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外卖小哥准备骑车进入湖北武汉某公园送餐,遭到三名工作人员阻拦并殴打的视频引起热议。网友在同情外卖小哥、批评公园安保行为粗暴之余,也对外卖配送的“最后一百米”如何管理产生了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速度与秩序难兼顾?

“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外卖员,咔,拦下来!”“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保安,歘,冲过去!”

电影《逆行人生》中,这两句针锋相对的台词竟出自同一个人。贾冰饰演的外卖站朱站长,曾当过保安队长。身份转变前后完全不同的话术,恰巧揭示了两个行业工作内容的矛盾。现实中,“超时”跟“投诉”就像悬在外卖员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稍有不慎就会被“致命一击”。今年8月12日,杭州某园区保安拦下一名派送时将栏杆踩歪的外卖小哥,外卖小哥担心影响其他订单派送当场下跪,引发人员聚集。一方追求速度,一方维护秩序,出发点都没有错,可一旦发生矛盾往往难以化解。

“您有一个订单即将超时,请尽快送达。”外卖小哥的“崩溃瞬间”不止于此。

“接的第二单就超时了,扣了我五块钱,没办法,小区太大根本跑不过来。”骑手新人小冯上班第一天的经历,也是很多骑手的日常。“跑了一周路还不熟呢,那天停错了门,离客户远,着急进去结果找半天才送到。”小冯说。采访中多位外卖骑手表示,超时往往是外界因素,并非故意为之。“尤其午餐高峰期,商业电梯得排队,一上一下五分钟都算快的,要再不让骑到楼下,算上走路的时间,够骑车再送一单的了。”骑手曲先生说。

“耽搁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可能变成罚款和投诉。”这样的无奈不只外卖员有。

  与生俱来的矛盾?

“不是我们为难谁,物业有规定不让外卖员骑车进,每个出入口都有监控,放进去一个被拍到就罚我们的钱。”在商业街出入口巡逻的保安臧先生,一边说一边盯着三米远的通道门。“单项约束”只是基本操作,有的保安还被“双重监督”。“外来车辆不下车登记,业主看到都会投诉,更别说外卖员骑车进来了。”济南南部某大型社区的保安刘先生,曾因没拦住硬闯进小区的外卖骑手,被业主拍到上传了微信群,最后被物业罚了款。“有的是故意,有的是不知道,骑得都那么快,硬拦怕出事故,等找到人,人家也送完单了,总不能不让人走吧。”刘先生说。

“我们点外卖不就图能送到家门口方便嘛。”聊起外卖,江女士对小区现在的物业是“又爱又恨”,“以前不管,一到饭点楼下很多外卖车,横七竖八停着,有时人都出不去单元门。”江女士告诉记者,由于部分业主反映过多次,物业索性“一刀切”不让外卖员进小区了,骑手们也从“苦寻”变成了“苦等”。“我们小区楼多路绕,以前叫个外卖恨不得接好几通电话,都是问怎么走,现在进不来我们就得到大门口拿,麻烦不说,外卖员也得等半天。”江女士表示,物业承诺安装外卖存放柜,“安了也要下楼拿,总不能让物业保安给我们送吧,我现在在家点外卖越来越少了。”江女士说。

  理解尊重更重要

“其实下楼拿一下也没什么,提前打电话说一声,都好商量。”常点外卖的李先生早就习惯了下楼取餐,虽然家离小区大门不算远,但来回也要十来分钟,对他来说,家人的安全比自己的吃饭时间更重要。“小区、公园这些地方,老人小孩比较多,外卖员骑车又普遍比较快,发生危险对谁都不好,物业有这方面考量我们能理解,没必要争执,都不容易。”李先生表示,自己点外卖时会备注小区不让外来车辆进入,外卖员打来电话自己也会告诉对方等多久,“大家都平心静气的,矛盾自然就少了。”李先生说。

“有的小区比较高端,规定自然也多一点,不让进很正常。”外卖员小冯告诉记者,都知道骑车配送又快又省力,但对于部分小区的“禁车令”,他和同事们能够理解。“为了安全嘛,我们骑得快,尤其赶时间的时候,也怕撞到人。”小冯说。而他的同事小赵,才送了一个月的外卖,对保安这道“关”已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外卖员跟保安工作性质本身就存在对立,我们赶时间也要守规矩,总不能方便自己去麻烦别人,保安有保安的职责,不让骑车进就走着送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采访中,小赵还提到了“幸福者退让原则”,这种“退让”并不是懦弱,是认清自身的价值,选择珍惜眼前美好的“上策”。背负生活压力的年轻人,面对矛盾冲突时能消解情绪波动产生的反击态度,确实难得。“我对现在的生活比较满意,没必要去沾染社会上的戾气。”小赵说。

“有时候外卖员来不及锁车,到门口车一扔抓紧往里跑。车挡了路我们会帮忙挪,也帮他们看管车上的外卖。”保安臧先生笑着说,自己以前跑过一段时间外卖,知道干这一行不容易,更能理解那种“想快一点”的冲动。“只要不违反物业规定,我们能帮一把是一把,帮不了也好声好气地说,相互尊重嘛,外卖员都很配合。”交谈之余,匆忙走过的外卖员还会跟他打招呼。

  “极致服务”更要人性化

“三方通融”,机制成了“最难迈过的坎”。为了抢客户,不少外卖平台追求“极致服务”。1小时、45分钟、30分钟……配送速度带着外卖骑手的血压直线飙升。此前,有外卖平台在北京地区上线“15分钟极速达”服务,并向用户承诺“每超时1分钟赔2元红包,10元封顶”。不少人质疑:服务是很“诱人”,会不会对外卖员太不公平了?

“到了联系不上客户,或者送不进去要等很久,后台上报情况就是了,不会有处罚。”外卖员小冯说,熟悉了软件之后,遇到外部因素超时的单,他再也不慌了,耐心等客户下楼,也不会影响后面的单。

记者联系美团平台,工作人员介绍,骑手接单时系统会自动生成配送时间,骑手和顾客可以实时查看,如果骑手中途因为某种原因送货超时或者其他原因暂停送货,后台也能实时监测。

“针对骑手和保安之间的问题,平台会按业务情况寻找合作商进行线上线下管理。”工作人员称,目前,外卖员都会配合小区的管理制度,要么骑行或者步行将外卖送到业主家门口,要么按要求放在外卖货架上。如果某个区域特殊情况较多,例如送货超时情况普遍、有投诉单发生,线上工作人员会实地查看,及时与业主、物业进行沟通,寻找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案。

饿了么平台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小区不允许骑车进入,外卖员会按业主要求走路进行配送。针对耗时情况,大数据在后台会进行计算,如果某小区因步梯或者门禁等原因导致送货时间拉长,大数据也会将该因素考虑进去。骑手在配送过程中如果碰到特殊情况,平台会有报备免责或者二次申诉通道来维护骑手的合法权益。

  让“荆棘”变“红毯”

“往这边停,停好别管了,这边有人看着,丢不了。”

在宽厚里步行街的一角,“外卖专用停车区”的手写牌子虽然不醒目,但却是保安臧先生的“杰作”。“这里以前别提多堵了,外卖电动车、共享单车、汽车、摩托车随便放,人都走不动。”臧先生告诉记者,曾经的“三不管”地带,在他的提议下开始安排人员疏通,还划了一片区域停放外卖车辆,“整片步行街最靠近餐饮区的出入口就是这儿了,外卖员从这里取送餐最快最方便。”臧先生得意地说。

如今,外卖已成为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存在,各方开始意识到,堵不如疏。国内已有一批城市在探索“骑手友好型社区”,不仅尽可能地为骑手配送“敞开大门”,而且配备了充电柜、引导牌、专属停车区,方便骑手送餐的同时,也减轻了物业管理压力;有物业企业和外卖平台合作研发“骑手友好社区”通行解决方案,当骑手进小区时可一键登记,从扫码到通行仅需数秒;一些高校纷纷设立外卖驿站,这样骑手可从驿站马路一侧投递外卖,师生可从靠校园一侧领取外卖……

去年5月,山东淄博一小区在大门口的“小哥驿站”前摆了一排自行车,不仅有车筐,还有能装外卖箱的“货架”,全方位助力外卖员的“最后一百米”,网友纷纷点赞。

街采

市民 江女士

顾客点外卖是想少跑腿,外卖员骑车送是为了赶时间,各有所需,如果场所不允许车子进,超时问题无法解决,物业可以“代送”到业主手里。我能理解物业出于安全和环境考虑进行阻拦,但个别不尊重人甚至滥用权力的行为非常不可取,外卖员也是在工作,好好说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卖员 赵先生

保安跟我们外卖员的工作本身就存在对立性,赶时间也要守规矩,总不能方便自己去麻烦别人吧。保安有保安的职责,能理解他们是出于安全考虑,不让骑车进就走着送,没必要激化矛盾。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幸福者退让原则嘛。我对现在的生活比较满意,没必要去沾染社会上的戾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民 李先生

小区、公园这些地方老人小孩比较多,外卖员骑车普遍比较快,发生危险对谁都不好,物业有这方面考量我们能理解,发生争执或者来不及送上门,外卖员说一声我们下去拿也没什么,都不容易,商量着来吧。如果知道所在地不让外来车辆进入,可以提前告知外卖员,也能避免一些矛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安 臧先生

外卖员很辛苦,我们不是故意“为难”他们,放任车辆进入,行人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发生事故领导也会追究我们的责任。遇到“不下车”的我会好声好气跟人家解释,还是相互尊重理解吧。现在门口有专门的外卖停车区,他们送餐赶时间我们还会帮他们看管挪车,秩序比以前好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微观点

源头化解矛盾 多方同向而行

重庆日报

类似事件中,冲突双方并非简单的“谁对谁错”:对于外卖骑手来说,如果无法准时将餐食送到指定位置,可能会遭到顾客的投诉;对于安保、物业等配送链末端的工作人员来说,禁止非机动车进入也是履行职责,为了保障秩序与安全。这场角力中,双方各有苦衷,我们除了呼吁“多一些理解,少一点冲动”之外,更需要从公共管理的层面加以思考,从源头化解矛盾。

此类争端时有发生,外卖平台也应当重视。精密的算法虽然提高了配送效率,但也使得骑手整日“与时间赛跑”,面临较大的配送压力。因此,平台应持续优化规则,让算法有温度,从而更好地保障外卖骑手的身心健康,着力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

每一个努力奔跑的奋斗者,都应当被尊重。打通外卖配送“最后一百米”,需政府部门、外卖平台和公共场所运营者相向而行,也需要外卖员、消费者、安保人员换位思考、群策群力,从而更好地兼顾各方权益,找到“安全与效率”的最大公约数,避免“进门之争”再次上演。

避免“一刀切”规定不能“忽视人”

工人日报

一方面,作为新兴的劳动群体,外卖骑手的诉求应该被看到,职业相关制度应该得以完善;另一方面,对城市和其中的许多居民来说,外卖骑手已是不可或缺的存在,骑手能不能平稳地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城市的运转和居民的生活。

表面看,矛盾发生于外卖骑手和安保人员之间——一方要速速送货,一方要维护秩序,谁也不算错,谁也不愿让步。但在两者背后,实则是外卖平台、场所管理方在角力——平台希望以配送速度增强竞争力,物业公司要保障小区、商场环境有序。乍看起来,两方的出发点同样都没错,但又同样似乎无法实现一致。从市场角度看,只顾自身利益、便利的买卖,结局往往是双输乃至多输;从社会角度看,忽视“人”的规定、举措也难以长久延续。

作为外卖平台,算法也许能给出理想状态下最精准的配送路线和时间,但只有将安全、特殊情况这些机器无法感知的因素纳入其中,“快”才能在现实中落地。作为物业公司,“一刀切”当然最容易最简单,可由此引起的消费者与外卖骑手的不便和不满,很可能会带来更麻烦的问题。

神回复

网友@路甲:平台不能既挣钱又不担责,双方矛盾需要三方共同解决。

网友@子非鱼:走进小区每耽误5分钟,就意味着要多闯一两个红灯,安全还是首位的!

网友@辉常每一天:要明确进不进小区是保安说了算还是业主说了算,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网友@陈疯破浪:不让车进就应该自己出来拿,有些小区大的,走路来回都有1公里了,一单超时单单超时,相互理解没这么难。

新视界

畅通“最后一百米”

不是“谁发力”而是“群策群力”

在愈发快节奏的社会里,各行各业都顶着不同的压力,生活似乎不满足于只“抢占”人们的睡眠时间、开始对吃饭时间“下手”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点外卖是节省吃饭时间的“捷径”,看似动动手指的“小事”,背后其实是骑手、物业、客户、外卖平台和商家的“完美配合”。作为最后一个环节的关键纽带,骑手跟物业之间,既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又是“利益冲突的矛盾体”,发生冲突,先别追究“谁的错”,想想是不是大家“没配合好”。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绝大多数外卖员都能理解并遵守场所的配送规定,而安保人员也不像个别事件中那样“霸道”“蛮横”,毕竟每天都打交道,相互体谅绝非难事。对于平台,激增的单量使传统的配送模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借助大数据预测高峰时段和热点区域,优化配送路线、合理调度外卖员,可以有效减少配送时间,提高效率;作为消费者,能理解对于外卖的期待不仅仅是食物本身,还有快速、准时的送达服务。但我们不能忽视,外卖员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穿梭,也面临着复杂的交通环境和安全隐患。多一分理解和包容,等于为他们的安全增加一颗砝码;对于商家,与其发生拥堵后疏通,产生矛盾后化解,不如尽早建立规范的配送通道、设置专用的配送区域,降低配送过程中的风险,同时也有助于维护城市的交通秩序。

总之,畅通外卖配送的“最后一百米”,不仅仅是提升城市服务效率,更要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光靠一方的力量远远不够,群策群力、技术创新、政策引导,多方协作,外卖行业才能更加高效、安全、便捷,为快节奏的生活增添值得细细品味的美好。

  (济南日报 记者:卢宇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