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第34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公布,封面新闻三件作品上榜,其中《夹金山上斗牛 一个藏乡少年的成人礼》获得了新闻摄影类三等奖。作为记者节的礼物,这是对我20多年长期关注的题材的肯定,也是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长期以来对优质新闻内容重视的体现。

1

长期关注凸显时间力量

26年前,还是学生的我第一次走进了被称为“熊猫村”的雅安市硗碛藏族乡,当我按下手中的快门时,没有想过,摄影这个爱好将成为我今后的职业,更没有想到,我和硗碛的缘分会持续那么久,至今仍在绵延。20多年里,我用100多次往返、7万多张影像,定格这里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记录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生态之美,也和这里的乡亲们结下了亲人一般的感情。

20多年前,从成都到硗碛藏族乡,需要换乘3次班车颠簸七八个小时才能到达,遇到暴雨季节,在路上堵上一天也是常有的事。如今,随着国道351线的建成,路上的时间缩短到4个多小时。在2024年底,穿越夹金山的公路隧道也将贯通,将阿坝州和宝兴县两地通行时间减少1个多小时。

从5·12汶川特大地震到灾后重建、从乡村振兴到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不知不觉之间,我用镜头和笔触记录下以硗碛为代表的民族地区的发展变化。

1

用真心换真情 和采访对象成为亲人

《夹金山上斗牛 一个藏乡少年的成人礼》讲述的是藏族少年勒尔甲的故事。

“整组图片色彩浓郁,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镜头组合有序,氛围感强,很有视觉冲击力。”这是中国新闻奖评委为获奖作品写得初评评语。如何用有限的图片来展现跌宕起伏的藏族少年成人礼呢?我通过云雾雨雪烘托气氛,使用长焦镜头压缩空间,展现了牧场上优美的自然风光、多变的天气状况、惊心动魄的“斗牛”场面,凸显勒尔甲挑战困难、克服困难的英勇行为和人生感悟。整个画面自然质朴,构图精巧,浓墨重彩,如一张张电影海报,极具视觉冲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勒尔甲在父亲的协助下尝试按倒牦牛

有句话说,照片拍得不够好,是因为离得不够近。我想这里的“近”除了指物理距离,也同样包含心理层面上的亲近。

勒尔甲是我长期关注的当地村民能卡曼夫妇的儿子。他们恋爱之初,我们就相识了,看着他们相爱、结婚、生子,我很幸运地见证他们人生里的重要时刻。能卡曼夫妇在发展过程中遇到难题和瓶颈,也总会向我征求建议。

勒尔甲出生之后,按照当地传统,能卡曼夫妇让我为勒尔甲取了一个汉族名字,并让他改口叫我干爹。从蹒跚学步到如今长成大小伙子,勒尔甲在生活和学习上遇到困难,总是会想起我。因此当2023年,勒尔甲将迎来16岁生日,需要到高山牧场独立按倒牦牛的时候,无论是工作线索和个人情感,我自然不会缺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牛剪毛都是集体活动,需要家人们齐心协力。

在记录硗碛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教育对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也对当地少数民族同胞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感动。这个成人礼不仅是勒尔甲一个人的故事,同时也属于所有努力追逐梦想的人。我想,当勒尔甲今后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也能像现在制服牦牛一样从容应对。

1

深耕细作才有源源不断的线索

2003年,高中毕业的能卡曼回乡务农。我在采访中发现这个腼腆的小姑娘对我手中的相机很感兴趣,就送给她一部相机,教她摄影。在能卡曼劳作间隙拍摄的影像里,有乡间偶遇的小动物,有云海翻腾的夹金山,有夏夜里满天星空。她带着自己拍摄剪辑的纪录片走进了影展和艺术节,也让硗碛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

学会了摄影的能卡曼对于我的工作也变得更加了解,她也慢慢有了新闻敏感性。2020年,正在丹巴采访的我,忽然接到能卡曼提供的线索,当地放牛大哥在海拔4000多米的山上发现一个疑似川航英雄机组掉落的飞机部件。

为了让我及时赶到现场,能卡曼一家专门开车翻越夹金山到丹巴接我,并带着我和当地村民一起爬到海拔4000多米的牧场上采访。民航空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看到新闻报道后也一并前往,在后来主管部门出具的报告里,这个部件也被当作重要内容呈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云雾中的高山牧场牛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