当时的内阁总理革命党的元老宋教仁遭到刺杀不幸身亡,他的死让革命党遭受了惨烈的打击。
不久后孙中山先生发动了第二次革命,想要用武力讨伐袁世凯,可是没有想到被袁世凯击败,从此袁世凯便正式担任了中华民国的大总统。
此时革命的失败,让孙中山、董必武等人再次陷入到黑暗中,这让他感到痛心不已,他曾叹息道:“人以幸生苟免为心”。
1914年,董必武和同乡的革命党人张国恩、张谐英一起前往了日本,他们想要重新探寻可以拯救国家的方法和道路。
这时,孙中山先生正好在日本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董必武和张国恩他们两个经过长时间的谈论,一致认为孙中山先生的革命道路没有问题,失败只是因为在后来民国高层争权夺利导致的。
正如孙中山先生说的那样,革命不彻底,打倒一个皇帝,出来许多的皇帝,中国人民仍然生活在帝国主义走狗封建军阀的统治下。
此时,董必武和张国恩坚定了信念,他们一起去拜访孙中山先生,加入了中华革命党,宣立了入党誓约。
此时,国内的袁世凯想要重新称帝,但在中华人民激烈地反对下打消了念头,但是他独裁、卖国,还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他的这种行为彻底激怒了全国的革命人士。
董必武先生回国后策划起义,积极地参与到革命的行动中,不料他被袁世凯政府监视,被捕入狱,之后他在牢狱中度过了一段艰难的生活。
直到1916年,袁世凯患病而亡,董必武先生才被放了出来,出来后他便立即找到组织,继续为祖国的革命事业而努力。
1919年震惊国人的“五四运动”爆发,在北京三千多名爱国学生游行示威,高举“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旗帜,他们的爱国主义行为得到了全国的声援,让在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感到了压力,没再次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五四运动取得了胜利。
董必武先生在五四运动中感受到了民族的生机,人民的力量,此刻,他从那些学生的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看到了革命的希望。
于是他回到武汉后,创办了武汉中学,还想方设法的为学生们购买进步书籍,向他们宣传革命思想和精神,为国家未来的革命事业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人才,后来这所学校也成为了革命的摇篮。
期间,董必武先生也一直关注着国家的形势,当上海的共产组织联系董必武,想要他在武汉组建共产组织时,董必武立即就答应了下来。
在董必武先生的不懈努力下,1920年秋天,武汉早期共产组织正式成立,并在董必武先生的领导下不断的学习新思想,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然后宣传革命思想,扩大共产主义的影响。
1921年,董必武作为代表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在大会上,他认识到了比他小七岁的毛主席,他们两个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仰者一见如故,如同两个多年的好友一般,从此两人便共同为祖国的事业奋战着。
抗战贡献
在无数革命人士的努力下,中国的革命本来已经进入了正常的轨迹,不料在1927年的时候,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让中国的革命队伍又一次遭受严重的打击。
在国内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董必武同志号召的工农运动,得到了反叛者们的注意,中央急忙把董必武送到日本学习,不久后又前往苏联学习。
直到1932年,国内形势缓和些的时候,他才回到了祖国。
回国后,他担任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的副校长,中央党务委员会书记,最高法院院长等职,为国家的建设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1934年,年龄半百的董必武不畏艰难地参加了长征,以惊人的毅力走完了这段传奇了道路。
长征之后,他在陕北担任中央党校校长,为共产党培养了无数优秀的革命人才。
在延安时期,他和林伯渠、谢觉哉、吴玉章和徐特立几位老前辈共称为“延安五老”,他们五个可是当时延安最德高望重的五个人。
国共合作时期,两次全国统一战线的背后,都少不了董必武同志的身影。
他作为早期革命元老,更是国民党早期的元老,他对于国民党中自己以前的革命同志颇为熟悉,在他的努力劝说下,促进了全国统一战线的进程了。
抗战时期,董必武作为长江局和南方局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和周总理一同奔波在民族统一抗战的工作上,不断地宣传民族团结,与各个不同的派系打交道,还与国外华侨和华人取得联系,争求一切的抗战力量。
新中国的奠基人
解放战争胜利后,董必武先生担任了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的主席,他看着百废待兴的祖国开始了有序的恢复国家的建设,在他领导下华北地区的工业生产,文化教育和民主政权得到了有效的恢复。
不久后,董必武先生便统一财政工作,创建了中国人民银行,恢复了华北地区的经济体系。
到新中国成立时,董必武先生已经到了63岁的高龄。
开国大典上他站在毛主席的身边,看着热烈欢呼的人民,心情无比的激动,他经历了无数的事件,见证了新中国从萌芽到崛起走过的每一步道路,心中产生了万千感慨。
新中国成立后,董必武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政治局常委等各种职责奔赴在国家建设的队伍中,竭尽所能的贡献自己。
期间,他主持制定了中国初期的大量法律制度,为国家安定和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中央依法办事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1950年初,毛主席在与斯大林进行谈判的重要时刻,忽然致电中央让周总理到苏联去参与谈判,此时他们知道两国之间的谈判时间跨度较长,所以中央想要选举一个人担任代总理,在周总理不在的这段时间内,处理国家的事务。
对于总理之职,它的责任可谓十分的重大,周总理在位时,他每天都需要工作到很晚才去睡觉,特别是在建国初期更是事务繁忙,有时候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
所以当毛主席提议董必武同志担任代总理时,大家对于这位老同志充满了敬佩和尊重同时也为董必武同志充满了担心,毕竟此时的董必武同志已经64岁的高龄,是否还能承受这份责任重大的工作呢?
董必武知道中央和毛主席的决定后,深感恐慌,因为当时国家建立初期,国内的事务太多了,而且当时国内一些地方还闹起了饥荒。
董必武知道情况紧急,他也没有时间推脱,只好顶着重大的压力担任此职,为了不辜负大家对他的期望,董必武同志每天早上不到七点就起来处理事务,而晚上大多时候都在深夜两点左右才睡。
有时候重要的事务他都处理到天亮才回去睡一会,然后回来接着工作。
这样的工作强度对于一位64岁的老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在位期间为国家为人民拼尽了全力,不敢有一丝的松懈,当面对因饥荒而出现的大量灾民的时候,他牢记毛主席“不能饿死一个人”的主旨。
他认真地查看着各个地方传来的消息,根据中央工作组的各种反馈,董必武同志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先后筹集了近22.42亿斤粮食送往灾区,让受灾的人民顺利的度过了困难的饥荒。
然后他还对中国市场的物价进行稳定,建立完整了经济体系,让国家快速地恢复到正常的建设中去。
董必武先生在位期间可谓是尽职尽责,事无巨细。
毛主席说他是中国共产党的模范领导者,但他更是我们精神的领导者,是我们信仰和学习的模范。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