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记者见面会,邀请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模范个人的4位代表,讲述新时代山东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生动故事。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代表,东营市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胜利街道锦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刘惠分享了打造“互嵌式”社区的故事。
刘惠介绍,锦华社区是个很有特色的地方,它是石油工人和当地居民融合形成的社区。1964年,全国各地的年轻人来到了东营,参加华北石油大会战,那是锦华人第一次在这里融合。到了2019年,油田的生活区交给了地方政府管理,成立了锦华社区,原本的单位管理模式变成了社区自治服务。
“为了让不同民族的居民更好地相处,让大家都感觉像一家人一样,我和同事们一直在尝试‘互嵌式’的社区治理方式。我们强调邻里之间的责任感,提倡每个人都要参与进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享受社区带来的好处。我们提出了‘党员带四邻,四邻带全民’的方法,在引导各族居民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中,实现了组织、文化、服务、阵地和力量五融合。”刘惠说。
“我认为文化的桥梁能把不同背景的人们更加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因此,我们一直在通过推广‘文润锦华’品牌的方式,不断加强各民族居民间的进一步融合。”刘惠举例,社区鼓励“新疆麦舞团”等31个社区团队举办各种活动67期,把传统文化带到学校去、传到居民心里去。社区通过《锦华之声》社区报纸以及视频账号来分享“红石榴园地”特别栏目,增强居民的紧密感和家人感。
锦华社区常态化开展“红石榴”最美锦华人评选,表彰那些给社区带来正能量的好榜样。开办“红石榴”学堂,开展书法、绘画、舞蹈等“石榴籽提升计划”课堂270余期,通过共同学习和成长,构建共有精神家园。
“我们社区,一半以上的居民都已经超过了60岁,这里面有不少是当年参加过胜利油田建设的老前辈,还有他们的后代。年轻时他们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为国找油,这段历史可以说是多民族团结奋斗的真实写照,现在他们已经年迈,我萌生了要把这些珍贵记忆记录下来的想法。9位老前辈组成了采编项目组,并且吸引了23位在校学生、老师以及油田职工加入。经过一年零七个月的努力,《1964,他们正年轻》石油回忆录,完成60名先进人物、24万字的编撰。”刘惠说,书出版后反响特别好,连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们都让家里人过来拿书,说一定要看看。对他们来说,这本书不仅记载了他们的青春岁月,也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即便现在已经退休多年,但他们仍然希望能够保持并传承那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对于“互嵌式”社区的打造,刘惠有自己的心得。社区采用了“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方式,把促进民族团结作为党建工作的一部分,打牢了基础;设立“书记居民面对面”“项目经理接待日”等活动,直接听到居民心声,了解诉求,解决问题;发挥居民特长,延伸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建设“连心廊”议事亭、“花园里的党课”等开放式活动空间,鼓励居民就近就便参与到社区治理中。
“我们相信,服务就是最好的治理。我们建立了‘幸福到家’为民服务平台,成立了‘老伙伴’互助社,招募社员176名,鼓励低龄助高龄、健康帮体弱,让大家都能发挥各自特长,彼此帮着做些修修补补、结伴帮扶之类的事。我们还吸引企业和商家等幸福合伙人加入平台,开办幸福食堂、健康护理站等。将服务做到居民心坎里的同时促进交往、交流、交融。‘在我们锦华社区生活真的很幸福’是居民的心声,更是我们不变的追求。”刘惠说。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记者 范佳)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