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强化运动”是1941年至1942年底,日军华北方军司令官岗村宁次为了巩固和加强日本在华北的统治,并将华北改造成支持太平洋战争的后方基地。强迫推行的奴化与屠杀的政策措施。

八路军的发展

1937年8月25日,根据国共两党的达成的协议,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等部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八路军下辖115、120、129三个师,总兵力约4.6万人。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取得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八路军被广泛地传颂,知名度也获得极大的提高。后续120师,129师取得了多次对日战斗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威望和形象获得巨大提高,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八路军深入群众,积极宣传抗日,广大爱国青年积极踊跃参军保家卫国,到了1937年底八路军发展到80000余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浩《平型关大捷》油画

1938年八路军成立了多个军区,并粉碎了日军对各根据地的围攻,至1938年10月八路军人数发展到约15.6万人。

1939年八路军深入华北平原,开辟大批敌后根据地。据统计至1940年2月,八路军人数已经超过40万人。

囚笼政策百团大战

1939年以来,日军在华北地区大力推行“治安肃正计划”,实施“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企图以此分割华北抗日根据地,隔绝各抗日根据地之间联系,再通过分区“扫荡”打击敌后武装。

为了打破日军“囚笼政策”对根据地的封锁,振奋国民抗日信心。1940年8月20日 至 1941年1月24日八路军出动105个团约20万人,对华北广大敌后区后交通线进行破袭,并摧毁大量日军建造的“囚笼”。此战给日军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共歼灭日伪军5万余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前线指挥战斗的彭德怀副总指挥

治安强化运动

1940年7月冈村宁次被任命为华北方军司令官。1941年一月根据日军制定了《大东亚长期战争指导纲要》和《对华长期作战指导计划》,对华北地区进行分区治理。在“治安区”(即敌占区)日军在沦陷区大量建立汉奸组织,镇压抗日活动,实行连坐法,对沦陷区民众进行大肆掠夺压榨,推行奴化教育等等。对“准治安区”(即敌我争夺的游击区)进行“蚕食”,屠杀和怀柔政策并用使其逐步变成治安区;对“非治安区”(即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及囚笼政策。2月,日军驻华北方面军制定《治安强化运动实施计划》。3月30日,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在日军操纵下,开始推行第一次“治安强化”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宣传治安强化运动的汉奸

日军认为在非治安区的百姓都是潜在的抗日武装力量,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日军每次进入非治安区都会不留一个活口。在将村子洗劫一空后,还会放火烧毁民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军屠杀中国百姓

从1941年到1942年的两年内,日军调集重兵先后发动了5次“治安强化运动”、据统计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扫荡”一次使用兵力在千人以上至万人的132次;万人以上至7万人的27次。日军制造了数起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很多村庄变成了无人区。加上国民党顽固派也不断进行军事摩擦,八路军以及沦陷区的百姓处于极其困难的境地。八路军部队锐减到30万人,抗日根据地缩小了1/6,人口更是减少了1/3。

在这两年间虽然处境极为困难,但通过军民齐心协力粉碎了日伪军千人以上的144次“扫荡”。经过整风运动,八路军实行精兵简政的政策。从1943年起八路军进入恢复和再发展阶段,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时,八路军发展到90多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坚《日军投降》油画

注: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错误请指正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