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规划资源系统先进典型系列报道

在超大城市的疾速脉动中,土地资源稀缺如金,如何用好这一宝贵资源是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答课题。上海市自然资源调查利用研究院“超大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创新团队,在团队负责人王寒梅的带领下,深耕细作,屡破难题,着眼于价值提升,以点土为“金”般的创新突破,为城市土地资源精准配置贡献新模式和新技术。

土地资源在哪里,用得好不好?提升路径是什么,盘活意愿又如何?……面对超大城市空间资源紧约束特征,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这支团队勘破繁杂的技术难题,化繁为简,形成了“精细调查、综合评价、智慧决策”的土地资源高效配置技术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精细调查、综合评价、智慧决策”技术体系

这套技术体系融合了全周期、模型化、智慧化的先进理念,让土地管理决策有了自己的“北斗导航”。它以精细化的土地分类调查为基础,根据《上海市国土分类》,团队深入上海每一寸土地的肌理,进行细致入微的土地分类调查。在底数清晰的基础上,再开展综合性的多维度价值评估,对照发展需求,将复杂的经济数据、生态指标、社会影响与治理成效一一映照,为每块土地量身定制“价值光环”。详实的数据基底和精准的评估成果最终汇集在国土资源辅助决策平台上,辅助国土资源管理者穿越信息迷雾,科学决策。

“存量更新时代,土地要素配置要让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市规划资源局局长张玉鑫说道。这样的底气,来自于上海规划资源管理“多维时空配置、高质量利用、可持续更新”的高质量资源配置策略。凭借“五个计划”时空联动、土地复合与高质量利用和城市更新“四资”贯通等管理模式的创新,团队在长三角示范区、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等重点区域优化资源配置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维时空配置、高质量利用、可持续更新”策略机制

五个计划联动管理,是指采用“规划实施-要素准备-资源保障”的一体化管理思路,从空间、时间和实施三个维度上强化“储供联动、增减联动、增存联动”三对计划关系,从供给源头上破解资源紧约束下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土地资源“从哪里来”“该用到哪里去”的核心问题。

“高质量利用”和“可持续更新”破解的核心难题是“该怎样用”。比如,在长三角示范区存量土地盘活项目上,团队构建了三地统一的话语体系和技术标准,创新示范区存量空间资源规划配置的新方式、新机制和新路径,并构建了贯穿项目规划、建设、运营全周期的存量土地盘活方案实施评估和优化完善机制。又如,在城市更新“三师联创”试点工作中,团队开展静安区石门二路-01更新单元的现状综合评价、成本收入分析、综合目标评估、价值实现策略等方面的工作,聚焦资源统筹、资金平衡与资产增值,积极探索“四资贯通”机制路径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三角示范区存量土地盘活方案

新时代的新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交出新答卷,高质量的城市发展亟需高质量的资源配置技术方法。2023年5月,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亲临宝山区吴淞创新城,开展“上海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研究”课题调研,明确振兴上海老工业基地、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的战略要求。团队迅速响应,大胆破题,对吴淞创新城开展全面“体检”,摸清区域土地利用“两高两低”的空间特征,研究提出了产业用地综合绩效评估技术方法,并在吴淞创新城开展先行先试,为全市首个跨行政区重点规划“大吴淞地区专项规划”的编制实施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撑。目前,团队已全面完成了全市728平方公里产业空间的评估识别,还参与了大虹桥、大东方、大吴泾等重点区域评估研究,成为政府决策与企业发展的重要智力支持。

2024年10月,超大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创新团队的创新实践进一步获得了肯定,成功入选了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科技创新团队。未来该团队将进一步擦亮资源配置的技术“金手指”,用创新赋能新时代的规划资源管理,书写超大城市转型升级的新篇章!(来源:人事处)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