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阵前换将,兵家大忌”,但有人就是这么任性。据新华社11月6日的报道,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周二晚上发表视频,宣布他已经解除了加兰特以色列防长的职务,理由是,他与加兰特之间“缺乏信任”,外交部长卡茨将会担任新的国防部长。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表示,内塔尼亚胡在周二晚上8点的会议上,交给加兰特一封信,并告诉后者,他的任期将在“收到这份信的48小时后”结束,加兰特打开信一看,里面只有简短的一句话,“感谢你作为国防部长做出的服务”。
在将“解雇信”交给加兰特之后,内塔尼亚胡立即录制了视频声明,他表示,尽管在战争初期的几个月里,他与加兰特“彼此信赖”,并且进行了“非常富有成效”的工作,但在最后几个月,“我和防长之间的信任破裂了”。内塔尼亚胡强调,他与他的内阁曾经试图弥合这些分歧,但分歧“一直在扩大”,并且变得广为人知,以至于被以色列的敌人给利用了,最终促使他下定决心解雇加兰特防长,以确保军事行动“继续进行”。
按照内塔尼亚胡此前的说法,目前以色列正在多条战线上作战,包括与伊朗的明争暗斗,包括与真主党、哈马斯、胡塞武装持续不断地军事冲突,在此背景下,他解雇加兰特防长的行为,引发全球普遍关注,在以色列国内也引起了广泛的质疑。
比如说,以色列政治专家大卫·普罗维茨就撰文指出,内塔尼亚胡在战时解雇加兰特的防长职务,此举是“鲁莽的、分裂的,对以色列是有危险的”,简而言之,就是“祸国殃民”。以色列反对派领袖雅伊尔·拉皮德也表示,内塔尼亚胡解雇加兰特的行为是“疯狂的”,“非常糟糕”,对于国家来说是“可怕的”,他批评内塔尼亚胡“将个人的政治生存,凌驾于国家的最根本利益之上”。
凡此种种,似乎都说明内塔尼亚胡战时解雇加兰特防长的行为“不得人心”,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一个资深的政治家,以色列的“政坛常青树”,内塔尼亚胡为何要做出这样的决定?原因其实有三个点:
1、以军的征兵问题。加兰特支持对极端正统派进行征兵,反对给予极端正统派男性“兵役豁免权”,他表示,以色列未来几年都将面临“复杂的挑战”,这点兵力压根不够用,“别无选择,每个人都必须在国防军服役,参与保卫以色列的使命”。加兰特的这一主张与内塔尼亚胡就构成了尖锐的矛盾,因为后者虽然也希望加强征兵,但他的利库德集团离不开极端宗教政党的支持,为了执政,为了联盟,他最终决定牺牲防长加兰特。
2、有关加沙停火和人质交换问题。加兰特力主以色列应该“优先达成协议”,也即将剩余的101名人质的安全摆在第一位,将他们顺利带回家摆在第一位,哪怕与哈马斯做出妥协,允许哈马斯继续留在加沙地带。这一主张也与内塔尼亚胡唱反调,后者力主对哈马斯“连根拔起”,“斩尽杀绝”,为此哪怕牺牲人质也在所不惜,不久前内塔尼亚胡就推出了要“饿死”哈马斯的计划,对加沙、断水、断粮、断电,完全不顾人质死活。
3、对去年10月以色列遭袭进行调查的问题。去年10月7日,哈马斯突袭以色列,造成后者1200多人死亡,251人被带走并沦为人质。加兰特主张对这一事件立即启动调查,吸取“安全经验教训”。加兰特此举直接威胁到了内塔尼亚胡的执政地位,因为对于去年以色列遭袭事件,内塔尼亚胡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加兰特此时要求彻查该事件,难道不是“逼宫”吗?所以内塔尼亚胡决定不再手软,将其撤换。
从上述几点可以看出,加兰特是一个合格的军人,也是一个实在人,他考虑问题往往只从“实事求是”出发,却没有顾忌场合、时机、影响;而内塔尼亚胡是一个铁血无情的政治家,他考虑问题更加全面,也包括保住自己的领导地位。
有人说,内塔尼亚胡这么做难道不是“自私”吗?也不能这么说,如果说“临阵换将”,对于以色列是危险的,难道临战换最高领导人,就是一个好的选择?从政治的角度来讲,100多名人质的安危的确不能和以色列的国家利益相比,就连斯大林都说过,“死一个人是悲剧,死一百万人,只是一个数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