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2年2月至今,俄乌战争已经打了超过900多天,眼看奔着1000天去了。
如果说最开始人们还觉得这是一场速战速决式的胜利,那么现在已经没有什么人相信这一点了。
几乎所有人都被迫承认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俄乌战争根本不可能在短期结束。
而那些挑起乌克兰的欧洲国家更是认清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俄乌战争打到现在,受损最严重的竟然是欧洲自己。
害人害己的欧洲
相信所有人都还记得一件事情,那就是俄乌战争爆发后欧洲不光要在舆论上声讨俄罗斯,更要通过制裁的方式打击俄罗斯。
欧洲国家和美国联手对俄罗斯展开制裁,短时间内就吃了上万项制裁,上到俄罗斯矿产,下到俄罗斯树木,俄罗斯医学成就也不被认可,歌剧、文化也被排斥,甚至连俄罗斯的猫都被排挤了。
知道的说这是制裁俄罗斯,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要把俄罗斯开除地球籍呢。
然而,这有什么用呢?欧洲日也制裁,夜也制裁,能制裁死俄罗斯吗?答案是不能,俄罗斯不仅没死,而且是活蹦乱跳的。
在发现制裁没什么大用之后,欧洲其实就打起了退堂鼓。早在2022年7月时,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波兰等国在对乌克兰的援助上就一度降至了0。
因为他们实在看不出继续援助乌克兰有什么必要了,只不过后面是在美国的压力,以及乌克兰赢得了在哈尔科夫方向的反击后,才鼓舞信心恢复了对乌克兰的援助。
然而,当苏洛维金将军接手指挥,对乌克兰的发起猛烈的空袭时,欧洲立刻发现乌克兰成了一个大麻烦。
乌克兰的工业设施、通讯中心、能源设施纷纷遭到打击,2022年的冬天对于乌克兰是一个难熬的冬天,而对于欧洲一样是难熬的。
因为欧洲必须加大对乌克兰的援助力度,否则乌克兰很难在冬季站稳脚跟。不仅要在武器装备上援助乌克兰,欧洲还要在能源设施上对乌克兰予以援助,这加大了欧洲的经济负担。
这种情况持续到了23年,欧洲棋盘在这一年看到俄罗斯的崩溃,但结果是俄罗斯不仅没崩溃,反倒是乌克兰先一步崩溃了。
巴赫穆特战役的失败标志着乌军机动兵力的溃灭,而乌克兰的夏季大反攻失败则标志着俄乌战场上的主动权归属于了俄罗斯,以及大批北约明星武器的光环落地。
至于2024年,这对于乌克兰和欧洲都可以说是灾难的一年,乌克兰现在连守住自己的战线都困难重重,突入俄罗斯的库尔斯克也无助于扭转乌军现在的颓势,而这也等于说欧洲过去对乌克兰的所有投资都打了水漂。
现在的欧洲是陷入到了混乱的边缘,经济颓势、政治混乱,其传统的势力范围和优势都被一场俄乌战争毁了个干干净净,甚至于他们在俄罗斯的生意也全面退出了。
可以说,欧洲在俄乌战争里没有捞到任何好处,甚至还赔上了一大笔,成了俄乌战争里除乌克兰外的最大输家。
欧洲付出的代价
欧洲国家始终没有弄清楚两个问题,那就是冷战后的欧洲为什么能崛起?以及俄罗斯为什么能屹立不倒?
事实上,欧洲在冷战后能够崛起的很大因素,是因为他们能够获得来自俄罗斯的廉价能源。
欧洲国家大多资源贫乏,尤其是西欧国家最是如此,如果想要让西欧的工业能够运转起来,他们需要大笔的能源才行,而这就需要来自于俄罗斯的廉价能源了。
俄罗斯一个资源出口型国家,其工业在欧洲不存在竞争力,外贸主要依靠能源产业和各项矿产出口,而欧洲是俄罗斯能源和矿产的主要购买者。
说白了,这是一个欧洲和俄罗斯的完美互补,前者有发达的工业但缺乏资源,商品不能转化为资金和资源也是白扯。
而俄罗斯是空有一堆矿产,其工业却傻大黑粗,高端品生产不出来,轻工业更是几乎没有,急需来自欧洲的商品满足国内需求。
于是两者的一个正向循环立刻就出现了。俄罗斯向欧洲出口廉价的能源和矿产,欧洲则出口商品给俄罗斯,在双方各取所需的前提下,两者都能够得到一个长足的发展。
但这个局面并不是美国所希望看到的,因为欧洲的崛起就意味着欧洲一体化进程将加速,甚至于俄罗斯都会并入欧洲框架内。
如果这个事情发生了,那美国也不用考虑搞什么北约了,因为欧洲一旦完成一体化,第一个要被赶出去的就是美国和北约。
故此,美国是不会容忍这件事发生的,他们肯定要搞些事情打断欧洲的发展。当年美国可以靠伊拉克战争打断欧洲的发展,如今一样可以靠乌克兰打断欧洲和俄罗斯的合作。
讽刺的是,那些自诩富有“政治智慧”的欧洲国家并没有看出美国的险恶用心,哪怕是西欧这群自诩“老欧洲”的家伙也是没看出来的。
个顶个就知道唯美国马首是瞻,最后生生断了自己的发展。捎带脚还幻想俄罗斯会因为欧洲和美国的制裁而崩溃,自己能跟在美国身后捞一口汤喝。
这就谈不上任何的政治智慧,只能算是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临最后还得来一句“谢谢啊”。
而至于为什么俄罗斯会屹立不倒?道理很简单,俄罗斯的工业或许傻大黑粗,但俄罗斯终究是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
和平时期这些傻大黑粗的“毛式工业”或许是生产不出最优秀的产品,但在战时却可以基本满足国内需求。
何况,俄罗斯可以离开欧洲的商品,忍受欧洲的企业离开俄罗斯市场,但欧洲能忍受没有俄罗斯的能源和矿产,以及就此失去俄罗斯的生产原材料吗?
答案是否定的,工业是一个欲壑难填的饕餮,每天都要吃下无数的能源、矿产和生产原料,而没有了来自俄罗斯的一切,欧洲不能说立毙当场,起码也是奄奄一息。
以德国为例,仅仅是在2022年2月到2023年2月这一年时间里,德国因为能源问题损失了大约1000亿欧元,相当于德国生产总值的2.5%。
如果这一情况持续到2030年,德国就业研究员估计德国将为此损失大约2600亿欧元,这还是保守估计。
何况,能源问题已经让德国引以为傲的工业变得支离破碎,德国汽车巨头大众就被迫关闭在德国本土的三家工厂,并因此裁员数万人。
德国化工业巨头巴斯夫也声称要在中国开设更多的工厂,原因则是因为能源问题,其在中国的投资目前超过100亿美元。
要知道,德国可是欧洲工业的领头羊,如果德国尚且是如此,那欧洲其他国家又是如何的“地狱景象”呢?能源价格飙升,经济上通货膨胀,欧洲的未来已经被断绝了,这就是欧洲所付出的代价。
明智的中国
相较于欧洲的愚蠢,中国在俄乌战争爆发之初的中立就显得明智无比。虽然在很多人眼里,中国和俄罗斯已经是天然的盟友,尤其是在反对美国霸权这一大前提下,因此中国有必要对俄罗斯提供一切必要的援助。
但事实是中国并没有采取这一态度,相反在俄乌战争爆发之初就宣布中立,并呼吁俄乌双方回到谈判桌上,以外交手段解决纷争。
这在当时的很多人眼里是难以理解的,但事实证明中国保持中立是有好处的。
在国际政治上中国维持了自己的客观性、正义性和中立性,而在经济上中国不仅可以继续和欧洲、美国做生意,也迅速抢占了欧洲退出后留下的俄罗斯市场。
目前中国和欧洲的贸易规模达6000亿美元,中国和美国的贸易规模达8000亿美元,合计为1.4万亿美元。而中国和俄罗斯的贸易规模,仅2024年前九个月就高达1803亿美元。
保持中立的中国可以两头吃,一方面中国用大批商品占领俄罗斯的市场,并以此获得俄罗斯的廉价能源,形成了一个完美的贸易循环。
而另一方面中国还可以和欧洲、美国保持贸易往来,时不时还能用贸易敲打敲打欧美。虽然看着像是有点墙头草的感觉,但事实就是中国赚了个盆满钵满,而且两边都不敢对中国怎么样。
俄罗斯非常满足于现状,因为中国的中立态度远胜于中国直接站在俄罗斯这一边,毕竟俄罗斯需要的就是中国帮他们稳住经济,而不是中国为提供大批的军援。
而对欧美来说中国肯保持重力就已经算是上帝保佑了,不然欧美想怎么样?一个工业克苏鲁直接下场,日子还要不要过了?
中国自然对此更是满意,上万亿的美元揣进包里,那肯定是满意极了,而这就是中国保持中立态度的明智性了。
结语
乌克兰或许是压垮美国世界霸权的一个关键点,但这场战争距离中国太远了,中国完全没有必要加入进去。
而为了支持某一方就损害自己的利益,这不能叫做政治智慧,而只能被称之为愚蠢。
愚蠢的典型就是欧洲,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干了一箩筐,最后发现自己成了最大苦主。而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国家,中国明智的保持了中立,也让中国成了最大的赢家。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