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兴则产业兴,技能强则产业强。近年来,德阳绵竹市持续深化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着力加强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积极为产业工人成长成才、职业发展铺就“宽跑道”,助力产业工人化“工”为“匠”,努力培养造就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赋能绵竹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强人才培养 转化创新成果

白酒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11月4日上午10点,在剑南春集团公司微生物研究所实验室里,该公司副总工程师、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唐清兰正带领团队成员,操作微生物发酵系统,对微生物发酵产物进行研究,为剑南春酿酒工艺的优化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技术人员做理化指标实验。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如果能用科学的手段,找到传统酿酒过程中是哪些功能微生物起主要作用,进行纯培养技术研究,并把这项研究成果应用到规模化生产中,就能实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双提升。但要顺利开展这项工作,加强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是关键。”唐清兰说,近年来,剑南春集团公司微生物研究所持续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加大优秀高校毕业生引进力度,不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激励职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同时,提供多种学习锻炼平台,加快培养复合型人才,不但解决了企业发展的多项技术难题,而且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截至目前,剑南春集团公司微生物研究所已完成科研项目20余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生孢梭菌及其用途》荣获四川省专利奖创新创业奖。该专利技术目前已产业化推广应用于窖泥培养及窖池维护保养,进一步优化了人工窖泥培养技术,培养优质人工窖泥上万方,为公司节约生产成本近600万元,有效缩短窖池老熟周期5年左右,提高产品优质品率3~5%,年新增销售收入上亿元。今年,该所荣获“四川省工人先锋号”称号。

在剑南春集团公司的示范引领下,绵竹市的各大白酒企业围绕“人才兴企”,积极推动技能培训提质增效、技能竞赛提档升级,切实为行业领域技能人才创新创造、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环境,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绵竹市委、市政府结合白酒产业发展实际,专门出台了《绵竹市打造白酒产业人才聚集高地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十条措施,真金白银支持酒企引进和培育一批白酒类专业技术、科研、经营管理等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同时,进一步深化校地校企合作,与中国化工学会、四川大学化工学院、四川省酿酒研究所等5家单位签订合作协议,以人才增量撬动产业增质。2023年,绵竹市新增国家级白酒评委10人,总人数达到25人;新增省级白酒评委30人,总人数达到79人。

搭建创新平台 增强发展动能

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翅膀”

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好的环境。近年来,绵竹市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用于企业创新工作室创建、日常运行以及培训教育,着力打造和培养一批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新型劳动者,让创新工作室成为职工创新的“大舞台”,汇聚起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技术骨干开展相关业务和理论知识学习。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11月5日下午3点,在龙蟒大地农业有限公司王青松创新工作室里,王青松与工作室成员围坐在一起,开展相关业务和理论知识学习。随后,他带领工作室成员深入企业复合肥生产车间,开展实践操作,进一步从生产流程上寻优化,从细微处找效益。

王青松是在龙蟒大地农业有限公司精心培养下成长起来的一名优秀职工。作为一名90后,他参加工作不到10年,通过工艺开发、技改等一线工作的磨炼,已然成为公司青年工艺人才的典型代表。2023年,王青松创新工作室成立。在他的引领下,该工作室以“师带徒”的形式,搭建了一个培育后备人才、推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专业平台,真正形成一人带动一群、一群带动一片的“头雁效应”。目前,王青松创新工作室已完成创新成果8项,成果转化4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专利和成果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有效解决了磷酸盐、磷复肥、锂电材料生产中遇到的瓶颈问题。

近年来,绵竹市建成省、市、县级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18个,国家级、省级、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各1个,获得各类科研成果60余项、专利40余项,产生经济效益过亿元。同时,积极培树先进典型,1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3人荣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13人荣获“德阳市五一劳动奖章”,2人获评“四川工匠”,9人获评“德阳工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技术团队开研讨会。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技能是产业工人的立业之本。近年来,绵竹市着眼产业发展,盯紧人才培育,采取“1+N”的培训形式,量身定制技能培训“菜单”,开办电工、机修钳工、机具修复工、安装施工等多种技能培训班,参训职工达7700余人次。同时,聚焦食品、化工、新材料等支柱产业和重点工程(项目),举办多届“绵竹工匠杯”等技能大赛。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每年举办劳动竞赛,参赛面达到90%以上,参赛职工达10万人次。打造绵竹职业中学酿酒专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建立数控车间、机械加工综合车间、焊工实训室等14个实训场地,开展德阳市首批“职普融通”试点,探索打通优质升学“双通道”,实现产、学、研完美融合, 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周韵、蒋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