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FDA建议生产JN.1株单价疫苗

美国FDA上周五已经宣布,建议疫苗制造商为2024-2025流行季生产单价COVID-19疫苗。这种新疫苗将针对该病毒的JN.1毒株,该毒株与目前流行的变体非常匹配,此前臃肿的多价新冠疫苗将退出历史舞台——就像四价流感疫苗向三价流感疫苗过渡那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辉瑞、Moderna、Novavax这三家全球最重量级的新冠疫苗制造商因为新冠疫苗需求减弱导致2023年营收不利,但随着全美20余州新冠疫情的复燃与高涨,辉瑞、莫德纳和Novavax已经及时更新了针对高传染性的JN.1株,并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更新的疫苗。

假如支持新冠疫苗接种的民主党候选人哈里斯在今年大选中胜出,则这些新冠疫苗制造商仍然能够保障年度财报。此外这三家制造商还有余力更新更适配的新疫苗,主要也是既往在新冠疫苗上获得了丰厚回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7月,我国新冠疫苗正式开启自费接种新历史,但与国际形势相比,我国新冠疫苗实施自费无疑有些晚:

疫苗多为不匹配流行株的疫苗,甚至智飞的原始株都以298元/剂来凑热闹,二价、三价或四价疫苗也显得没有必要。

相比流感疫苗的普遍不足百元,疫苗价格也较为昂贵,似乎反向给流感疫苗推广了一波好感。

单价较贵的是康希诺和石药(未在名单),前者需要凑足3人一起接种方可,这听起来仿佛有些难度。

自费清单中的疫苗企业除智飞和康希诺外基本都没有获得市场回报,可能也无法再继续更新新疫苗……

如此一看,榜单虽有8款疫苗参与报价,但实际上公众能选择的并不多。

自费新冠疫苗,最好能赶上今年冬季

新冠疫苗自费,从供需双方来看都是好事——可以让真正有接种需求者和需要接种者去接种;也能让“上车”比较晚但应用新技术研发出含XBB成分的疫苗企业,能在回报后有能力继续开发其他新疫苗的机会。

从新冠疫苗宣布自费开始,多数省份似乎仍在观望。而留给国产新冠疫苗自费销售的可能只有今年冬天,否则新冠疫苗可能将真正成为历史:研发乏力跟不上病毒变异,疫苗价格既匹配不上最新的毒株,也匹配不上病毒致病力,甚至也难以匹配不上严重下滑的消费指数……

虽然目前自费的疫苗并非匹配最新流行株的疫苗,但包含XBB成分或广谱的鼻喷新冠疫苗,对于当前流行株来说仍然具有一定保护作用。然而如果翻过了今年,新冠病毒在接下来的持续变异中可能就追之莫及了。

8月12日,新冠早期名人、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前所长福奇教授在社交软件X上分享了自己最近一次感染新冠的经历:这是他第六次接种加强针、第三次感染新冠病毒。83岁的福奇老先生这次感染后的症状非常轻微,他有一些鼻涕,有点发烧和鼻窦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X上,福奇老爷子被调侃为又在兜售他的口罩论和加强剂次论

福奇老先生的本意是因为自己持续接种了新冠疫苗所以这次虽然感染了,但症状很轻微。但公众的解读视角可能不太一样——6次加强针仍然感染了3次,这次感染症状已经要不了83岁老年人的命了???

事实上,今年以来美国上下关于是否仍要再来一针新冠疫苗的讨论屡屡上新闻。无论结果如何,这都不是一件好事,讨论的越多越容易疫苗疲劳,越容易让犹豫要不要接种者最终不接种。

随着疫苗政治化的发展,如果对疫苗抱有极大敌意的共和党人在美国大选中胜出,则支持民主党的新冠疫苗制造商及其疫苗将面临何等打击,这种打击将波及全球,包括中国。

中国公众目前怎么看待新冠疫苗接种?

持续3年的清零政策在遏制COVID-19 传播的同时,也可能极大地影响了公众对 COVID-19 疫苗接种的看法和行为。

一项全国性、多中心、在线调查报告称,清零政策结束前中国总体犹豫率为15.6%,其中学生23.9%、普通人群21.2%、医务工作者为13.1%、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为10.4%,≥60岁老年人中29.9%拒绝接种。

到了2023年初,中国4个省份的普通人群对疫苗犹豫率为29.7%。在新冠感染康复者中,这一比例高达42.2%。

而8月14日最新发表的一项针对全国的横断面研究,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了2023年上半年时的全国对新冠疫苗的疫苗犹豫情况。

研究最终收集到4966名成年居民的问卷,43.8%的人存在新冠疫苗接种犹豫,高于清零政策期间的20%,也高于那些“开放”比较早的国家——新加坡7.5%、美国19.8%、德国21.9%、波兰35.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不同省份新冠疫苗犹豫情况(清零政策结束后)

此前公众对疫苗的信任度有多高,放开后普遍感染奥密克戎后对疫苗的犹豫程度就有多深。放开前对疫苗预防感染功效的不确认,在放开后“悬着的心终于死了”。

疫苗犹豫情绪高涨,但或仍有一线需求

该项研究可能也有一些启发,即什么人群犹豫情绪更高、犹豫的原因是什么,什么人群愿意接种、愿意接种的愿意是什么。

但由于这项研究开展较早但成文发表晚了1年多时间,所以结果和结论可能还要再打折扣,尤其是对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的考量——2024年下半年人们对风险感知进一步被削弱,意味着对新冠疫苗接种必要性的可能进一步降低。因此,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Q1:什么人对新冠疫苗犹豫情绪高?

已婚者0R=1.36;医护人员OR=1.64(在清零政策终止后,医护人员的犹豫率最高,超过50.0%,对 COVID-19 疫苗的功效和副作用的担忧是医护人员犹豫不决的常见原因)。有慢性疾病者OR=1.42;此前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者OR=1.39;最后一针新冠疫苗间隔超过6个月OR=1.42;不确信自己会否再次感染者OR=1.45。

以上因素都具有可持续性——以前存在的,现在大概率仍然存在且可能加剧。比如有慢性疾病者、不确信自己会否再次感染者,随着1年多时间过去接种需求可能进一步下降。

Q2:哪些人仍然可能愿意接种新冠疫苗?

主要是3类人群:过去3年接种过流感疫苗者OR=0.62、接种过新冠疫苗的受试者OR=0.44、对疫苗更有信心者OR=0.63(OR指疫苗犹豫降低的风险)。

由于无从确认谁对疫苗更有信心谁参与过疫苗试验,似乎仅能在流感疫苗的大树下进行筛选。但新的困难是,新冠和流感疫苗能否同时接种?

Q3:清零政策结束后仍然愿意接受新冠疫苗的原因?

66.9%的参与者认为接种疫苗可以缓解感染症状。由于调整了强制性疫苗接种策略,参与者接种疫苗的需求从清零政策结束前的26.4%下降到清零政策结束后的10.3%。

因此如果病毒的毒力或致病力继续下降,这种缓解症状的诉求可能被削弱。而这种缓解感染症状的诉求,还不清楚会否转移到对预防感染的需求上。

Q4:清零政策结束后不愿意接种新冠疫苗的原因?

41.8%的拒绝者怀疑疫苗在预防感染方面的效果,43%的≥60岁老人担心疫苗的安全性。简言之,前41.8%可能是所有肌肉注射的呼吸道疫苗无法解决的痛点,后43%可能又是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机制的痛点……

参考资料:

Yang M, et al. Hum Vaccin Immunother. 2024 Dec 31;20(1):238893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多板块,静待开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此文仅用于向医学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本文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文中涉及药物、技术、产品等只做表达所需,不具任何治疗建议,具体治疗方式请前往正规医院接受专业检查及治疗。部分图片素材来自网络,非商业用途,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