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期的《教育家》杂志做“教研员,直面教育和教师发展的新期待”专题报道。李香玉编辑提出几个问题要我笔答(谢谢信任)。西南大学教师教师教育学院院长罗生全教授和我的相关回答以《外部赋能,领航教研员专业成长》为题刊发。
这里把我的回答摘出来分享给朋友们(个别文字有补充)。同时文后链接两篇相关的文章供做教研、教师教育的朋友参考。
《教育家》:相关调查显示,专职教研员在专业能力、教育理念或技术应用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您认为教研员专业成长路上的“绊脚石”有哪些?
陈大伟:专职教研员也有差异,不少教研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成效是很不错的,以下的讨论主要针对素养不高、校长和一线教师满意度不高的专职教研员。
2006年7月19日的《教育时报·课改导刊》曾经登载了一位乡村小学教师的“一次教研活动经历”,文中这样写道——
我仍然有几分自信,更加迫切地希望教研员能进行一些点评,要知道专业引领、专家的评价对教师的帮助最大。教研员终于开口了。“这节课学生自己分析课文的时间太长了,应该让学生充分地去读,在读中发现问题,然后共同思考和解决一个个问题。”“让学生把一个个知识点找出来,然后引导学生去体会知识点。”“知识点仍要偏重的。”“对课文词语的理解一定要解决好。”“学生发现问题、讨论问题时该制止要制止,该引导要引导。”“让学生当老师,这不行,学生怎么能当老师?怎么能说把学生培养成老师呢?怎能让学生站在老师的角度去提问题呢?不能!”
听着教研员的发言,我的头发蒙,我在笔记本上写道:“难道我失败了?我怎么觉得他是个‘落伍者’?”我的心情越来越沉重,难过、压抑,一阵阵袭来。我仅存的一点点自信被教研员打垮了!我自己坚信的“教学理念”——教师是引导者、帮助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要与学生平等对话,不能光让学生掌握知识,还要让学生体验求知的过程、掌握求知的方法……全被击了个粉碎。
我们能感到,这位教研员的点评和表达方式,伤了一线教师的心。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教研员需要提升专业素养、改善工作方式。
一个人的经验是和他的经历是紧密相关的,就像坐井观天的“青蛙”,它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形成了经验,决定了它看到的“天”。教研员的哪些经历和经验有可能成为其专业成长路上的“绊脚石”呢?我以为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大多数的教研员来源于一线优秀教师。这里的“优秀”主要表现为教学业务能力较强、教学成绩突出,也可以说,有不少是应试教育的佼佼者。这样的经历可能让教研员迷之自信,意识不到自己在先进教育理念方面存在欠缺。就像井里的“青蛙”,对“小鸟”所说的“天大得很”不大容易听得进去。当经验成了包袱,就容易失去改变和专业成长的动力。缺乏动力的另一个原因是,专职教研员往往承担着一个区域某个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责任,担心变来变去影响教育教学质量,还不如稳妥一些、保守一些。
其二,专职教研员不仅要有课堂教学的高超能力和专业素养,还要有组织教师学习和研究所需要的教师研究、教师影响等方面的高水平素养。如果工作中不理解教师的心理和实际,缺乏与教师沟通交流的设计和实施能力,其结果往往就会南辕北辙,在上述案例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这样的问题。事实上,有教师研究、教师发展研究基础和愿意对此研究的教研员并不多。
其三,专职的学科教研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了所在区域某一学科教师在专业上的发展机会与发展可能,区域内的学科教师不敢不尊重、不能不奉承。处于这样的环境中,教研员很容易自以为是,以“专家”自居,对一线教师指手画脚。对这样的教研员,一线教师可能表面奉承,私下难免不满和腹诽。我认为,越把自己当专家的教研员,别人越不认同你是专家;越是愿意和一线教师平等交流、相互学习的教研员,越容易成为专家,也更能赢得一线教师的尊重和信赖。所以,还是别轻易把自己当专家。
《教育家》:部分基层教研员反馈,针对教研员的专业培训非常少,以至他们在教研工作中成长受限。教研员需要什么样的专业培训?如何为他们构建一套专业的成长体系?
陈大伟:与一线教师比较,教研员应该是水平更高、专业能力更强的一支团队;对于这样的团队,更需要的不是培训,而是引导学习或组织研修。诚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上级教研机构应该建构教研员专业成长的支持体系,但教研员不能仅奢望依靠一套完整、外在的专业成长体系来提升自己,更应该主动争取学习机会,在实践中研修、在合作中研修、在共同做项目中研修,这应该是教研员专业成长的主要路径。
在2003年新课程的国家级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参与者大部分是教研员)培训班上,我分享过一线教师对一些教师教育的批评:“授课教研员在用不重视参与者主体作用发挥的方式告诉学习者,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没有实践经验的培训者在教中小学教师如何实施课堂教学变革。”我认为教研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两个。
其一,要求教师研究学生、以学论教,教研员就需要研究教师,发挥教师在教师研修和专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教研员要把对教师的研究、教师学习和发展的研究、教师指导和影响的研究作为专业成长的主要课题,补上这样的短板。
其二,要增加、丰富实践经验和实践指导能力。就现在的课堂教学研讨,我认为多是“上课教师深处水深火热之中,其他教师和教研员都在隔岸观火”,要避免隔岸观火,则需教研员亲身体验。我在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工作期间,和团队共同提倡并实践了“四环节”教师研修方式,即以4课时研修为单元,第一环节是一线教师上一节课,第二环节是学科教研员上同一堂课的“同课异构”,第三环节是参与教师研讨课堂教学,第四环节是教研员就相关主题做专题讲座,这种与一线教师“同在共行”的交流方式,不仅有助于促进教研员的实践能力提升,而且拉近了和一线教师的关系,赢得了他们的信赖和尊重。
此外,教研员的专业成长还有“急用先学”的特点,比如新的课程方案、新的教材出来之后,为适应新的时代变革要求,教研员就要先学、先知、先会,从而较好地发挥学科引领作用,落实相应变革措施。
《教育家》: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教研员作为“教师的教师”首先需要积极适应这一变革,以便更好地引领和指导教师开展相关实践,但在实践中,部分教研员难以较好地适应新技术的融入。对此,您有哪些建议?
陈大伟:我认为,数字化转型学习也是一个“用中学”的问题。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教授苏伽特·米特拉在印度做过“墙中洞”的儿童教学实验,结果显示:孩子们可以用“自组织”的方式学会电脑的使用。这是技术学习和运用的一个经典实验,揭示了新工具、新技术学习的有效途径。教研员的新技术学习也可以而且应该通过“自组织”的方式实现,把教研员抛在数字化的环境中,让他们去感受、去体验、去运用,形成数字化转型的学习动力。
关键在于,教研员要意识到数字化转型是时代趋势,运用新技术做教师教育、教育研究和教学管理是教研员应具备的基本功。第一,教研员要跳出原有的“井”,看一看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新的“天”。第二,要建立一批教师运用新方法的先行团队和实验团队,形成引导的力量和榜样的示范。第三,要有便捷的技术支持团队,能够及时提供使用上的指导,帮助解决使用中出现的问题。第四,开展新技术运用方法的研讨交流展示活动,做相关的研究和讨论。
再附两篇发过的文章(可链接阅读):
刊于2008年第10期《人民教育》的《教研员要促进教师主动思想》
刊于《新课程评论》2023年10期的《教研员怎样提高教师指导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愿做教研和教师教育的朋友受人喜爱,工作愉快!
人物介绍 | PROFILE
陈大伟
教育学教授
四川西部教育研究院院长
中陶会新教育分会副理事长
重庆当代教育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西部名师名校网”总监
“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方向国培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成长,课程与教学改革,观课议课与教师幸福。现已出版《幸福教育与理想课堂八讲》《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等26本著作,多次获省市教学成果和社会哲学成果奖。
本文来源:本文综合自微信公众号成都陈大伟。分享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信息,提供内容参考。若有来源标注不当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