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毛主席见到韩先楚时,向他问了一个问题:“我好久都没见到洪学智,你可有他消息?他到哪里去了?”
韩先楚听到毛主席问起洪学智,一点也不意外,说道:“我也有一段时间没有见到他了,听说他现在在吉林。”
毛主席还让韩先楚见到洪学智时转告他:“庐山会议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要太在意。”
为什么毛主席会格外在意洪学智?当被问到洪学智的事情,为什么韩先楚一点也不意外呢?
毛主席多次过问洪学智
“你们想出去工作吗?”这是毛主席在1937年问的一个问题。
1936年10月,洪学智进入红军大学学习,第二年3月,抗大事件爆发。
他告诉大家:“无论是评价谁,都不能一刀切,每个人都会犯错,我们应该讲究唯物主义。”
9月的某天,毛主席带一名秘书前来看望他们,询问了他们的近况,在这里是否还适应。
毛主席知道他们是被冤枉的,为了宽慰他们,询问他们有没有什么要求。
或许是担心祸从口出,大家都选择了沉默不语。
毛主席知道他们的顾虑,说了一句:“他们所说的那些话,并不能代表党中央,只是代表他们自己,你们不用担心。”
“你们想出去工作吗?”毛主席继续问道。
可是依旧没人回答。
“若是你们想出去工作,我可以为你们安排,到边区工作。”
过了一会洪学智开口了:“如果组织允许的话,我希望能够继续学习,过去忙着打仗,没有顾得上,我觉得我需要继续学习,提高文化水平。”
有了洪学智开头,其他人也都纷纷附和。
毛主席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只是希望他们能先等一等,下期开班会安排他们学习。
这次见面,是毛主席和洪学智的第一次接触,虽然话不多,时间也不长,但是对洪学智来说,却是值得铭记一生的事情。
都说锦上添花无人记,雪中送炭情谊深。
对洪学智来说,毛主席就像是他生命中的贵人,在他最需要的时候从天而降。
洪学智回忆起这件事的时候,还一直强调毛主席对他们的关怀和照顾。
第二次过问洪学智的事情,是在1945年10月。
洪学智作为新四军副师长,和黄克诚带着部队进军东北,部队经过山东临沂的时候,陈毅军长向他们传达了“七大”的会议精神。
传达完部队到达东北的意义后,陈毅单独找到洪学智,对他说起了毛主席交给他的任务。
“这次去延安,毛主席特意交代我要和你见一面,他很关心你的近况。”
洪学智没想到自己都已经离开延安六年之久了,毛主席竟然还牵挂自己,这份关怀和惦念,让他十分感激。
陈毅还说:“毛主席担心你对现在的工作安排不满意,让我问问你,若是对现在的职务不满意,他随时可以帮你调整。”
洪学智却没有觉得当黄克诚师长的助手有任何委屈,两人在工作上也没有摩擦,反而相得益彰。
更何况黄克诚的身体不好,此时他若离开,是对部队的不负责任。
考虑到这些,他婉拒了陈毅的好意,愿意留在三师继续工作,也请他转达对毛主席的感激。
第三次过问,是在抗美援朝时期。
作为兵团副司令,洪学智跟随临危受命的彭德怀将军跨过鸭绿江,开始了抗美援朝的生活。
因为需要,一向从事部队政治和军事工作的他,在美军炮火漫天的时候,干起了后勤工作。
虽然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但是心里多少有些情绪。
这件事不知道怎么传到了毛主席耳朵里,在一次会议上,毛主席问他:“我听说你对做后勤工作有意见。”
“是啊,主席。”洪学智在毛主席面前,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那你为什么不愿意做后勤工作呢?”
“主席,我之前一直都是从事军事工作,你让我做后勤工作...”
毛主席安抚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对自己的锻炼,革命工作不分高低。
第四次问起洪学智的事情,是在1966年8月。
为什么毛主席会一再关心洪学智呢?这还要从他的人生经历说起。
福星洪学智
1929年,16岁的洪学智参加起义,后被编入中国工农红军,从成为红军那一刻起,他就不怕牺牲。
每次遭遇凶险的战斗,他都会冲在最前面。
苏家埠战役是鄂豫皖根据地指战员经历的一场苦战,也是洪学智难以忘怀的一次战役。
他所在的重机枪连两个连长都牺牲在敌人枪口下,由于战斗不能失去指挥员,洪学智被任命为第三任连长。
重机枪连是敌人的首要攻击目标,前两任连长都是由于指挥重机枪连首当其冲,才牺牲的。
洪学智接任后,也不出意外成为敌人的目标,在战役结束的前一天,他的左胸被敌人打中,子弹打在肺叶上,鲜血止不住地流。
一般子弹穿过肺叶,若不及时医治,很可能会因为呼吸不畅而丧失生命。
幸运的是,被俘虏的敌军军医主任口袋里有医治的药品,这才捡回一条命。
长征过草地的时候,他得了风寒,危在旦夕。
虽然找了当地有名的老中医来看,但是长征路上药物缺乏,战士漫山遍野寻药,才找到了稀缺的几味药材。
洪学智这才顺利活了下来,他也被称作福星。
创造抗美援朝后勤奇迹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洪学智被任命为志愿军副司令。
美军方面平均十三个后勤人员供应一个兵,我军方面则一个后勤人员要供应六到十个兵,跟美军没办法相提并论。
美军随随便便一个团的兵力都能强于我军一个军的兵力,尤其是美军在海军和空军方面拥有绝对的主导权,为了减少伤亡,我军只能在夜间发动袭击。
很多次,我志愿军浴血奋战夺回阵地,但是白天美军的飞机一出动,阵地就会被他们再一次夺回去。
尽管志愿军在武器弹药和装备上都不如美国,但是我志愿军守卫的是国家和百姓,即便处于劣势也绝不后退。
美军在正面打不赢志愿军,就利用飞机大炮轰炸我军的运输线路,企图通过破坏物资增加我志愿军的伤亡人数。
在美军的轰炸下,后勤运输极为困难,志愿军在战斗中经常连枪支弹药都缺乏,更别提粮食和衣物的补给了。
志愿军顶着零下二十多度的气温在室外作战,却连一口热乎的饭菜都吃不上。
有的时候只能分到几个硬邦邦的冻土豆,为了填饱肚子,他们将炒面混着雪一起吃。
虽说战场上总会有伤亡,可我军非战斗减员的情况却越来越严重,粮食和物资供给不上,导致我军战斗力大幅度下降。
如何躲避美军轰炸,将物资顺利送到前线,成为后勤部门的重中之重。
1951年4月,洪学智风尘仆仆从朝鲜战场来到中南海,他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希望国家能成立后勤部门。
洪学智找到周总理向他说了一个要求:“成立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
这个话题成功引起了周总理的关注:“说说你们的想法。”
洪学智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周总理:“现代战争是立体战争,覆盖地面、空中和海上,战前和战后。
目前美国对我后方实施全方面的轰炸,就是战后进行的一场战争,作为后勤要躲避美军轰炸,就需要防空部门、通信部队和铁道部队的通力协作,更加需要一个后方战争的领导机关。
我们建议成立一个后方勤务司令部,便于在战斗中保障我方物资,在保障中和敌人作战。”
周总理听闻后,觉得这个建议很不错,在他的安排下,洪学智登上了天安门城楼,观摩了盛大的群众游行活动。
三天后,洪学智回到朝鲜,起草了有关志愿军供应问题的指示,他指出后勤工作是目前我们一切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虽然他知道后勤工作十分重要,但是此时的他并不想将这一任务揽在自己身上。
他提出让韩先楚负责后勤,自己到战前督战。
当天晚上,洪学智向彭德怀司令请辞的时候,彭德怀没有同意,他还是最信任洪学智。
就这样,他被强制留下来成为后勤的负责人员。
五次战役后,军委专门派后勤部长杨立三、空军司令刘亚楼、炮兵司令陈锡联等人了解后勤困难,研究如何加强对后勤部门的支持。
1951年7月,美军趁朝鲜发大水的间隙,对我军后方发动了“空中封锁战役”,企图将志愿军的后方运输线彻底切断,让我军不战而降。
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彭德怀司令找来洪学智交给他一个重要任务:“敌人要把战争转移到后方了,这是一场破坏和反破坏的战争,前方阵地是我的,后方阵地我交给你了!无论如何,你都要给我打赢!”
美军每天都会出动将近1000架飞机疯狂轰炸我方的运输线路,洪学智带志愿军发明了片面运输、合并运转、水下桥等运输战术,建立了一条正规化的运输体系,让敌人的炮弹找不到我军物资。
即便美军如何轰炸,我军的运输线路也不会受到任何威胁,战士们总算不用饿着肚子上战场了。
就连美军司令范弗里特都不得不承认,即便他们在空中拥有绝对的主导权,但他们还是没办法阻止志愿军的运输线路。
虽然他们不明白共产党是如何做到的,但是不得不佩服共产党的领导人,竟然创造出如此难以置信的奇迹。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洪学智和其他领导人。
1951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入朝作战一周年的时候,彭德怀司令被授予一级国旗勋章。
但他始终对这一荣誉感到不安,觉得这枚勋章应该给高岗和洪学智,是他们两人昼夜不眠想办法运输志愿军的粮弹物资。
前往东北就职
1960年,洪学智带一家人前往长春,他被任命为吉林省农业机械厅厅长。
对洪学智来说,无论在哪里,无论是什么职位,只要能为国家做贡献,他就心满意足。
当初他能从军事部门换到后勤部门,如今的他就能脱下军装,带着其他几位主管领导,到基层工作。
自从当上农业机械厅厅长后,他将所有工作重心都放在了发展粮食上,他知道粮食发展是目前最重要的任务。
为了发展农业,他建议研制出属于我们的农业设备,只靠人力种植难以解决国家粮食短缺的困境。
他将这一重任交给了四平农机厂,还带领其他领导人日夜不分研究农业机器。
正是因为他无论到哪里,到哪个岗位都会不遗余力付出,为国家尽忠职守,所以毛主席才会格外在意这位将军。
当听闻毛主席还关心自己后,他激动地说道:“原来毛主席还记挂我,请你们告诉毛主席,我在吉林工作得很好,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1977年8月,中共十一大召开,洪学智接到通知,让他尽快收拾行李赶回北京,有新的工作指派。
飞机停在西郊机场后,中央组织部的一位处长告诉他:“从此刻开始,你归军队负责,不归地方了。”
洪学智点点头没说话,自从参军那一刻起,他不知道工作调动了多少次,但是每一次他都服从上级的安排。
对他来说,只要有工作干,只要能为人民做贡献,就足够了。
在这次会议上,洪学智被任命为军委委员,这次让他来北京是为了参加会议。
第二天会议结束后,大家要集体合照,其他人都有军装,唯有他一身粗布麻衣。
军委领导说给他制作一套军装,洪学智告诉他们:“不用那么麻烦了,我没有军装,站在最后面就行了。”
领导却拒绝了,坚持要给他找崭新的军装。
好在当时已经废除了军衔制度,想要找一套军装很简单,只要缀上帽徽和领章就可以穿。
经过国家商议,决定将他派到国防工办工作,还让他尽快回吉林交接手头上的工作。
晚年回忆
晚年的他回忆起自己的革命生涯时,心绪激动。
十几岁就跟共产党干革命,从鄂豫皖根据地再到川陕,跟随红军参加长征。
在自己二十多年的战斗岁月中,他的每一天都是在和敌人殊死搏斗。
虽然后来被调任到吉林干起了农业,但是他在广大职工心里有很高的威望。
好几次下班后,他都会看到自己家门口放着一些刚采摘回来的新鲜蘑菇。
一开始他还很困惑,为什么会有人在家门口放这些?
终于有一次,他看到来送蘑菇的男子,那是农场里的一个哑巴,他经常在业余时间采摘新鲜蘑菇,送给洪学智。
因为他感激洪学智为他们所做的一切事情,只是他力量有限,只能用这种方式回馈。
虽然东西不贵,但是最能体现人间的真情,也最让他从内心感动。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洪学智一生没有任何不良嗜好,既不喜欢打牌,也不喜欢下棋。跳舞、喝酒、看戏他都不喜欢。
他是一个性格和蔼、心胸宽广的男人,就连谈吐之间也不失幽默风趣。
1987年12月,军委办公厅举办拜年会,邀请洪学智上台演讲。
虽然已经年迈,但是他神采奕奕迈步上台,还脱口而出:“这一上台就要想着下台啊!”
由于他声音洪亮,台下的观众都被他这一句话逗乐,这位经历过人生大起大落的老人果然不是一般人。
在他90大寿的时候,为了避免别人给他祝寿,他带妻子到了南方居住。
但是没想到正好碰上“非典”爆发,在深圳听着外面未加证实的消息,还有许多负面新闻,他没有恐慌。
他始终相信共产党和政府能领导大家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深圳居住期间,他积极配合当地政府防疫抗疫。
虽然已经离休,但他还是每天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一起学习,每天收看国家新闻,时刻关注国家的建设和军队发展。
当他看到报纸上刊登的贫困学生的消息后,他找到夫人商议该如何资助贫困学子。
洪学智夫妇和孩子们捐助了八名来自不同地区的贫困学生,每年逢年过节洪学智和妻子都会给学生送节日礼物,送上他们的祝福。
他们夫妻在给学生准备礼物的时候慷慨大方,对自己却严厉苛刻。
洪学智老人始终穿着一身简单破旧的衣服,夫人还自己纳鞋底,将多余的钱都拿出来资助贫困学生。
他的精神也影响到了下一代,孩子们把他这种朴素、艰苦、乐于助人的精神发扬光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