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代表性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
当年轻一代与古老非遗相遇,会发生怎样“反应”?在青年视角中的非遗,又是什么模样?
11月4日至5日,封面新闻记者在位于四川南充的西华师范大学,随机展开调查。在收集到的119份调查问卷中,看“00后”大学生眼中的非遗。
青年视角中的非遗:“是古韵,也是国潮”
你知道非遗吗?印象最深的非遗是什么?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有什么最想做的吗?有什么困扰吗?
在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关注重视的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备受关注。11月4日至5日,记者在西华师范大学随机展开非遗主题调查,吸引119名同学参加。
这些同学,来自哈尔滨、上海、重庆,以及四川的成都、广元、绵阳、宜宾、凉山等地,大部分都是出生于2002年至2004年。
谈到对非遗的印象,所有人都不约而同表示“喜欢”“感兴趣”“热爱”,80%的同学实地体验过非遗文化。
调查问卷中分析出的高频词汇。(调查报告截图)
“非遗,是古老的传统文化载体,对我们来说其实并不陈旧。是古韵,也是国潮。”来自四川遂宁的谢瑞嘉表示,她对非遗文化的发展及现状特别感兴趣。生活学习中,也经常关注非遗网络达人。“如果有机会,希望能对话这些关注非遗、以非遗为事业的新生代,比如九月、南翔等,从他们的视角去读非遗的故事。”
热情下的“冷思考”:“火和活中,抉择和坚持”
调查中,119名同学都展现对非遗的极大关注和热情。而谈及具象化的思考时,不少同学都有着热情下的“冷思考”。
“想知道当热热爱面临生活时,非遗传人是如何去抉择非遗和生活的?”
“很多非遗其实在这个时代不那么有竞争力,光靠政策扶持也很难,我觉得转型很重要,是否可以将非遗项目呈现形式加以改变,让其更具有生存空间。”
“如果说有一天没有人愿意去传承去欣赏这些文化,他们还有传承下去的必要吗?还会矢志不渝坚持吗?”
从调查问卷的答案来看,这样的思考还有很多。
目前大三在读的廖佳琪,从小就喜欢传统文化和时代潮流的“混搭”。来南充读大学后,她也关注到本地特色的代表性非遗,如川北大木偶、川北凉粉等。
“我看到了非遗人的热爱,但热爱不能饱腹。”廖佳琪说,当下非遗热度很高,“火在网上”的非遗回归到每一个具体的生活发展实际中,又是怎样存活下来,并且未来如何“活得更好”,这是她和同学们在关注和寻找答案的。
时代语境下的“新生代表达”:想为非遗注入更多活力
“我想把非遗和现代音乐及影视等艺术作品进行结合,走向年轻化,让更多人可以看见”
“我想开发某种非遗产品的经济线发展”
“我想认识一个可能从未进入过我视野的非遗项目,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传统技艺的事迹”……
有冷思考,也有具象的想法。调查中,有86名同学表示希望能沉浸式走进非遗项目,不是以游客身份,而是去体验去感受去思考,如何将非遗和个人成长结合起来,能做些什么。能结合非遗和个人成长做些什么。
西华师大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导师、副教授杨梅,也是该学院《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师。这些年,“非遗热”等社会文化现象是她课堂的“主角”之一。
“从短视频、直播等融媒体时代语境下的非遗传播,到社会实践时的非遗踏访,到生活中的非遗体验和消费,学生们对非遗文化有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杨梅告诉记者,当“00后”关注非遗、书写记录非遗,甚至以非遗为事业,更甚成为非遗传承人,都在开启创新与传统并蓄的新篇章。“学生们有梦想和热情,有意识通过创新思维、社交媒体与全球化视野,为非遗传承注入新活力,这是很好的现象。”
杨梅介绍,以新闻传播学院为范例,西华师范大学的众多学院和专业纷纷开展和组织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产、学、研活动。其中,非遗文化传播,也是新传学院的特色之一。这些活动成功吸引了年轻学生的关注,使传统文化魅力在年轻一代中广为传播。
2016年西华师范大学新传学院拍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巴山背二歌。(图片:郑宇)
西华师范大学书法学院师生实地踏访南充市金台制笔非遗文化。(摄影:谢杰)
优秀传统文化“圈粉”年轻人,也成为老师们科研的重要对象。非遗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也成为教师们科研工作的核心议题。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