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个一己之力击败众多高校才子的中专生姜萍吗?
在2024年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预选赛中,一个17岁的中专学生姜萍犹如一匹横空出世的黑马,仅靠两年的自学高等数学,就打败了一众来自清华、北大、剑桥、麻省理工等多所名校的天之骄子,取得了全球数学竞赛的第12名。
一时间,全网震惊。
姜萍这个名字也登上了热搜。
大众一边震惊啧啧称奇的同时,一边也难得地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
有人称她是爽文都写不出来的逆袭女主角,也有人对她进行质疑诋毁,试图从中找寻到她作弊的证据。
在这混乱的舆论下,更有人剑指我国教育制度。
可以说,姜萍的出现,让舆论上升到另一层高度。
作为“始作俑者”,姜萍本人也饱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和关注度,不堪其扰。
连带着她的父亲也惨遭牵连,被人进行围追堵截。
于是官网出面呼吁:对姜萍最好的关心就是不打扰。
最终姜萍消失在大众的视野。
大众的情绪也随着姜萍的消失,暂时地趋于平静。
然而有关姜萍所带来的风波却并没平息。
对于姜萍,人们仍保持两种极端的态度。
有人依旧保持着质疑,呼吁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也有人期待,姜萍能在复赛和决赛中,狠狠打脸那些质疑者的嘴脸,扬眉吐气。
更有人一口咬定,姜萍绝对不可能作弊。
但就在近两日,姜萍又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里。
只是这一次伴随着她的不是鲜花和掌声。
而是一片唏嘘声。
原来,所谓的“天才少女”不过是人工造神下的产物。
姜萍“天才少女”的背后另有其人。
11月3日,达摩院网站公布了2024年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获奖名单,一共有86位选手获得该项荣誉奖章。
但在这86位参赛选手中,一直齐聚大众关注度的“天才少女”姜萍却不在其中。这也让不少网友议论纷纷。
有人猜测,姜萍因之前的舆论压力发挥失常,也有人说,姜萍最终露出了马脚。
还没有等两方人因此开撕, 一则官网的通告便砸懵了所有人。
“姜萍初赛成绩违反规则。”
随后多家官方网站也对此事进行追踪报道。
而涉及此事的阿里巴巴官网和姜萍所在的院校,也在第一时间作出了声明和表态。
姜萍的老师王某某,也就是这起造神背后的始作俑者,被学校约谈,取消本年度评先评优的资格。
对于参与者姜萍,学校秉承着人文关怀和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并没有给出相应的惩戒。
在舆论反转之后,生怕姜萍遭到网暴。于是恳请大众对姜萍给予更多的包容和爱护。
抛开其他不谈,就事论事,在针对姜萍这件事情上学校处理的还算不错。
官网在报道这件事情时,为了保护未成年人,报道的也是相当的委婉含蓄。
但这丝毫没有减轻大众被愚弄的怒火。
以至于有网友气急败坏地道:“姜萍应该就读北影。”
从“天才少女”到口碑崩坏的“表演天才”,姜萍及她背后的造神者又是如何愚弄了14亿人呢?
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性,竞赛开始前,该赛事便明确规定,禁止与其他人讨论。
但是姜萍在初赛时,便违反了此项规定。
她接受了老师王某某的教导。
表面上看,这是一群学生之间的公平竞争。
但在这背后,却是一名经验老道的数学教师和一群学生的比赛。
而在比赛之初,王闰秋便注册了三个账号。
也就是说,他有三次试错的机会。
王某、王某妻子、姜萍,看似三个人三个成绩,其实背后做题的只有一个王某。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王某某自己考了120名,被辅导的姜萍却能考12名。
因为这三份成绩都是他的。
姜萍是他三份成绩中最好的一份成绩。
直白的来讲,除了名字是姜萍的其他和姜萍全无关系。
针对这一结果,有人死活不愿意相信,并且强行狡辩。
将姜萍和王某某塑造成苦菜花的形象。
将这件事情阴谋论。声称,是姜萍动了别人的奶酪,有人见不得姜萍好。
也有些网友干脆破罐子破摔。表示,即使姜萍和老师造假,但是他们师生二人也很厉害。
但这件事情中姜萍师生真的有大众想象中的那么纯粹吗?
亦或者幕后推动者只有姜萍的老师王闰秋?
有句话说得好,谁是得利者,谁就是参与者。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造神中,除了姜萍、王闰秋外,谁还是得利者?
答案之一,自然就是姜萍就读的学校,也是王闰秋任职的地方——涟水中专。
在姜萍的成绩发布后,涟水中专并没有去检验真伪,就开始迫不及待地发布喜讯,将其当作自己的“招生简章”,装点自己的门楣。
事实也如学校所想的那样,借用“天才数学少女”的光环,涟水中专吸引了不少了关注度和热度,打响了自己的名气。
在事情曝光后,涟水中专虽然第一时间作出了通报,表示出了自己的态度。
但这“自罚三杯”的处事方法,实在很难不让人怀疑他们是否知情。
除了涟水中专有嫌疑外。
阿里巴巴作为主办方也难逃其咎。
就像之前网友一口咬定的那样:这么大的赛事,谁能作弊?
是啊,这么大的赛事谁能作弊。
可偏偏就是有人作弊成功了。
而且如同涟水中专一样,在姜萍的初赛成绩公布后,外界对此议论纷纷一部分保持质疑时,阿里巴巴并没有立即进行调查,检验真伪,反而极为高调地去采访姜萍。
也正是在阿里巴巴和涟水中专的高调行事下,导致后续事件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一发不可收拾。
姜萍也被推送至人前,继而被捧上神坛。
现如今,一则轻飘飘的声明,又将姜萍打回原形。
而幕后推手也早在这段时间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关注度和名气。
留下的只有被戏耍愚弄的普罗大众。
结语
在娱乐圈有“音乐诗人”之称的李健曾经说过:
“中国人喜欢造神也喜欢毁神。”
“神话一个人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也是虚伪的。”
在我国就曾明文规定,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极端盲目的个人崇拜。
可是随着流量时代的到来。
立人设、卖惨、编故事......已经成为了一件屡见不鲜的事情。
为了圈粉,为了博取关注,为了流量,他们可以无所不用其极,什么都可以编造。
有关造神的套路更是层出不穷。
造成结果也是极端的,一些人深陷在这种套路和洗脑包中,成为了他人眼中的脑残粉,是私生粉。
与之相对的是,收到的利益也是十分地可观。
这也导致了“造神”之风层出不穷,屡见不鲜。
不说每年横空出世的选秀新人。
就说,那些宛如昙花一现,红得快,凉得快的网红,现如今的你还记几个?
你又还能记得自己是因为什么粉上他们的吗?
因30秒笑容而走红网络的丁真?
因一首“挖呀挖”的儿歌走红网络的黄老师?
因8分钟宰杀一只羊,而短短四天涨粉400万的的“荒漠屠夫”。
还有一群树立坚强自立人设的“大凉山网红”?
亦或者流浪大师沈浪?小马云?
在这个流量当道的世界,姜萍不是“人工造神”的第一个产物,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姜萍的跌落也不过是个迟早的事情,因为某种程度上,这位所谓的“天才少女”和网红没什么区别,都是吸引流量的幌子。
参考文献
京报网,“姜萍事件”落幕,让功利炒作远离书桌
大众日报,“姜萍事件”里需要铭记的三个警惕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