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上午,“共和国脊梁——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广东巡展活动在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正式启动,初心·华南理工大学校史馆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同步揭牌,期间还举办了科学家精神宣讲报告会。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协指导,广东省科协、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主办,广东科技报社、华南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科协、华南理工大学档案馆(校史馆)承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吴硕贤,广东省科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刘建军,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助理兼科研院常务副院长、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党委书记林艺文,华南理工大学档案馆(校史馆)馆长张淑娟等领导嘉宾共同为巡展启动剪彩并参观展览。主办、承办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华南理工大学师生代表等共100多人参加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感受科技工作者矢志报国

服务人民的高尚情怀

“共和国脊梁——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由“党对科技界的领导”“高攀精神火炬 矢志接力奋斗”“开放合作 走向复兴”三部分组成,精选了“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首批研究成果,展出190多位科学家的采集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党对科技界的领导”部分

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时间线依次展开,回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协会成立、《科学十四条》颁布、“863计划”“973计划”实施、“科技三会”召开、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设立等重要事件,展示党对科技界的坚强领导。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牢牢把握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大势,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创新发展新路,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高攀精神火炬 矢志接力奋斗”部分

展示了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其中有“威尔逊总统号”上的归国科学家、一批研制“两弹一星”选择隐姓埋名的科学家,还有为端牢“中国饭碗”奔走疾呼的遗传育种专家戴松恩,誓让稻米颗粒归仓的中国水稻收获机之父蒋亦元,让对虾“游”上百姓餐桌的海洋生物学家刘瑞玉,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四位总设计师赵仁恺、彭士禄、黄纬禄、黄旭华,等等。他们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铸就了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主要内涵的科学家精神。

“开放合作 走向复兴”部分

主要展示了我国科学家不懈探索科技外交新路,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积极参与国际科技社团和科技组织事务,主动融入世界科技创新网络,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的重要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巡展生动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广大科技工作者矢志报国、服务人民的高尚情怀,彰显科技工作者牢记嘱托、勇攀高峰,在建设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取得的辉煌科技成就和铸就的伟大精神品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示华工人工程报国

科教强国的初心

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是展示、宣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个历史时期中,为科技进步、民生改善、国家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个人和团队先进事迹,具备教育功能的示范性场所。初心·华南理工大学校史馆成功入选2023年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校史馆以“初心”为主题,通过“实业救国”“工程报国”“产业兴国”“科教强国”“筑梦一流”五大篇章,采用裸眼3D魔方、270°沉浸式五折屏等高科技展示照片1000余张、实物展品90余件、影像资料10余段,深度挖掘华工辉煌历史、优秀科教师资力量与华工科学家、校友创业故事,讲述了学校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向同行、科技报国所留下的一个个刻骨铭心的奋斗足迹,激励着人们在新征程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其中,“实业救国”板块生动地展示了科学家为救国而付出的努力,突出了学校重要的办学源头之一——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对学校办学的意义,对社会的影响力。而在“工程报国”板块,校史馆把新中国成立后一批海外学成归来的科学家、学术大师回国参与华南工学院的组建及发展工作,特别是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之后,工学院取得的一系列华园第一的资料展出,让人们得以了解科学家背后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馆还融入现代化技术进行内容呈现,数字冰屏技术将建筑幕墙秒变传媒大屏、曲幕长卷及数字沙盘技术演绎烽火播迁的办学故事、创新性裸眼3D互动魔方全面演绎时代故事,展现科学家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辉煌篇章。此外还设置了线上看展渠道,化虚拟为现实,化被动为生动,化观看为互动,沉浸式体验科学家背后的历程。基于三维建模、元宇宙实时交互引擎等数字技术,对线下校史馆场景进行生动复刻,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随时探索科学家故事,聆听科学家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阐述“听觉关怀”背后的

科研历程与进展

“人类透过语言和音乐交流情感和传递信息,比起以文字交流来得更早。”启动仪式后,吴硕贤院士作了题为“重视听觉关怀,改善人居声环境”的科学家精神宣讲报告,强调声音与听觉在人类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作用。他表示,耳朵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在人类发明文字之前,听觉担负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硕贤认为,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视觉信息相比,听觉信息具有许多优越性,“例如听的行为可在暗环境下进行,而且声波穿透力强且可绕射,故不易被遮挡。正如古语所说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隔墙有耳’,由此可见听觉信息的强穿透性。”他表示,听觉信息的优越性在当今社会也愈发显现,随着科技的进步,可听化和可视化成为信息技术革命发展的双翼,这也为声学研究提供了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硕贤说,我国噪声扰民投诉占全部环境污染投诉的首位,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听觉关怀亟待提高。人居声环境与群众健康和工作效率密切相关,安静的人居环境也将有助于创新型国家的建立。国际社会已将噪声控制水平作为评判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控制或消除噪声,降低其对人们的危害,是广大环境保护工作者及相关部门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他提出,可以运用计算机预测软件绘制出噪声级分布状况图,通过环境规划设计来减少环境噪声;在城乡生态建设方面,应做好各类观演和体育建筑的声学设计和噪声控制,同时也必须做好住宅建筑的空气声隔声和撞击声隔声设计。

他还阐述了团队近年来在建筑环境声学领域所开展的研究工作及相关研究进展,包括声场三维计算机仿真、缩尺模型实验、可听化技术以及基于三维视听一体化的声场仿真技术等。

广东科技报社融媒体中心出品

文字|李婉欣

图片 | 李婉欣 赵 熙

视频 | 赵 熙 黄彩霞

编辑|李婉欣

审核 | 莫文艺 冯海波 刘肖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