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年,一个震撼朝野的刺杀事件让南宋朝廷陷入巨大震荡。位高权重的韩侂胄,原本是南宋的掌权者,甚至主导了对金国的北伐大计。
然而,谁也没想到,他竟在上朝路上被暗杀,鲜血未干的首级迅速送往了金国。这究竟是何人所为?是金国的报复,还是朝内的权谋?背后是否隐藏着更深的政治交易?
一场蓄谋已久的谋杀,为何会选择如此时机和手段?真相扑朔迷离,隐藏在历史迷雾中的真凶到底是谁?
名门之后 初露锋芒
韩侂胄[hán tuō zhòu],字汉臣,1152年出生于洛阳韩家。韩氏家族显赫一时,祖上多位重臣,外戚风光无限。十三岁那年,他已然出仕为官,才不过弱冠之年,便担任了汝州防御使,年纪轻轻便小有名气。
然而天性多疑、善于算计的韩侂胄,并不满足于此。他野心勃勃,一心想在朝堂上大展宏图。1194年,宋孝宗驾崩,儿子赵惇继位,是为宋光宗。
然而父子二人却为立太子之事反目成仇。宋孝宗不喜儿媳李凤娘,拒绝立其子赵扩为太子。愤怒的李凤娘挑拨离间,导致宋光宗精神失常。宋孝宗去世后,宋光宗不肯披麻戴孝,引起群臣不满。
韩侂胄看准时机,联合赵汝愚等人,以宋光宗不孝为名,策动宫廷政变,逼迫宋光宗禅位于侄子赵扩,也就是后来的宋宁宗。
韩侂胄原本想借此大展拳脚,却不想赵汝愚翻脸不认人,只将他升为宜州观察使。野心受挫的韩侂胄对赵汝愚恨之入骨,暗自盘算着东山再起的机会。
笼络人心 权倾朝野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韩侂胄暂时韬光养晦,一面笼络心腹,将亲信安插在各个要津;一面搭上权势滔天的吴皇后,控制了御史台的舆论阵地。
等到时机成熟,他开始联合御史台弹劾赵汝愚。众口铄金,宋宁宗不得不将赵汝愚贬为福州知州,一众党羽也纷纷落马。
势如破竹的韩侂胄并未就此止步。为彻底扫清障碍,他率先发难,严厉打击程朱理学。理学大家如朱熹、周必大等相继被贬,不少朝臣人人自危。
韩侂胄则加官进爵,先后担任开府仪同三司、少傅、少师,被封为平原郡王,权势熏天,无人再敢与之抗衡。
怀璧其罪 矛盾激化
韩侂胄虽然权倾朝野,却也树敌无数。他打压程朱理学,触怒士林;他专擅朝政,引起宋宁宗的不满;他的傲慢嚣张,更是众矢之的。
有人在朝堂之上当面指责他是"吴皇后之甥,生而骄矜;王安石之徒,用而躁狠"。韩侂胄愤怒之下,竟然下令将这位直言不讳的宰相杖杀于市。残暴的行径令人胆寒,反而激化了与士大夫的矛盾。
位高权重如韩侂胄,自然希望建功立业,巩固地位。1204年,他向宋宁宗进言,建议兴师北伐,收复中原故地。此举一出,举国哗然。主战派群情激昂,摩拳擦掌;主和派则暗中龃龉,准备伺机而动。
在北伐的筹备中,韩侂胄起用老师陈自强为左丞相,让心腹苏师旦任枢密院都承旨,还亲自上阵担任统帅。
一时间,朝野上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然而韩侂胄却没有注意到,暗流涌动之下,一场针对他的阴谋正在悄悄酝酿。
北伐失利 众叛亲离
1206年,韩侂胄亲率大军二十万,从宿、寿、唐、蔡州四路伐金,然而事与愿违,战局一开始就对宋军极为不利。
久未经战阵的宋军毫无斗志,武器装备也远不如金军,三路皆是节节败退,甚至被金军反攻倒算,丢失了扬州、泗州、大散关等数十座城池。
败局已定,士气低落,韩侂胄却依然不肯放弃。他一面调集大军死守淮南,一面给四川总帅吴曦写信,要求他发兵助战。
谁知吴曦竟然里通外国,早已暗通款曲,许诺割让蜀地,并自立为王。虽然吴曦最终被部将安丙设计杀死,局势也已无力回天。
北伐彻底失利,举国震动。宋宁宗惊恐不已,连连责问韩侂胄,主和派更是落井下石,要求议和。金国也抓住机会,趁火打劫,要求宋朝割让两淮,增加岁币,还要献上韩侂胄的人头。
走投无路的韩侂胄强行答应下来,试图缓兵之计,也许还能再战。然而他却没想到,朝中那些貌似忠心的幕僚,早已暗通款曲,转而投靠了主和派。一场蓄谋已久的政变,正悄悄展开帷幕。
兵败身死 曲终人散
宋宁宗的皇后杨氏,原本就对韩侂胄深恶痛绝。她的弟弟杨次山与韩侂胄更是死对头。宰相史弥远则是杨氏一党的核心人物。
韩侂胄北伐失利,正中下怀。他们合谋伪造诛杀韩侂胄的圣旨,联合原本忠于韩侂胄的大臣如钱象祖等人,布下了一张大网。
1207年11月3日,韩侂胄像往常一样去上朝。殿前司夏震装作寒暄,将他带到偏僻的玉津园。十几个武士从暗处跳出,不由分说,一拥而上。
韩侂胄连声辩解、苦苦哀求,却支离破碎。匕首落下,鲜血飞溅,就这样,权势熏天的韩侂胄,就这么莫名其妙地丧命于一场预谋的刺杀。
韩侂胄死后,史弥远掌握朝政,立即与金国议和。割地赔款,迫使百姓交出藏银,只为了换取屈辱的和平。原本气势如虹的北伐,就这样以一个仓皇收场告终。
韩侂胄的死,看似解开了北伐失利的死结,实则埋葬了南宋复兴的最后希望。此后南宋一蹶不振,再也没有力量抵御外敌。
半个世纪后,蒙古铁骑南下,金国首当其冲,被击得粉碎。南宋苟延残喘了几十年后,最终也没能逃脱亡国的命运。
韩侂胄是有争议的人物。权倾朝野,却目中无人;主张北伐,却铸成大错。他虽然失败,却也有为国尽忠的一面。
我们不应简单地用忠奸二字来评判历史人物,而应该打开眼界,以更加宽容、理性的目光来审视这段历史。战争从来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而屈辱求和也绝非长久之计。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