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你说配不配得上,要看什么标准。"晓婉倔强地站在林远面前,目光如炬。
"当年你不是经常偷看我写给你的信吗?为什么现在又说我配不上你?"
林远呆立原地,回忆如潮水般涌来。
那个总爱"告状"的邻家女孩,原来一直在等他长大、等他明白、等他回头。
01
我叫林远,出生在七十年代中期的岭南小村。那时候,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遍神州大地,我们村里人还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我自然成了全家人的掌上明珠。母亲常说,我出生那年,家里的老桂花树开得特别旺,满院子都是清甜的香气。也许是沾了这份福气,我从小就得到了格外的宠爱。
但是命运总爱和人开玩笑。在我六岁那年,因为大伯无子,家里人商量着把我过继给大伯。母亲抱着我哭了一整晚,但最终还是同意了。那时候我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只觉得换个房间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在大伯家,我依然是那个受宠的"宝贝疙瘭"。我有五个姐姐,大姐林芳和二姐林梅对我疼爱有加。记得上小学时,每到学期末,大姐总会偷偷塞给我几块糖果,说是奖励我按时完成作业。二姐则会从自己攒的零花钱里,给我买新文具和课外书。
"远远,你要是考了第一,姐姐就给你买新书包。"二姐总是这样哄我。
但三姐林丽和四姐林竹就没那么友善了。她们觉得家里的好东西都优先给了我这个"小宝贝"。每次大伯买了什么好吃的,总是先问我要不要,这让两个姐姐心里很不是滋味。
"凭什么他一个外来的,反倒比我们还尊贵?"有一次,我无意中听到三姐这样抱怨。
那时的我年纪还小,不懂得什么叫"外来的",只是隐约觉得自己和姐姐们之间似乎隔着一层看不见的墙。也许正是这种若即若离的感觉,让我变得越发顽皮起来。
02
"林远!你又逃课去河边钓鱼了是不是?"
这个声音,是我儿时最讨厌听到的。来自我们村里的"小大人"晓婉,她比我大一岁,从小没了母亲,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那时的晓婉,总是穿着略显宽大的蓝布衣裳,扎着两条细细的辫子,走路带风。她性格倔强,做事认真,在村里人眼中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可在我看来,她就是个讨厌的"老好人",总爱多管闲事。
"你管我做什么?我爱去哪儿去哪儿!"每次被她抓住,我都会气呼呼地回怼。
"你现在不好好学习,以后怎么考大学?怎么有出息?"她总是皱着眉头,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你看看你的作业本,都快发霉了!"
更让我生气的是,她总喜欢跑去我家告状。
放学路上看到我在河边玩泥巴,第二天准能传到大伯耳朵里。看到我翻墙去隔壁李叔家偷枣吃,不出半天,大伯就会把我叫去训话。
"你这丫头,怎么这么爱管闲事?"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对着她大吼。
她愣了一下,眼圈突然红了:"我这是为了你好!你知不知道,你妈妈多希望你能考上大学?"
这句话让我愣住了。我妈妈?她怎么会知道我妈妈的想法?那时的我还不明白,为什么一向倔强的晓婉,会在提到我妈妈时露出那样柔软的表情。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对这个"小大人"的印象,似乎有了一丝改变。虽然她还是那么爱管闲事,但我开始注意到,她的责备里总是带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关心。
03
上了初中,我和晓婉分在了同一个班。她的课桌就在我前面,每天都能看到她认真听课的背影。那时的晓婉,已经不再扎小辫子,而是梳着一条利落的马尾,衬得她整个人都干净利落。
"这次数学考试,你又不及格。"一次课间,她突然转过身来,"要不要我教你?"
我愣了一下。这个总爱告状的女孩,居然主动要给我补课?
"你、你凭什么教我?"我嘴硬道,"我才不用你管。"
她也不生气,只是淡淡地说:"你要是觉得我讲得不好,可以随时不听。但至少先试试,好吗?"
就这样,我们开始了放学后的补习时光。说来奇怪,平时爱答不理的我,在她耐心的指导下,居然真的开始理解那些曾经看起来像天书一样的数学公式。
"你看,这道题其实很简单。"她指着课本,"只要掌握这个公式,就能举一反三。"
说这话时,她的眼睛会特别明亮,像是盛满了星星。那时的我还不懂,那种光芒叫做期待,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最真诚的祝愿。
在她的帮助下,我的成绩渐渐有了起色。从班里的倒数第一,慢慢爬到了中游。每次考试进步,她都会比我还要开心,会给我买一支新铅笔或是一块橡皮作为奖励。
"林远,你其实很聪明的。"她总是这样鼓励我,"你只是需要有人带着你往前走。"
那时的我还不明白,为什么她要对我这么好。直到初中毕业那天,一切似乎都有了答案。
04
那天的天气特别好,阳光明媚得让人想流泪。在教室门口,她递给我一封信。
"等你到家再看吧。"她低着头,声音轻得像蚊子哼,"也许……也许看完之后,你就知道为什么我总爱管你的闲事了。"
那个闷热的夏夜,我躲在被窝里,借着手电筒的光一字一句地读着晓婉的信。信纸上的字迹工整秀气,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情意。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