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差回来,看到办公桌上林垚老师这本新书的签样,顿时心潮澎湃,欣喜又充满忐忑,真的好些年没有感受到这样看到新书异常激动的心情了。一方面,这是我做的第一本原创作品,林老师能信任我这个经验不够丰富的编辑,把这么出色的书稿托付给我,真的是非常感激;另一方面,能做这样的书确实是我的夙愿,大概也是所有做人文出版的从业者最理想、最能感受到职业自豪感的事了。毫不夸张地说,林垚老师这样的文字是我们当下社会中最需要的。固然,在这个碎片化、注意力分散的时代,能够读这样高密度的长文是有门槛,也是很奢侈的事,但同时我也认为,越是这样的时代,我们越需要培养自己的专注力和沉思力,不仅是为了在当下更好地生存,也是为了看清我们身处其中的时代走向,培养出能催生出改变的能力。从这里来说,读《空谈》这本厚书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好的训练,不仅是智识意义上,更是在某种道德意义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得第一次和林垚老师见面,是好些年前一个夏天。当时C讲坛组织了一场“政治正确”为主题的讲座(文本见本书《“政治正确”与言论自由》),我对这个内容很感兴趣,就报名参加了,对于主讲人其实了解并不太多。讲座场地本来是在海淀,不知出了什么变故改到了东四十条,主办方一个个打电话给报名者通知,颇费了一番周折。赶到东四十条会场时候我吃了一惊,居然黑压压全是人,而且绝大部分都是年轻的学生,显然是从海淀那边高校跨过半个京城来参加的。举目望去,好像没看到类似于主讲人之类的人,就发现前排侧边有个穿T恤的大男生,不好判断是工作人员或者迟到没找到位子蹭到前排的听众。但仔细瞧瞧,似乎又长得有点像三土老师网上照片的模样,就犹犹豫豫上去打个招呼,结果还真就是>_< 林老师给我第一印象,其实学生气还挺重,可能是一直在校园的缘故,很干净,而且一点也没有学者架子,感觉几乎就是同龄的同学跟你说话一样,让我挺意外的。

因为开场时间差不多了,来不及多聊两句,他就上去开讲了。我坐在下面打算舒舒服服听。没想到接下来两个多小时,居然是一场狂风骤雨的知识轰炸,完全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彻底被震惊到了!三土老师语速非常快,而且还是脱稿讲,这么高密度、高信息量,围绕着主题从各个你想到还有没想到的角度切入,一层层抽丝剥茧又一丝不乱,本来觉得这里已经说得差不多了,没想到还可以这么展开!怎么能是这样!?居然是这样!真的是知识和逻辑性的彻底碾压。尤其让我觉得很厉害的一点是,他讲得可以让你听得懂,不是学院派的那种术语的堆砌,尽管理论高度一点也不差,但能让普通人也听明白——当然也需要你在脑细胞全开、集中全副精力的状态下去听,才勉强接住了这些内容。反正一场听下来真的是把我轰炸得外焦内嫩,五体投地,心服口服。我清楚记得那时我在脑海里不断对自己说,我今天看到了一个天才!说起来,天才这个词生活中也用得有点滥,每个人身边多少也遇到过几个格外聪明、让你自叹不如的人。但其实是不一样的。真正的天才是和聪明人或者说才子是有质的不同,那种碾压感是让你连比较都不会想去比,只是这样赏心悦目、心服口服地欣赏TA的存在,仿佛是老天送给全社会的礼物。(虽然这么夸自己的作者有点不好意思,而且其实林老师也不喜欢这个称呼,但事实就是如此!)我的职业热情当场就被熊熊点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来以后我把网上能找到的三土老师的所有文章都找出来看了一遍,更加坚定了我的想法。其实在政治哲学的圈子里,三土老师早就很有名了,只是我是圈外人并不知道而已。北大飞曾有过一个评论,说:“具体一篇文章的好坏,该用何种标准衡量,并没有定论。但我看来,对于说理评论文章,最高水平无疑是:一篇文章横扫一个话题的辩论——也就是说,这一篇文章扔出去,思想市面上涉及这一话题的絮叨几乎全都可以终止了。这样的文章凤毛麟角,可遇而不可求……但翻翻三土的博客,会发现这类横扫话题的文章比比皆是,信手拈来。”可以说是完全说中我读完这些文章的感觉了。特别是近几年,许多社会热点发酵后又转瞬即逝,加上随着纸媒、博客长文的衰退,更多的观点交锋只会以更碎片化的形式展开,而且多半都是还来不及深入就已经被下一个热点覆盖,而下一次又是同样的问题逻辑重复出现……这也让我想起丸山真男在《日本的思想》中曾经提到日本言论界的问题:“思想没能在对抗和积累的基础上历史性地形成构造……大多数的论争往往没有就某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整理,也没有明确归结出遗留的问题就不了了之。过了很久以后,因某种契机又对实质相同的题目展开论争,这时也并不是从前次论争所到达的结果出发,而是每回都一切从零开始讨论。”这一问题在此岸的大众舆论场中显然同样存在。反过来读《空谈》中那些围绕一个问题绵密而犀利地展开说理论证的文章,也显得格外珍贵。

除此之外,我非常喜欢他文章的一点,是在学识和缜密漂亮的逻辑之外,从文字中透露出的那种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这当然是知识分子应该有的基本素质,然而在这个时代却似乎格外稀缺。在许多问题上,我只是有些朴素的道德判断,而他却能以更雄辩、更有说服力的语言说清这样的判断背后的逻辑,帮我理清思路,真心受教良多。所以这大概是我非常想做他的书的最重要的原因——我希望这样的文字能被更多的人读到,这正是我们的时代所需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磨下三土老师同意出书,花了比我预料更长的时间,我自己也经历了工作变迁,从上一家公司到了现在的出版社,一直心心念念。三土老师有个播客叫“催稿拉黑”,我一边很想催他快点整理整理稿子出成书,一边又很担心催得太紧真被拉黑就惨了>_< 纠结之中到了2021年的春天,三土老师忽然跟我说,他要举家迁到上海来工作,我真是喜出望外。9月开学后,因为疫情关系没法进上纽大的校园,约了在外面的咖啡馆见面。我又絮絮叨叨进行了一番说服,依然见效甚微。不过,既然来了上海,自然各种旁敲侧击的机会更多,大概是终于被我磨得不耐烦了,又过了一年多时间后的某一天,三土老师突然在线上跟我说,把之前的稿子理了一些觉得还比较合适的,看看行不行。我当然是敲锣打鼓欢迎还来不及!当然也还是忐忑,毕竟我的专业学识不够,要是没做好糟蹋了这么好的内容就太不好意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审稿过程却出乎意料地顺利,主要是三土老师的稿子真的非常干净漂亮,几乎是可以立刻拿来出版的水准,我基本上做的只是一些边角料的处理工作就可以。当然,各种校对标准之类来回打磨的事也是难免的。但总体还算比较顺利,基本上是按照计划时间表把这本书做出来了。在这里要郑重感谢做版式设计的美编同事、出版科同事,以及虽然总是拖稿但最后还总是能给出惊喜的封面设计师。接下来,就要交给市场和读者检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要说遗憾,也还是有很多。最大的遗憾还是我催稿不力,导致书中几篇重要的文章还是未完的形态,比如非常精彩的《“我也是”:作为集体行动的公共舆论运动》实际上只是上篇,下篇经我几年催促依然没有结果,《霍金悖论》也是如此,另外还有一两篇在初稿阶段收入、其实也非常棒的“上篇”最后干脆被拿下(想到都要哭了……)。在此我要表达一下对高校考核评审制度的严重不满,严重占用了我们很多优秀的作者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这简直是对文化出版事业的犯罪!另外,也希望广大读者朋友积极帮忙,如果你看了这本书喜欢里面的文章,还请勇敢地发出你的声音一起催稿,相信三土老师没法把大家一起拉黑^_^

话说回来,阅读一本书其实也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旅程。《空谈》的内容密度非常高,从这个意义来说并不是一本好读的书,尤其是在当下这个大家的注意力被短视频和大量碎片化信息分散的时代,更是一种挑战。因此,我也向每一位愿意迎接这一挑战的读者表示敬意,相信大家读完,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三土老师曾说,之所以取“空谈”这个名字,是因为书里讲的这些道理,在现实面前似乎并不能改变什么。但是读的人多了,聊的人多了,也许“空谈”也就可以变得不“空”了。我也赞同这一点。我喜欢的日本作家加藤周一曾经说过,有的人“因为自己无能为力,所以不想知道”,而有的人“就算自己无能为力,也要知道”,“我没有理由证明前者的想法是错的,我只是感到自己属于后者”。我相信,愿意翻开这本书的你,一定也和我们一样属于后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还是祝大家阅读愉快。希望你能喜欢这本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