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学院首任院长丁颖院士
手执沉甸甸的稻穗
卢永根老校长在红满堂前的
爱国主义教育演讲······
从华农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校门”下走过
参观者仿佛瞬间穿越了时空
一幅校史的长图在眼前徐徐展开
11月5日
华南农业大学校史馆焕新开馆
现场还举办了校庆文化捐赠仪式
共同为校园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文末附参观方式)
华南农业大学客座教授梁仲景伉俪,广东暨教集团董事长罗定,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华南农业大学客座教授胡江,广州万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志健,广州茶博馆馆长连俊江,校领导李凤亮、丁红星、温小波、杨运东、仇荣亮、钟强共同为新校史馆揭幕。
在校庆文化捐赠仪式上,罗定向学校捐赠孔子文化公园等景观文化工程,胡江捐赠“万世师表”孔子塑像及红满堂画作,连俊江捐赠茶叶一批,艺术学院李春阳老师团队捐赠《布衣院士—卢永根》连环画,李凤亮、钟强为嘉宾颁发捐赠证书。
点击视频,跟着讲解员一起参观全新的校史馆吧
华南农业大学
校史展览馆简介
华南农业大学校史展览馆位于学校5号楼(原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旧址理学院生物地质地理教室),于2009年11月学校百年校庆时开馆,至今共接待校内外嘉宾50余万人次,在校史校情教育、文化传承发展和对外交流展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校史馆不仅在硬件设施和展陈方式上进行了全面升级,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场景;更在内容展示上进行了创新和优化,让参观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学术成就。展厅面积共880平方米,分为序厅、历史厅、人物厅、尾厅4个部分,通过336张照片和171件文物展品,以图文、视频、实物、场景还原及多媒体互动设施等多种形式,真实记载和映射了学校115年来立德树人、强农兴农的发展历程和一代代华农人的奋斗事迹。
升级改造后
华农校史馆重新开放
参加开馆仪式的领导嘉宾参观校史馆
▲1976届广东农林学院林业专业校友李彩英、林欢、谢雪梅等一行特地前来参观校史馆。当看到馆内展示着自己当年的毕业照时,她们非常惊喜。(作者:广州日报 高鹤涛)
李凤亮在开馆致辞中表示,文化捐赠将有力促进校园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而对校史馆进行改造升级,是对华农创业史、奋斗史、发展史的致敬,是学校115周年校庆系列工作中的重点之一。未来,华农将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大力度整合校园文化资源,建好用好校园文化阵地,厚植文化育人沃土,擦亮“文化华农”品牌。
岁月如歌
华农沿革一览
序厅
来到展厅层
延伸在长廊里的石雕历史长卷
以华农院士群像为中心
周围刻画着具有华农特色的花草建筑
转入左手边
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
右侧白色方块状的历史动线
引领我们走向华农一百一十五年的沧桑岁月
栩栩如生的丁颖雕像
古铜色的浮雕刻画
立体感十足的校园沙盘
升级改造后的校史展览馆
在传承历史的同时
也点燃创新的活力
历史厅
走过农林讲习所的门楼
重温华农“筚路蓝缕”征程
从建校前身伊始
饱受风霜雨雪、几经艰苦创业
前辈先贤呕心沥血、历尽艰辛
探索近现代农业教育发展道路
穿过五十年代的校门
毛主席亲笔题写的校名
“华南农学院”字迹刚劲有力
墙上的一张张老照片
展现了华农在“华南农学院”时期
上下求索、克服困难
科教并重、守正创新
不断追求科教兴农的孜孜探索
低头细看时
锈迹斑斑的打字机
刻印着岁月的痕迹
丁颖院士用过的眼镜、钢笔等物品
静静地躺在展柜里
曾经那些夜深人静的夜晚
怀表滴答滴答时
这位勤勉的农业科学家正奋笔疾书
转过身来
丁颖和同事、学生
正仔细观察水稻生长情况的
场景真实还原
体现华农人对真理的执着追求
1984年,学校正式更名为华南农业大学
卢永根教授在红满堂前作
“把青春献给社会主义祖国”报告
在场师生目光如炬
老校长的话语在心中久久回荡
点燃了同学们报效祖国的热忱
缓步向前,迈过大门
华农也开启了新时代的篇章
党建思政纵深发展
学科建设加强创新
师资建设优化提升
人才培养推动高质量发展
进入新时代
华南农业大学勇立时代潮头
校园建设加强基础保障
科研创新服务国家战略
国际交流融入新发展格局
各项事业加速发展
人物厅
步入人物厅
走过院士林、创校先驱
学术名家、杰出校友等展板
“一门三院士”、“一届三院士”的
佳话跃然于眼前
华农历经百十五载
涌现出无数优秀人才
他们或为中国农业发展而聚力
又或为教育事业而奋斗
无论身在何处
都在各自的岗位辛勤耕耘
为民族复兴汇聚华农力量
尾厅
走过这段漫长的历史回廊
华南农业大学发展的画卷接近尾声
再回首
我们看到的是一代代华农人
坚持“以农为本不能忘,农业特色要弘扬,
走向综合有选择”
守正创新、奋勇争先
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
朝着建成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
勇毅前行
校史馆
参观预约指引
从今年4月起,华南农业大学校史展览馆(简称“校史馆”)每周对外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日(法定节假日除外)。
1.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五:08:00-11:50,14:30-17:20
周六、周日:09:30-11:50,14:40-17:00
2.预约方式:
校内单位团体参观需要提前预约,请在紫荆e站综合服务大厅搜索“校史馆参观预约”,提前2个工作日进行预约;
校外非营利社会团体参观需要填写《华南农业大学校史馆社会团体参观预约表》(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并盖公章,通过发送邮件至yychen@scau.edu.cn进行预约。预约需至少提前3个工作日。
团体参观当日须携带预约凭证登记入馆,可安排讲解。
温馨提示:上午和下午各接受一个社会团体预约,每个团体限50人以内;通过中介机构开展的研学活动和培训班等营利团体暂不接待。
3. 入馆方式校友可凭校友卡步行入校(开车入校须另行预约),校外人士入校须事先预约。可直接在手机地图上搜索“华南农业大学校史展览馆”导航。
校外进校方式:关注华南农业大学官方公众号,点击“服务-来访预约”,填写信息完成预约。详细步骤可点击右边文字获取
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湖南栗源堡校舍(1941)
满怀救国热情,弦歌不辍
作为华南农学院的前身,抗战期间,中山大学农学院、岭南大学农学院几经搬迁,生活艰苦,但教职工仍坚守岗位,学生亦满怀抗战救国热情。
1938年10月,日本侵略军进攻华南地区。10月19日深夜,农学院跟随中山大学本部开始撤离广州。西迁途中,中山大学三易校址,最后方转迁云南澄江县。
1939年3月1日,中山大学农学院在澄江正式复课,有学生227人。虽然条件艰苦,但老师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坚持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撰写了《沿滇缅公路考察昆明至大理间农林及土壤情况报告》和《澄江之土壤调查报告书》等各类论文。
1940年秋,农学院又辗转至湖南宜章县栗源堡。在丁颖院长的努力下,师资和学生队伍都不断扩大。1943年初学生曾达409人,并取得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当时的农学院被来访的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称为:在华见到的最好农学院。
岭南大学农学院坪石新址全景
私立岭南大学的情况也与中山大学相似。辗转办学,先到香港,后至韶关乐昌坪石。农学院在古桂芬、李沛文等院长的带领下,师生均坚持开展学习研究,不少科目全英文教学。
抗战胜利后,1945年10月,中山大学农学院开始回迁广州,1946年1月在石牌校区正式上课。教学科研等工作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农学院发展为8个系,即农艺学系、园艺学系、病虫害学系、畜牧兽医学系、蚕桑学系、农业经济学系、林学系和农业化学系,成为当时国内科系较为完备的著名农学院。岭南大学农学院也于1945年10月在广州复课,迎来了新生。
▲ 华南农业大学115周年校庆活动,这么安排!
▲ 校园景观上新!华农感谢有你!
▲ 倒计时10天,微信可升级至“华农115”版本!
文 | 蓝学明 新禾融媒体工作室 张韫婕 吴静芸
图 | 安沛 新禾融媒体工作室 卢晓晴 黄曦 林佳宜 实习记者 林满意 陈泽豪
视频丨新禾融媒体工作室 欧凯莹 陈雨萌 谢汶君 黄允杰 实习记者 卢厚硕 张茵禧 王嘉莉
微信编辑 | 新禾融媒体工作室 张韫婕 吴蒋琳子
初审 | 安沛 费思迎
复审 | 陈芃辰
终审 | 钟耿涛
快来新校史馆打卡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