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章水镇赤水村,由翻身、年泥墩、天雷坑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这一带原有赤水乡,村庄故名赤水村

赤水之名,缘于宋徽宗赵佶的御笔题字“丹山赤水”,1992年,赤水乡并入章水镇。

2018年12月,年泥墩自然村87户村民,车姓人家,实现高山移民,拆迁至章水镇樟桂园小区,现在的赤水村,还有翻身和天雷坑两个自然村仍然居于高山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海曙区章水镇走细北线进入四明山,过了年泥墩村庄遗址,就会看到路边的观光平台,赤水村的地标,也是进入四明山的停留打卡站。

观景平台建成于2017年,称为华光台,视野辽阔,可眺望周公宅水库,四明风光旖旎绵延。

山清水秀,风景宜人,与宋皇的题字“丹山赤水”很应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赤水村的村委驻地在翻身自然村,解放前名叫修节岭村,名称来源于守节尽孝的传说

清代乾隆年间,村里有一位名叫“珍珠”的女子,18岁芳华不幸丧夫守寡,一直守节持家,悉心侍奉公婆,守节至老,传为佳话。

乾隆帝赐“清标彤馆”、“节动天听”两块匾额,村庄故名修节岭村。

村内的翻身庵,悬挂着“节动天听”的匾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姓、马姓等村民共居一村,其中徐姓村民最多,从山脚谷地中的杜岙村分迁而来。

解放后,修节岭村改名为“翻身村”,意指翻身做主人,颇具时代特色。

如今村庄已经实现了新村改造,并且从周公宅水库引水至村,成为了宜居的美丽山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继续前行就到了新四军四明山(南部)红色纪念园,因势造型,若长龙,蜿蜒于山巅,与山水相融,也是四明山区的一处显著地标,可在此回望四明山区曾经的战火风云,亦可远眺四明风光旖旎绵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2年6月,中共中央华中局先后派遣谭启龙、何克希等干部到(余姚、慈溪、镇海)三县北部加强领导力量,当年9月,做出了“坚持三北、开辟四明”的重大的决策,10月,谭启龙、何克希率部开辟四明山革命根据地。

四明山由此成为了全国十九个抗日根据地之一,也是南方七大游击战区之一,曾经血雨腥风,烽火连天,留下了众多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把红色资源挖掘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章水镇崔锡华先生应势而为,个人筹资建成了新四军四明山(南部)红色纪念园,2018年4月12日正式开园。

浙东区党委书记谭启龙之子谭大骏、浙东游击纵队司令员何克希之女何竞生、政治部主任张文碧之子张溪、参谋长刘亨云之子刘康宁、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二游击纵队副司令刘发清之女刘建文等革命后代都亲临祝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色纪念园”开园后,成为了宁波市内的一处红色教育基地,各级机关单位、企事业、乡镇街道及各大、中、小学的参观团队,纷至沓来。

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红色纪念园”为四明山区的红色旅游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既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又成了旅行中途停留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了红色纪念园,经过赤水村的天雷坑自然村,细北线公路从村中穿过,将村庄一分为二,地势狭窄,村民也是从杜岙村分迁而来的徐姓人家,颖之在此停留拍照,村民也希望能够实现高山移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继续前行就到了茅镬古树群公园,宁波市内的赏秋胜地,一年一度的高光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