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碧水奔流两千载,天府之源都江堰。这里是一座因堰而起、因水而兴的“三遗”之城;这里是成都平原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宜居”是城市与生俱来的标志和底色。

2021年10月,都江堰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召开,“构建生态优先宜居公园新城”“奋力担当“两山”理念转化的城市先锋,建成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成为人民群众心之所向、行之所往。

三年来,天空更蓝、河流更清、大地更净,山川与城市相融,描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推开窗前繁华远眺的雪山,是抚平喧嚣奔流的江河,是斑驳树影下穿梭的人们,是朝阳映入眼帘的笑靥,是成为每个都江堰市民可感可触可见的现在和未来。先后获评“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色发展实践创新城市”“中国生态宜居典范城市”。

今日,我们一起走进都江堰——生态优先宜居公园新城,体验绿意生活,开启宜居新篇章。

今年九月,大熊猫“安安”“可可”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启程定居香港海洋公园,从巍巍青城、千年古堰,到香江之畔、东方之珠,连接山海的“国宝”情缘背后,有一座“熊猫之城”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熊猫“安安”

都江堰市地处邛崃山脉和岷山山脉的结合部,形成了大熊猫邛崃山系和岷山山系两大种群基因交流和繁衍的天然走廊。这里保存了同时间纬度带和横断山脉北段原始森林生态系统发育层,形成了国内生物的多样性和特有珍稀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都江堰市也被网友称为“全世界人均大熊猫拥有量最多的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熊猫“可可”

青绿之间,万物有灵。都江堰市与大熊猫的缘分由来已久。早在1953年,一只野外大熊猫在都江堰市玉堂街道被发现,并救护至成都动物园斧头山饲养场(即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前身),该熊猫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只被救护的活体大熊猫,开启了我国野外大熊猫救护之路。

三年来,都江堰市为构建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主体的保护体系,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先后完成了龙池保护站、高原保护站标准化站点和二廊庙区域标准化检查点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管护总站开展日常巡护900余次,参与2000余人次;无人机高空“扫描”、数字化管理平台监管、智慧终端手机app运用等现代科技的运用,更是推进国家公园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创新。首创野生动物人工洞穴,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更适宜的生存环境。在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片区,红外线照相机时常拍到大熊猫等珍稀动物活动的身影,它们幸福、快乐地生活着。

“一来到都江堰,就看到水是那么清、那么绿,潺潺的流水在河畔树丛的掩映下泛着翡翠色的光泽,我一下就被迷住了,当即就决定在这里定居了!”一位在都江堰定居的画家这样说道。

2024年伊始,千年古堰水源治理项目获评成都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人民阅卷市民十大点赞项目第一名。三年来,全市上下按照“构建生态优先宜居公园新城”工作部署,在水功能区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经济发展等方面作出有效探索,迈出坚实步伐,牢牢守护灌区人民幸福的源泉。

守护好一江碧水,科技先行。目前,都江堰市已建立2200米的全封闭脉冲式电子围栏、19套移动式电子围栏、289套视频监控设备和27座水质自动监测站,这些设施设备实现了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级管控、全域实时覆盖监控,切实筑牢了饮用水水源的全流域监管屏障。2023年,都江堰市城市水质综合指数排名成都市各区(市)县第一名。

线上有“天眼”实时把控水源信息,线下也有专人进行常态化全天候巡察。今年上半年,都江堰市遵循“县级河长主治、镇村级河长主巡主管”原则,全市481名河长分工负责,各司其职,依托四川省河长制湖长制信息平台、成都市“e河长”巡河APP开展巡河1.93万次,整改问题180个。强化河长制督查暗访,严格落实“三单”制度,共发出提示单、督办函及各类通报(通知)42份,有力督促涉水环境问题限期整改销号,全市重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如今的都江堰,河湖呈现出了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景。依托一江碧水,都江堰市做活了生态、生活相结合的“水文章”,迈出了构建生态优先宜居公园新城的坚实步伐,一幅水城共治、山水相依、城水相融的生态画卷清晰绘就。

作为雪山里的公园城市——都江堰,一年四季,遇见雪山的次数,不胜枚举。“只要气温和光线适宜,尖尖山、赵公山、火烧岗这些大大小小的雪山都能拍到。在城里的大街小巷,一抬头,也能与雪山近距离相望,随手一拍即是‘大片’的感觉太好了。”在热衷于拍雪山的都江堰本土摄影家们看来,这就是都江堰的美好。而这份美好,正是因为空气质量越来越好。

三年来,“打赢蓝天保卫战”已成为都江堰人的共识。目前,都江堰市建成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30个,基本实现全覆盖立体化智慧监管,构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步上升,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逐年下降,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良好局面。2023年,都江堰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5天、优良率83.6%,PM2.5平均浓度32微克/立方米,均排名成都市第一。截至10月24日,都江堰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50天,PM2.5浓度27微克/立方米。

为进一步夯实生态本底,都江堰市在全省创新推行“民间林长”。自2021年都江堰市全面推行建立林长制以来,建立市、镇(街道)、社区“三级”林长组织体系,明确市级林长13人、镇(街道)级林长122人,社区级林长332人,社区监管员166人,护林员171人,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条块结合的组织责任体系。今年,创新探索选聘第一批40名“民间林长”,作为“三级”林长之外的补充,由当地热心群众、社区志愿者、民宿经营者、农林业经营主体等构成,“民间林长”制的建立,推动林长制工作向社会拓展、延伸,打通都江堰市森林资源保护“最后一公里”,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0.37%居成都第一。

保卫蓝天,敢出重拳。污染防治做“减法”,生态修复做“加法”。森林是空气的“净化器”。为了让“绿肺”更“绿”,让蓝天更蓝,都江堰市以山水为骨架,以绿色为基底,积极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在柏条河畔的锦江绿道上,芙蓉花树陪伴了多少都江堰人的休闲时光!清晨起个大早跑跑步,傍晚和家人饭后走走消消食,如今都江堰的生活圈里,不仅多了彩色的绿道,河岸边还铺满了整齐的草坪,种上了芙蓉、银杏、香樟等植物,摆放了供人休息的椅子……生活的美好其实就在这些点点滴滴变化里。

三年来,都江堰市聚焦生态优先宜居公园新城建设,始终以城园相融理念为基本遵循,深入贯彻落实两山理论,在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同时,全力推进城市建设与蓝绿空间有机融合,构建蓝绿交织的生态空间,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宜居环境。

“一山、四纵、五横、七河、多园”的绿道网络框架持续优化,新、改建区域级、城区级、社区级三级绿道共130公里。其中,区域级绿道实现锦江绿道都江堰段全线贯通,沿线打造了多个景观节点,形成集文化展示、滨水游憩、生态休闲于一体的生态文化体验走廊。在城区级绿道建设方面,持续推进2.1公里蒲阳河绿道建设,以蓝绿交织的自然景观为特色,打造三生三宜相融的绿色开放空间;在社区级绿道方面,建设金胜社区、古城社区等绿道,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宜居宜行的优质生活空间。

毋庸置疑的是,都江堰市域内随处可见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走在城区、乡村、山野,彩色的绿道上,步步皆风景,让人心旷神怡、身心愉悦。有人说,绿道的一头连着自然生态,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成为串联起城市美好生活的绿色动脉。一条条家门口的绿道,让都江堰人的生活平添了许多诗意。

“城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一幅生态宜居的绿色画卷正在都江堰徐徐展开。位于灌口街道西川社区的江安小区,新设置了智能门禁,院落内也粉刷一新,车辆停放有序,门口还有党群服务站……过去的老旧小区已变了模样。对于这些变化,在院内居住的老人们纷纷交口称赞。

三年来,都江堰市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累计完成银杏公寓二期、观景路585号院、江安路95号院等9个老旧小区改造,正在推进灌口街道胡家巷56号院、银杏街道银杏路85号院等2个老旧小区改造。

为夯实城市宜居品质,提升城市通达性,都江堰市不断优化市政交通设施,其中,最令人期待的便是都江堰至四姑娘山山地轨道交通的建设。该项目起于成灌铁路都江堰站,止于阿坝州小金县四姑娘山镇,全长约123公里,总投资约213亿元,其中都江堰境内约24公里,设都江堰站、永丰站、蒲阳站、虹口站、龙池站。建成后,将增添川西北地区出行方式,改善区域交通,改变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发展现状,促进成都平原经济区与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协同发展和民族交流与融合。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都江堰市构建生态优先宜居公园新城,就是要提升城市的生态价值、宜居品质、宜业优势,把建设发展成果转化为人人可感可及、普遍受益的社会认同。下一步,都江堰市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全力守护良好生态本底,奋力构建生态优先宜居公园新城,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都江堰篇章。(供稿/ 都江堰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