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建研院

中国建研院是全国首批获得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土木水利专业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建筑技术科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并建有土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博士生导师54人,硕士生导师100余人。

一、拟招生专业目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为准。

2.085900土木水利招生专业研究方向“05 A土木工程”和“06 B土木工程”含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土木工程与工程软件等相关研究方向;“07 A人工环境工程”和“08 B人工环境工程”含建筑室内环境营造、绿色低碳以及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等相关研究方向。

3.“考核科目”内容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综合考核实施办法》。

4.招生导师介绍前往“中国建研院官网(www.cabr.com.cn)-人力资源-研究生教育-师资队伍-博导介绍”处查看。

指导教师:冷发光

冷发光,研究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建研建材有限公司和建研建硕(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混凝土中心学术带头人。冷发光研究员长期从事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耐久性技术及标准化研究工作,兼任全国混凝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全国水泥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技术指导组办公室主任兼材料及生产专业组组长、CCPA混凝土工程质量及标准化分会执行理事长;主编国家标准《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2024、《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16、《混凝土力学和物理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19、《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等国家和行业标准30余部;主持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预拌混凝土收缩开裂测试方法及评价标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海砂在建设工程应用的关键技术及产品开发”、科技部科研院所技术开发专项基金项目“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关键技术研究”、科技部社会公益项目“混凝土耐久性试验及评价标准化研究”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30余项;主持“安徽神山灰岩矿机制砂配制混凝土试验与研究”等重大技术咨询项目数十余项;发表论文和著作等100余篇(册)。2020年,由冷发光研究员牵头的“利用海洋骨料制备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工程应用技术”通过科技成果鉴定,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未净化海砂超高性能混凝土制备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冷发光研究员的带领下,高性能混凝土研究中心坚持“面向工程、面向企业、面向世界和面向政府”的理念,长期致力于混凝土及其衍生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咨询,形成了“标准-科研-技术咨询-学协会-检测-产品”六位一体的业务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技术与平台优势,负责编制混凝土和建材领域相关国家、行业标准近百部,为我国建筑、核电、风电、铁路、公路和桥梁等数十余项重大工程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

二、报考条件

(一)报考全日制学术型(081400土木工程)和全日制专业型(085900土木水利)的考生,需满足以下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院规定的体检标准,心理健康。

3.已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研究生学历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需提供相关证明,详见附件1)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历、学位;国(境)外院校取得硕士学位者,须在入学前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认证材料。

4.报考全日制学术型(081400土木工程)的考生,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创新精神、科研能力和学术发展潜力;报考全日制专业型(085900土木水利)的考生,应具有较好的工程技术基础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备成为工程技术领域领军人才的潜质。

5.具有代表性的科研或实践成果,如学术论文、专利、获奖、其他原创性科研成果或工程实践成果的陈述和证明。

6.有至少2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推荐书,其中1份原则上为硕士阶段指导教师的推荐书(该导师如为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亦可)(模板详见附件2)。

7.符合招生专业和招生导师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报考非全日制专业型(085900土木水利)的考生,需满足以下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院规定的体检标准,心理健康。

3.已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研究生学历人员。国(境)外院校取得硕士学位者,须在入学前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认证材料。

4.仅招收定向考生,考生报考前须经所在用人单位同意,并提供“报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非全日制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单位推荐意见表”(模板详见附件3)。

5.在企业(科研院所)工作的科研技术或工程技术人员,具有较好的工程技术基础、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或重大工程管理能力,具备成为工程技术领域领军人才的潜质。考生须在所在工程技术领域取得过突出成果,主持或者作为骨干参与过重要工程项目,或正在承担所在技术领域的重大研究或工程项目。

6.有至少2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推荐书,其中1份原则上为硕士阶段指导教师的推荐书(该导师如为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亦可)(模板详见附件2)。

7.符合招生专业和招生导师规定的其他条件。

三、招考方式

2025年博士生招生采取“申请-考核”的方式。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须填写并提交《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25年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申请表》(详见附件4)。

四、报名方式

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博士网报系统”(https://yz.chsi.com.cn/bsbm/),按要求提交报名材料。

报名的具体时间和要求另行通知,详见:我院官网(www.cabr.com.cn)-人力资源-研究生教育-招生信息。

五、考核与录取

1.资格审核。对申请者的报名资格和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确定并公布资格审核通过考生名单。

2.考核。招生导师所在单位按要求组织考核,时间预计为2025年3-4月,以实际通知为准。考核科目有专业英语、基础考核、综合考核,具体考核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专业基础考核、专业面试、科研能力或工程实践能力考核、专业英语能力测试等,考核采取笔试、实验、面试或撰写研究报告等方式进行。详见考核前公布的博士研究生招生综合考核实施办法。

考生在参加考核时,还需出示相关证件及材料进行复核,具体如下:

(1)身份证原件;

(2)本科毕业证、学位证原件;

(3)硕士毕业证、学位证原件(应届生带学生证原件)或《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4)本科和硕士学习阶段成绩单原件(复印件需加盖教务部门公章);

(5)四、六级成绩单原件或托福、雅思成绩单原件;

(6)学术论文(SCI/EI文章的检索证明);

(7)其他科研材料、获奖证书、专利证书等原件。

3.录取。在招生计划内,根据考生的材料审核结果、考核结果、导师考核意见,结合考生的科研情况和工作业绩,以及身心健康状况等方面,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4.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必须为全脱产学习,并将人事档案转入我院,否则取消录取资格。

5.“0859土木水利”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仅招收定向考生,未提供定向就业单位推荐意见表的考生,取消考试、录取资格。考生若与所在用人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纠纷而造成不能考核、录取、学习等后果,责任由考生自负。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录取后不转人事档案、户口、组织关系及工资关系等,毕业后仍在原单位工作,在学期间不参加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定,不安排住宿。

六、学习年限

博士生的基本修业年限(学制)为4年。

七、学费、奖助与就业政策

(一)学费

我院依据教育部和北京市相关规定收取学费,学费收取标准见收费公示。

(二)奖助及就业政策

我院面向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收入者除外)设置奖助学金,覆盖率100%,为学生安心学业、潜心科研提供良好的条件保障,入学后还可享受助研津贴、定期体检等各项福利。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毕业就业双向选择,优秀者可留院工作;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毕业继续回原用人单位工作。

八、联系方式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网址:www.cabr.com.cn(人力资源-研究生教育);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30号;

电话:010-64517741,64517611;

邮箱:cabr1707@163.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