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初成都市开展的“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迄今已两月有余。全市各市级部门、各区(市)县积极行动,站在“用户”角度、坚持换位思考,研究解决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关心关切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这项工作,这座城市到底为扎根成都的诸多工业企业,提供了怎样的服务,解决了哪些难题,收获了何种效果?昨日,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发布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阶段性统计,以精准的数据和详实的案例,回答上述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力度:企业问题诉求办结率达到98.7%

先看一组数据。截至11月5日,全市走访服务工业企业11349户,收集企业问题诉求4975件,问题办结率98.7%。“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的开展力度、工作强度一目了然。

怎么做到的?成都高位推动,拿出真招实招,为企业纾困解难。成都组建由分管工业副市长任组长,经信、发改、科技、投促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39个市级部门和市属企业为成员单位的工作专班,建立问题收集、任务分办、督办回访、通报反馈等工作机制,开发服务工业企业调度平台,统筹全市各级各部门开展工作。

进入专班的成员均经过严格筛选。以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为例,抽调进入专班的11名精兵强将就来自多个业务处室,重点考量业务能力、专业程度、办事效率等突出指标。

“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启动以来,把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作为第一位任务,开展“全覆盖”企业联系服务,实施“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建立“问题不过夜”分办机制,当天问题分发时间最晚“纪录”是23点45分。同时,个性问题单独办、共性问题集中办、简单问题当场办、复杂问题协调办、重大难点问题提级办,所有问题“周跟踪、月督办”。

截止昨日,全市已累计回访企业超1200家,回访问题诉求超1700个。在办理效果和服务态度两方面,企业均表示“双”满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成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提高1.5个百分点

政府部门全力以赴多“跑路”,让企业大方提诉求讲难题少“跑路”,这场政企之间的多双向奔赴,产生了怎样的阶段性成效?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发布的数据表明:1—9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较上半年提高1.5个百分点、较1—8月提高0.6个百分点。

近2个月时间里,针对企业反映较多的问题,多项新政密集出台,提出诸多对策举措。金融赋能工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成都造拓市场百日攻坚行动总体方案、支持制造业降本增效若干政策措施、增强城市电力保障能力若干措施、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些在“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开展期间催生的系列新政,还将持续发挥效能,推动经济企稳回升。

据悉,“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已围绕重点产业链筹划各类供需对接会100场,目前已举办49场,发布需求清单超500亿元,达成意向订单超100亿元。会同国资、财政等部门,形成首台套政策措施,已征集38家企业67个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创新:创新探索出超过100种工作机制

目前,“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已形成常态化服务。在为企业解决难题的过程中,全市各市级部门及区市县,创新探索出许多长效工作机制。

这些突破机制体制的创新工作机制有,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会同市商务局构建的部门产贸联动机制,围绕龙头企业提供长效常态专员服务;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优化规划管理、创新用地制度,“一项一策”保障重大项目用地需求。

成都高新区条块结合、分类分级、智慧赋能,构建高效企业诉求解决体系;青白江区制作“白皮书”上门,开展“面对面”解读,提供“点对点”服务,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新津区天府智能产业园建立三级服务平台,常态化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四川双流经开区实施服务官、服务部、8个产业社区、N个服务机制的“1+1+8+N”管理服务模式,推进“工业园区”向“产业社区”转型等等。据了解,上述创新工作机制目前总数已超过100个,工作专班精选了26个,分发至各市级部门及区市县,供大家相互借鉴交流学习。

“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还将持续走深走实。下一步,成都将继续以企业问题诉求为工作重点,加快工业空间布局规划优化调整,力争将工业用地占比提高到20%以上,推动园区差异化、错位发展;

抓紧研究出台惠企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工业蓝线范围内企业新改扩建,通过优化标准厂房项目准入、降低租金等方式提供低成本产业空间;深入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推进智改数转专项行动,年内推动400个以上智改数转重点项目建设。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蔡宇 责任编辑 常莉娟 编辑 戴艾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