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4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潮,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应运而生,成为首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此后经年,从茫茫无际的盐碱荒滩到国际一流产业新城,一代代意气风发、热血沸腾的泰达人,在这片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热土上,不断掀起改革创新的浪潮,打造对外开放的高地,开创了诸多改革开放史上的先河,贡献着众多制度创新的范例,探索出多条突破性的有效路径。天津经开区是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生动缩影,谱写出中国改革开放史上最壮丽的篇章之一。

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在建区40周年之际,天津经开区管委会与天津新闻广播合作推出《四秩芳华:中国改革开放中的泰达瞬间》栏目(天津人民广播电台FM97.2 天津新闻广播,每周三0:00-1:00首播,13:00-14:00重播),共同回望波澜壮阔的发展征程,以文字与声音定格一个个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的“泰达瞬间”,向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致敬,向每一位为泰达发展作出贡献的开拓者致敬!今天让我们走进中国改革开放中的泰达瞬间第十一集——中国模式“走出去”泰达的海外朋友圈。

如今当您漫步在埃及苏哈纳地区的红海之滨,对一片区域多半会有似曾相识的穿越感:这不是天津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吗?同样的商贸繁华,同样的生机盎然,没错,那片炽热的投资沃土,正是“一带一路”上的的标志性项目——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

如果说吸引外资是“引进来”,那么在高质量“引进来”的同时,这些年来,天津经开区也坚持着高水平“走出去”,不断扩大自身海外“朋友圈”。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泰达人是如何令“泰达模式”在埃及红海之滨复制推广的?又是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遨游,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两个轮子双向转动,发挥通道作用当好双循环链接节点的?

红海之滨长出一座产业新城

上世纪90年代初,埃及政府希望借鉴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在苏伊士地区划出一块地方,以中国开发区的模式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合作区。经过中埃双方领导人多次磋商,最终确定在苏伊士湾选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区位图

这片区域是一片戈壁滩,位于苏伊士运河的南端,总开发面积约280平方公里,距离埃及首都开罗120公里,毗邻埃及第三大海港因苏哈那港,周边40公里处是苏伊士省城,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地质环境,都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极为相似。1998年国务院确定天津经开区承担建设任务,这成为“泰达人”的光荣使命。2008年,经中国商务部批准,作为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的泰达合作区正式设立,由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与中非发展基金组建的中非泰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非泰达)作为中方投资运营主体,开始在新项目中发挥主导作用。

2009年11月7日,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起步区项目正式揭牌,天津经开区把开发公司与政府机构密切互动、产城融合等理念全部搬到这片新的试验田,“泰达模式”开始在当地复制。起步区的建设,引来了一批产业项目入驻,为当地增加了众多就业机会,推动了高新技术的发展,为经贸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8年6月17日拍摄的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

2016年,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埃及总统塞西共同为泰达合作区二期揭牌。在中埃两国元首共同关心下,经过两期建设,如今泰达合作区从1.34平方公里扩展至6平方公里,170多家企业在此扎根,实际投资额超21亿美元,累计销售额近49亿美元,缴纳税费超2亿美元,直接解决就业近6000人,带动就业5万人,成为埃及目前综合环境最优、投资密度最大、单位产出最高、中资企业最集中的工业园区, 被塞西总统评价为“目前苏伊士运河走廊经济带最成功的项目”

探索境外园区开发模式“可复制”

随着合作区的快速发展,泰达积极总结提炼境外产业园区开发及运营模式的经验,探索境外园区开发“从1到N”的跨区域复制,助力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可持续发展。

他们成立了泰达海外研究院,对境外产业园区开发模式、商业模式、管理模式、可行性论证、产业定位、空间规划等内容不断深化研究,并积极应用于实践,不断完善;针对境外产业园区普遍存在的人才缺乏问题,搭建了文化交流平台“泰达海外学堂”,传播、分享境外园区开发建设、运营管理经验,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境外合作区的示范和经验输出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厂房

目前,泰达合作区总结形成的“泰达海外模式”已通过咨询服务的方式,应用于“一带一路”沿线十多个海外园区项目,如中国路桥肯尼亚蒙巴萨自贸区项目、招商局吉布提项目、中交建摩洛哥穆罕默德六世科技城项目等,助力中国海外园区发展。

今年,中非泰达更是依托泰达合作区16年开发运营的丰富经验,顺利当选第一届境外经贸合作区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单位,成为境外经贸合作区名副其实的标准制定者。

当好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

输出“泰达模式”、建设海外园区是天津经开区“走出去”战略的一个最成功的突破。从上世纪90年代起,泰达人越来越意识到,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平衡,不仅能使企业获得更大的择优空间,也是区域经济稳定安全的坚实保障。犹如地瓜的藤蔓向四面八方延伸,为的是汲取更多的阳光、雨露和养分,“走出去”是泰达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的需要,是在更大空间内实现更大发展的需要,对构筑更具韧性、活力和竞争力的开放型经济具有重要影响。

从早期充分利用“泰达形象”、打响“泰达制造”品牌,到吸引中小企业参与到“泰达”家族、帮助其组团出海,天津经开区充分帮助区内企业拓展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参加各种国际展会,为企业创造最大化利润回报。

近年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开始了“走出去”步伐。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兼容国内国际高端要素“做大蓄水池”,如何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激活一池春水”,如何全方位推进天津经开区对外开放水平提档升级,需要的是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创新打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津经开区与阿联酋中国创新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

前不久,天津经开区管委会与阿联酋中国创新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共同促进两地企业、机构开展交流合作,推进两地深化产业、经贸、科技、研发、创新等领域合作发展。阿联酋中国创新中心还将充分发挥在中东的本地化优势,探索天津与迪拜之间建立友好城市、人文交流、经贸合作等多层次的合作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北方(泰达)出海服务联盟、中国北方(泰达)一站式出海服务基地在天津经开区正式成立并揭牌

要想令企业更好地“走出去”,需要把影响流动的障碍和壁垒打破打通,为他们带来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今年7月,中国北方(泰达)出海服务联盟、中国北方(泰达)一站式出海服务基地正式成立并揭牌,将为出海企业提供全链条公共服务和一站式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区域对外开放水平。这个基地引入了30多家成员单位,其中涵盖了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专业机构等多元服务主体,提供跨领域定制化解决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吸引企业、资本“走进来”投资展业,帮助更多经开区企业“走出去”拓展全球业务,多年来,天津经开区积极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重要载体平台作用,在制度创新上先行先试,累计探索形成了110项改革创新经验在全国和天津市复制推广。同时这里以创新金融作为企业出海交流合作的重要抓手,搭建滨海基金小镇、天津自贸试验区跨境投融资综合服务中心等载体,中国北方(泰达)出海服务联盟、服务基地等机构,全力为北方乃至全国出海企业提供全链条公共服务和一站式解决方案,形成了一系列“请进来”“走出去”的生动实践,泰达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容,据统计,2016年至今的8年间,天津经开区企业共完成对外直接投资184笔,投资规模约44.5亿美元,投资目的国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非洲以及亚洲。

未来,天津经开区将继续当好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为国家高水平引进外资提供高质量载体,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发挥开放通道作用,为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