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国基本形成系统完备高效防沙治沙法治体系

□ 本报记者 蒲晓磊

11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受国务院委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关志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防沙治沙工作情况。

国务院关于防沙治沙工作情况的报告显示,我国沙化土地面积25.32亿亩,占国土面积的17.58%,是世界上土地沙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经过接续奋斗、不懈努力,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防沙治沙工作理念更加科学,顶层设计更加完善,工作机制更加健全,政策支持更加有力,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500万亩,呈现“整体好转、改善加速”良好态势,在全球率先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缩减”。

报告显示,我国依法推进防沙治沙,基本形成系统完备高效的法治体系。我国构建起以防沙治沙法、森林法、草原法、湿地保护法、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黄河保护法等法律为基础的防沙治沙法治体系,13个沙化重点省份出台防沙治沙条例或实施办法。不断加大普法、执法力度,防沙治沙法律制度规定和法律责任得到有效落实。依法压实各地各部门防沙治沙目标责任,完善考核评价指标和督查制度,规定沙化土地所在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报告防沙治沙情况。发挥林长制引领作用,组织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和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中期考核。中央加大防沙治沙投入力度,实行区域差异化投资政策,各地出台财政资金投入、信贷支持和税收优惠等政策。

我国通过组织实施“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强化科技创新,坚持治沙和致富相结合,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等举措,成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成为全球增绿贡献最大的国家和防沙治沙国际典范。

我国沙化土地面积大、程度重,防沙治沙形势严峻、任重道远。报告认为,对于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防沙治沙任务依然艰巨、落实系统观念有差距、政策机制有待完善、支撑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需要下大力气逐步解决。

报告提出,全面加强依法治沙。积极推动防沙治沙法修订工作,将防沙治沙纳入正在编纂的生态环境法典,制定“三北”工程建设管理条例和“三北”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提高基层执法和监管力量,常态化组织开展毁林毁草等违法行为打击行动。深入宣传防沙治沙法,强化执法检查,推动法律全面有效实施。充分发挥林长制作用,压实防沙治沙主体责任。(蒲晓磊)

(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