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上午,“济南泉·城文化景观”申遗成果展暨中外对话交流活动在济南启动。国内外世界遗产保护领域专家学者、国内外申遗成功遗产地管理机构代表齐聚泉城,围绕“全球视角下的古城遗产价值与保护”主题,探讨国内外遗产保护的先进经验,助推济南泉水走向世界。
“‘北京中轴线’和‘济南泉·城文化景观’最大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是城市里的遗产,所以需要解决的是遗产和城的关系,当然也必须不能脱离与‘人’的关系。”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规划所所长、北京中轴线规划团队负责人叶楠认为,人是城非常重要的生活载体,同时也是遗产价值传承的载体。如果人的日常生活能够与遗产价值紧密衔接,是保证遗产价值不断传承的重要因素。事实上,在听过活动上对“济南泉·城文化景观”的主旨演讲后,叶楠发现,济南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状态”。叶楠建议,济南在后续的申遗工作中可以重点挖掘“人与泉”背后的价值。
对于“济南泉·城文化景观”申遗面临的挑战,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高级规划师、(ICOMOS-IFLA)文化景观科学委员会专家委员邹怡情认为,“济南泉·城文化景观”是在一个城市里面,而济南是山东省的省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区级的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因此济南城市建设发展的压力一定是巨大的。在她看来,如何平衡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是目前济南在申遗工作亟待解决的难点。“对于高速发展且经济活力的城市来说,如何满足城市和市民发展的情况下,怎样解决必要性、现代化的设施,如交通、城市环境,是需要进一步去提出协调解决方案的一个工作。”邹怡情说。
泉水文化是济南的核心和灵魂。“保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对提升济南的文化内涵品位以及申遗工作有着重大意义。如何“保”?中国水利文协副主席兼水文化研究专委会会长,研究员靳怀堾认为,应当采取一个综合性的措施。首先要做好“压采”工作,保持地下水的水位,不能超采。其次要“补源”,统筹本地水、黄河水、长江水,通过优化配置,充分地利用水库和河道的渗漏带进行生态补水,滋润泉水。最后要做好“节水”,节水型社会建设任重而道远。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研究员沈阳认为,济南为申遗做了许多努力,把遗产要素的保护和历史街区的整治等内容纳入了具体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他看来,济南的“泉”“城”以及“城市居民生活”,三者密不可分。如何在申遗的过程中,让这三者关系得到更突出地展示和保护,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工作。沈阳举例,在谈到“泉”与“城”的关系时,如何能体现这种密切、不可分割的关系?通过什么方式展示?在城市和泉的关系上,他认为还有“大文章”可写。(爱济南 记者:宋嘉祎 视频:李想)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