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中国新文化运动开始,美国对德宣战正式加入一战,十月革命胜利了,而在中国湖南长沙,有两个青年也在这一年踏上了身无分文的游学之路,
他们就是青年毛泽东和后来改名萧子升的萧瑜。
二人在游学途中遇到了一座寺庙,这座寺庙就是湖南著名的昭山寺,在昭山寺中,寺庙的主持和尚对毛泽东和萧子升做下了两个预言,此后20年,便一直成为了毛主席的心事,究竟是什么呢?
何方少年游
1917年,毛泽东尚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萧子升已经毕业,正在楚怡中学里教书,
毛泽东觉得自己少年失学,
仅凭在学校上几节课是没有办法充分掌握社会学识的,就和萧子升相约趁着暑假游学。
萧子升欣然应允,和毛泽东搭伴从长沙开始游历了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县。萧子升是毛泽东同班
好友萧三
的哥哥,毛泽东经常从萧三这里借书看,后来1913年毛泽东考进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次年第四师范与第一师范合并,毛泽东便和萧子升结识。
俗话说英雄相惜,萧子升的文章和毛泽东的文章经常并列被两人的老师杨昌济选出展览,一来二去双方都对彼此的文风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使他们的交往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两人迅速从相识变成了共学识道的朋友。
除了上课之外,毛泽东和萧子升可谓是形影不离,利用课余的时间,两个年轻人总是聚在一起讨论学校、课程、老师,茶余饭后则一起在湘江畔散步,交流学习心得和理想志趣。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人都把彼此当做了知心好友。
当时中国积贫积弱,军阀混战,列强环伺。所以他们也经常一起担忧中国的未来。两人相识的时候正是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时候,他们经常在第一师范后的妙高峰上彻夜畅谈,并一起规划出了一个共同信奉的坚定理想。
这次交游便是两个人为了理想的一次实践,毛泽东和萧子升身上分文未带,连过湘江都是吃的白食,先上船之后才告诉船工自己没钱,不过好在船工听说他们是出来游学的学子,才免了二人的船费。
两个人就这样往旅途的第一站宁乡进发。在去宁乡的路上,一天夜里,在野外醒来的毛泽东突然发现萧子升旁边正盘踞着一条毒蛇,小心翼翼的叫醒萧子升后,两个人费了好大功夫才从毒蛇的攻击范围里退出来,经此一遭,两人决定无论多晚都不在野外露宿了。
但是这荒郊野岭的,去哪呢?就在这个时候,山上传来了钟声。
两个人一拍即合,不如就去山上寺庙里投宿吧!
古刹夜谈道
毛泽东和萧子升在野外听到的钟声,正是
昭山寺
传来的。昭山寺始于唐代,一直是湖南有名的寺庙,本来也在毛萧的交游计划之内,这次因缘巧合之下直接碰到了,不得不说是意外之喜。
但是等到他们沿着山路循着钟声拾级而上到达寺庙的时候,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夜已经有些深了,寺里的和尚一开始还不愿意他们两个人借宿,但是见是两个青年学生,这里又荒郊野岭,和尚们又于心不忍,最终还是同意了毛泽东和萧子升的请求。
和尚们给萧子升和毛泽东安排了一间客房,这个时候毛泽东突然提出想见一见昭山寺的住持,和尚们说方丈现在正在打坐,毛泽东就表示可以等方丈打坐完毕之后再去拜访。
谁知道方丈打坐完了之后,见到毛泽东和萧子升二人的时候,竟然直接说出来了二人的名字,还分别认出来了两个人,这让毛主席和萧子升感到十分惊讶和疑惑,
方丈说道久仰大名而已,再者毛泽东三字占三格,萧瑜二字占两格,很好认的。
方丈的这番解释不仅没有打消两位投宿者的疑惑,反而让他们的不解越来越深了。方丈摆了摆手,表示不再谈论这个话题,就一转话锋开始询问二人一路上的见闻,谈到一半时,方丈却又突然对萧子升说:
“施主要不要就在此地遁入佛门?”
萧子升这下绷不住了,问道:“方丈何出此言?”萧子升自己的志向是和毛泽东一起救国纾难,怎么可能会选择遁入佛门呢?但是从刚才开始这个方丈就在故弄玄虚,以至于毛泽东和他已经从不解困惑变得有些不耐烦了。
而方丈在此刻做出了自己第一个预言:
“萧施主莫怪,且当成老衲戏言:若萧施主不肯在此地遁入空门或出世而去,只怕此后难归故土。”
这种话相信无论谁听了都不会开心,但是在一旁的毛泽东也来了兴致,他也想看看这个老和尚到底在弄什么名堂。毕竟此时他们还是青年人。
毛泽东就问道:“方丈,哪你看我将来会怎么样呢?”
方丈没有直接回答毛泽东的问题,反而反问起来,毛泽东对佛教怎么看?此时的毛泽东还没有考虑到很深的层面,自己也还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
所以稍作思考后回答他觉得宗教将来是可以和中国共存的,几千年里,尊佛崇佛,都是封建统治者们的手笔,现在是民主的世界了,所以将来佛教和其他宗教,都会正常的在中国里共存。
方丈点了点头,回答道:“希望毛施主将来不要忘了这段话。”
随后方丈就以夜深为由,将两人送客了。
这个方丈做出的两个预言就是萧子升之后会离开中国,以及佛教在中国的未来。现在这段历史的真实性现在无从考证,但是从历史事实来看,毛主席和萧子升确实在1917年到过两个寺庙,其中一个就是昭山寺。
根据现存能查阅到的资料和当事人的回忆,
萧子升曾经写过一本《我和毛泽东的一段曲折经历》,毛主席也在《西行漫记》里对斯诺回忆过这段旅程,毛萧二人在昭山寺里大概是没有见过方丈的,他们二人在客房外的一座小亭里畅谈了半夜,第二天就到了宁乡。
在小亭里聊到西方发达的工业文明时,毛泽东说:
“西方物质文明极为兴盛,但却因此被衣、食、住三者所拘,仅仅是满足物质欲望罢了。如果人生仅此而已,那人生也无太大的价值,我们应该想一个最简单的方法解决经济问题,而后应该追求理想的世界主义。”过了一会,他又说:“人的精神力和体力结合在一起,没有什么事是办不成的,所以我觉得,只要能想个法子把人们的精神凝聚在一起,就可以克服任何困难,实现理想的世界主义。”
这个时候的毛泽东,还不知道什么是共产主义和马克思。
不过我们不妨接着野史演绎的这个情节,来介绍一下萧子升后来和毛主席的故事。
分道扬镳
毛泽东和萧子升结束了1917年的巡游之后,1918年在长沙建立了新民学会,
会员大多数都是在长沙教书或者临近毕业的莘莘学子,主要成员有三个,正是
毛泽东、萧子升、蔡和森“湘江三杰”。
彼时湖南正处在
军阀张敬尧
的统治之下,新民学会的处境十分艰难,调任北京大学的杨昌济为新民学会带来了蔡元培正在发起的留法勤工俭学活动,这一消息令新民学会的成员们欣喜万分,萧子升和蔡和森当即北上入京,经过
杨昌济
的引荐加入了勤工俭学的队伍。而毛泽东则选择留在了国内,在北京大学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
当时法国也正处在一个思潮变动的时期,共产主义和国际修正主义的残余正在激烈交锋,这就导致了留法学子们也经历了一个不一样的思想变化,
蔡和森在法国完全转变成了一个共产主义者,而萧子升却接受了国际修正主义的影响,力主中国走改良主义道路。
在法国,蔡和森和萧子升经常写信回国给毛泽东,让毛泽东知晓他们在法国的争论,此时三人之间的友谊还依然深厚,毛泽东也经常回信给法国,参与他们的讨论。1920年下半年,
留在国内的毛泽东从湖南自治运动的失败里汲取了教训,放弃了对中国改良主义的最后一丝幻想,拥抱了马克思主义。
这一转变他也告知了远在法国的蔡和森、萧子升二人,后来1921年3月萧子升回国,在文化书社跟毛泽东就改造中国的方法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根据当时在场的新民学会会员陈启民回忆,两方都在讨论里动了肝火,毛泽东对萧子升说:
“去穿你的长袍马褂吧!”
二人从此分道扬镳。
萧子升后来先后从政于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党政府,1932年受到“故宫盗宝案”的牵连退出国内政坛,跑到了乌拉圭参与建立中国国际图书馆,此后一生都没有再回到过中国。不过后来发现,萧子升在“故宫盗宝案”里根本就没有瓜葛,是萧子升的政敌污蔑了萧子升。
1999年《光明日报》专门发文报道:“解放后人民政府对上述盗宝案(指故宫盗宝案)做了甄别,并已确认对萧子升来说是一场冤案”,不过可惜的是1976年的时候,萧子升已经在乌拉圭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旅程。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萧子升在杨开慧被捕之后曾经多方斡旋,冒死营救,但无奈反动派势力太大,最后依旧无能为力,萧子升也因为这件事情上了国民党的监视名单。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