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烟台市栖霞市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施政所向,聚焦精神障碍特困人员这一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以枝叶关情、扶危济困的民生情怀,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努力打造精神障碍特困人员“升级版”医养结合新模式,真正让政策落实更有温度,让精神障碍特困人员生活的更有尊严。
坚持“一加一减”,
供养模式由“救助型保障”向“医养结合幸福型”升级
精神障碍患者一般不具备正常的劳动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由于亲属需要忙于生计,往往对患者疏于照看,给社会带来一定风险隐患,照顾他们成为家庭沉重的负担。针对这一情况,栖霞市改变过去分散供养的方式,以市心理康复医院新院建成为契机,对有集中供养意愿、不能自理的精神障碍特困患者,按照“应收尽收、愿进全进”的原则,在烟台市率先推行了精神障碍特困人员在专业机构实行医养结合、集中照护服务,努力推动“救助型保障”向“医养结合幸福型”升级转变。
为了实现“应收尽收、应管尽管”,采取发放明白纸、微信公众号、农村大喇叭等方式广泛宣传,最大限度扩大群众知晓率,让有意愿的亲属主动报名,并邀请患者亲属到心理康复医院实地查看医疗、康复、生活等方面的设施服务,让其放心地把患者送到专业机构实行集中照护。
经排摸,全市共有121名特困精神障碍患者,现已为44名有意愿的精神障碍特困人员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医养结合服务率36%。在此基础上,栖霞市还将对城乡低保精神障碍患者分期分批纳入集中监护范围,为更多贫困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持续的医养结合服务。栖霞市心理康复医院主动给自己“加担子”、给患者家庭“减担子”, 实现了精神障碍特困人员的精准化、专业化医养结合服务,提升了患者及其亲属的获得感、幸福感。
坚持一站服务
康养模式由“家庭式监护”向“专业式医治”升级
以前,由于大部分亲属监护人缺乏专业精神卫生知识,无法对患者进行科学照顾和规范治疗,一定程度上导致病人病情延误或加重。与之相比,心理康复医院在医疗救治方面更专业、在康复疗养方面更规范。
在医疗救治方面,成立了由内科、中医科、心理科、精神科等36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团队,为特困精神障碍患者开辟绿色通道,为每位特困人员建立康复档案并进行全程追踪治疗,对康复中涉及到的专业问题进行干预,并在康复的前、中、后期进行病情的评估、反馈及总结,有效提高了康复效果。
为改进设施配备,每个房间都配有空调,每个楼层都有热水间、公用浴室和卫生间,并提供“一日三餐、服药、如厕、洗澡、衣被清洗、房屋打扫”等日常照料服务,楼层监护室、室内外活动场地、娱乐设施一应俱全,为特困精神障碍患者打造一个温馨的“家”,同时预留了护理型床位100张,以满足患者就医需求。
医护人员还开展“亲情式”服务,通过药物治疗与绘画、剪纸、沙盘游戏、文艺表演等文娱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康复疗护,特别是每逢传统佳节,医护人员与患者一起包水饺、制作面点等,让患者充分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不断摆脱“无力感”。患者和医护人员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和亲情,也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实现了“医、康、护、养的”新模式。
为切实保障特困精神障碍患者在心理康复医院的医养服务水平,栖霞市将项目资金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纳入绩效评价体系,重点对心理康复医院的专项资金规范管理使用情况、特困精神障碍患者在机构的照护质量以及项目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情况实行百分制考核评价, 90—100为优秀, 80-90为良好,60-70为及格,70分以下为不及格,市里根据考核评价结果,从临时救助备用金中拿出6万元进行奖惩,切实将此项目打造成精品优质惠民工程。
坚持“三足鼎立”
保障机制由“一元化包办”向“多元化帮扶”升级
为保障特困精神障碍患者医养结合服务的持续健康运行,栖霞市从多个层面入手,不断完善救助供养体系,根本上减轻特困精神障碍患者家庭负担、避免患者在外流浪乞讨、肇事、肇祸等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事件发生,助推脱贫攻坚。
在部门协同方面,由市民政部门会同卫健、财政等部门建立定期协商机制,重点围绕特困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服务、医疗救治、社会救助与长期照料等系统性问题进行定期协商,对工作运行中的问题和难点及时予以解决。通过深入调查评估、抓实惠民举措,深化机制创新、推进协调联动等工作步骤,优化简化特困人员中精神障碍患者的救治流程,不断完善特困精神障碍患者的集中照护体系,提升基本治疗康复与养老工作质量。
因精神障碍具有慢性、反复、长期、迁延的特点,对于一部分患者来说需要进行终生的健康管理,为让患者能够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栖霞市组建了由社区干部、公安民警、卫生院、民政和残联工作人员等参与的团队,为每位患者“量体裁衣”,帮助有需要的患者连续服药、治疗,关注他们的健康状况,助其回归家庭和社会。
为加强社会力量参与,积极引导和调动社会力量,为无力照护患者家庭提供协助看管服务。目前,栖霞市“星光公益”和“爱的传递”两个公益团队已经参与到“心理卫生进社区”活动中,通过社会力量参与预防工作,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高公众对精神障碍、心理行为问题的早期预防和干预能力,标本兼治,切实建立起预防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的长效机制。
“走在前,挑大梁”——山东医养结合典型案例征集活动面向全省医养结合领域相关单位、机构、企业等,活动参与者可将医养结合事业发展的创新举措、工作经验、人物故事、突破性成果等发送至邮箱dzrbwsz@163.com,并注明来稿者姓名、单位、联系方式等。发送形式不限,线索、图文、视频均可,同时,为了确保作品质量,视频投稿推荐分辨率为1080P及以上,格式为mp4,码率不低于3M,确保画面清晰流畅。投稿截止日期为2024年12月31日,联系方式为17853146253、18653131106。
(大众新闻记者 黄鑫 通讯员 林晓明 策划 李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