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民国时期有一个狂人,他敢公然与蒋介石叫板,也敢将文坛巨匠贬得一文不值。
他就是刘文典。
他从外表上看去只是一个羸弱的文化人。
面部白净,戴着一副方框眼镜,穿着时兴的中山装。
他就是一个满腹学识的学者,怎么会以“狂”名扬国内?
甚至在几十年后的今天,许多人都被他的狂气吸引,对他与蒋介石的逸闻津津乐道。
但许多人只了解他的故事,却不知道刘文典的种种惊世骇俗的行为背后,皆是因为他的敬畏之心。
他在敬畏着什么,能让他贬低文坛巨匠,不惜与蒋介石对峙?
2
1928年,蒋介石来到安徽大学视察,担任校长的刘文典被他叫过去谈话。
这次谈话的原因是因为安徽大学出现了学生闹事,蒋介石认为刘文典这个校长管教不力。
刘文典进去之后里面传来了激烈的争吵声,没过多久就摔门而出,很快他就被蒋介石抓了起来。
里面发生了什么?
《刘文典年谱》里提到过,其实这次蒋介石来找刘文典,表面上是为了学生闹事,但实际上是为了拉拢刘文典去革命。
刘文典之前在日本留学时结识了孙中山,1914年他加入中国革命党,担任孙中山的秘书,可以说他是早期革命的中坚力量。
所以《刘文典年谱》中说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毕竟虽然刘文典之后选择回到学术界,但他曾经的功绩足以让蒋介石来劝他“重新出山”。
刘文典面对蒋介石的邀请却没有丝毫心动,在他眼中,蒋介石是“窃取革命果实”的强盗,自己这么能与蒋介石“同流合污”?
所以他公然不称蒋介石为“主席”,在谈话中也是一副傲慢不已的面孔。
面对如此桀骜不驯的刘文典,蒋介石自然非常生气,之后就以言语不敬将刘文典抓了起来。
后来是胡适等多方向蒋介石致电,刘文典才被放了出来。
这个故事在当时的学术界广为流传,刘文典敢于与蒋介石叫板,并且最后也没受多少牢狱之灾,全身而退,他属实是出名了一次。
不光是《刘文典年谱》说到这件事,当时胡适、鲁迅、金克木和张中行都或多或少提到这件事,但都没有提到两人动手。
传到后世,这个故事也被进行了文学加工,比方说因为刘文典的不配合,蒋介石给了刘文典两个耳光,刘文典也非常生气,一脚踹向蒋介石肚子。
如此戏剧化的描述,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刘文典的狂气来创作的。
但刘文典的狂气,不止是对蒋介石,对于文学界的同僚,他也照“狂”不误。
3
在刘文典的眼中,有很多同僚都是配不上他们如今的职位,比方说闻一多、巴金、沈从文。
而其中让刘文典嘲讽比较多的,是沈从文。
其实沈从文和刘文典还是姻亲,刘文典的姑妈嫁到了沈从文的妻子家,再加上沈从文身为后辈还跟刘文典学习过一段时间,刘文典再狂气也不至于危难一个小辈。
然而在抗日战争时期,沈从文被西南联大聘请为教授时,刘文典激烈反对,他觉得沈从文根本配不上教授这个职位。
刘文典曾和别人说过:“如果论教授这个职位,陈寅恪才值得拿教授那400块的工资,而我只能拿40块,至于沈从文,4毛钱工资都是多的。”
此外,还有“跑警报”,当时日军的空袭非常频繁,基本一拉响警报,教授们大多数都会往后山跑。
有一次刘文典在“跑警报”的途中遇到了沈从文,他直接喊住沈从文,“沈先生,我跑警报是跑这个”,他指了指自己的肚子,然后反问沈从文:“你跑什么呢?”
沈从文知道刘文典在有意刁难他,也不理会刘文典,接着往前跑。
沈从文怎么会如此不遭刘文典待见?
说白了就是因为一个词:学识。
对于刘文典来说,学识最重要,而沈从文虽然作为他的姻亲,但他只是一名作家,并没有多少学识,所以他配不上教授这个职位。
刘文典“跑警报”是为了保留他肚子里的传统学识,在他看来,沈从文这样的人就不应该和他一样“跑警报”。
这是刘文典作为老一辈文化人骨子里的“狂傲”以及对新文学的偏见。
曾有学生问他是否知晓巴金这个人,在刘文典的记忆里是查无此人。
他也在课堂上嘲讽过闻一多,称他为“文学院不识字的教授”。
清华大学国学院创办人之一的吴宓,在他的日记里也写下过:刘文典教授在一次课间休息时,在教授休息室直接指出另一位同事的古音发音错误。在当时对于一名德高望重的教授来说,无疑是一种羞辱。
不是所有学术界的人都像沈从文那样脾气好,所以无论刘文典在哪所大学任教时,他得罪了不少人。
但也有很多人认同刘文典的学识,他开的“红学课”也获得了吴宓教授的认可,吴宓教授是当时研究《红楼梦》最深的几人之一。刘文典对于红学的独特见解,让吴宓教授经常也会去听他的课。
学识过人,为人却狂气自傲,这样的刘文典在学术界几乎是“横着走”,难道当时没有任何一名学者能让刘文典“臣服”吗?
4
当时的学术界还真的有这么一位国学大师——陈寅恪。
陈寅恪出身名门,满腹经纶,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并称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的四大哲人。
在别人面前不可一世的刘文典,当他谈及陈寅格时就像变了一个人,他会说许多夸奖陈寅格的话,表达自己滔滔不绝的钦佩之情。
香港沦陷时,陈寅恪正好在香港讲学,被迫滞留在了那里。远在北京的刘文典非常着急,他到处找关系想把陈寅恪接出来。
旁人不解他为何如此急切,刘文典表示:
“如果陈先生遭遇不测,可能中国未来50年之内,都不会再出现这样的人才了!”
由此可以看出刘文典对陈寅恪的敬仰之情是非常深切的。
在陈寅恪身上有什么亮点能如此吸引刘文典?
对于刘文典来说,陈寅恪所具有的国学知识就能够让他“臣服”。
身为老一辈学术大师,刘文典最感兴趣的就是国学知识,研究最透彻的也是国学知识。而陈寅恪从小接触的就是四书五经,古籍典籍。他的国学知识丰富程度足以被学术界尊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之一。
在陈寅恪讲课时,他会同时运用多种语言来将知识说得透彻;引经据典时信手拈来,在回答学生疑问时,也是从历朝历代的资料中多方举证;发表自己的看法时,眼光独特但让人信服。
在生活中,陈寅恪待人处事时非常谦和,尽显大家风范。
这正是刘文典所向往的,知识做到极致后的表现,所以他怎么能不敬仰陈寅恪呢?
然而向往归向往,他做不到陈寅恪那样谦虚。可正是这一份狂气,让他成为了刘文典,而不是被陈寅恪的才华折服的其他学者。
刘文典的狂气在学识上是狂傲自大,但面对日军时,则是尽显文人骨气,爱国情怀。
5
1937年,北平沦陷时,刘文典正在北京大学任教。
日军听说他精通日语并且富有学识,就想让他来教日本人,还许诺让他当日伪政府的官员。
刘文典想都不想就拒绝了。
气急的日军限制了他的人身自由,并多次明目张胆把他的家翻得底朝天。
面对这种情况,刘文典也不动怒,他端正地坐在椅子上,冷眼看着日军在他家进进出出,旁边有名日本人和他说话,他也充耳不闻。
最后是日本人率先沉不住气,问他为什么不说话。
刘文典弹了弹身上的灰尘,起身去找翻译官,将翻译官带到那个日本人面前,说道:
“你告诉他,‘我以我会夷语为耻’。”
日军对油盐不进的刘文典没有任何办法,最后只能作罢。
后来他找了一个机会逃离了北平,来到了昆明。
在西南联大的这段岁月里,刘文典写了许多呼吁人民保家卫国的文章。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期,胡适邀请他去移民去美国。当时胡适已经安排好了一切,连刘文典一家人的签证都已办妥。
但刘文典拒绝了,他不理解他为什么要移民去美国,他是一名中国人,当然要在祖国的土地上经历他的一生。
从今天的角度看来,刘文典的狂气正是他追求纯粹学识的表现,但也是作为老一辈文化人迂腐的象征,他敬畏的是浩如烟海的学识世界。
在老一辈文化人眼中,学识本来就是高不可攀的东西,需要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新文化带来的冲击,让学识走向大众,变得普及,变得通俗易懂,这对于他们来说有些抵触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但从刘文典身上,这种狂气正是当时文化人的傲骨,是在面对外敌时不屈的民族气节。
刘文典这样狂傲的学者,也值得我们好好想一想,除去狂气,刘文典身上展现在那个年代,他身上什么样的独特气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