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25日,朝韩双方的局部冲突演变为了全面战争;7月美国参战;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朝鲜战争最终演变为了一场局部性的战争。双方在经过一年的激烈大战后,于1951年7月10日进行了第一次停战谈判。但因为双方的诉求相差过大,谈判以失败告终。之后又经过多次艰苦谈判,始终未能达成一致,谈判也陷入了僵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3年,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进入了战略对峙状态。同时由于朝鲜的人口和经济急剧下降,已无力支持战争,急需停战休养生息。不仅朝鲜有此需求,3年的战争也让美国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战果不可能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美国也需要及时止损。苏联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也呼吁谈判。4月26日,双方再次重启了谈判。

美国作为二战强国,参加过多次谈判,经验非常丰富。但我军方的将领大都不善言辞,为了防止我志愿军代表在谈判桌上处于劣势,时任志愿军代理司令员的邓华将军向中央申请派遣外交专家协助志愿军谈判。国内最著名的外交专家自然是周总理无疑,但此次谈判必定耗时良久,周总理身为国家核心领导人,工作非常繁忙,根本无暇前往朝鲜。因此,周总理点将中央军委总情报部李克农部长和外交顾问乔冠华率队前往朝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所以选择这两个人,是周总理深思熟虑后的结果。众所周知,军统局长戴笠被称为“特工之王”,殊不知我军也有自己的“特工之王”,正是李克农同志。李克农不单是著名的情报专家,对于谈判也很有技巧。有李克农坐镇,我军的谈判筹码增加了很多。而乔冠华在抗日期间就开始从事外交工作,还参加过联合国安理会,外交经验十分丰富。

李克农最初收到这项任务时是不太想去的,因为他身体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必须静养。是周总理得知后进行了劝说,为了国家利益李克农才同意的。当时按照中央的部署,军方代表作为一线,直接与美韩代表在谈判桌上对决;乔冠华作为智囊团,属于二线,主要按照中央的指示为前方谈判出谋划策,负责具体的细节;李克农则是三线,在幕后掌控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相关记载,为了停战,短短2年期间,双方总共召开了大会58次,小会700多次。由于当时我国的综合国力低下,经济落后,美方代表非常傲慢,我方的每一次对决都非常艰难。朝鲜谈判不仅是实力的碰撞,更是心理素质的对峙,甚至创造了世界谈判史上沉默对峙最久的纪录。当时美国提出的条件非常无礼,完全不在我方的接受范围内,双方代表不约而同地的选择了沉默。在李克农的带领下,我方代表始终一言不发,最终取得了这场心理的胜利。

再次谈判时,美国代表刚刚落座,在李克农的授意下,我方代表就宣布结束,整个过程仅持续了25秒。在李克农的运筹帷幄下,我方代表逐步获得了谈判的主动权。最终经过几轮的唇枪舌战,朝、中、美三方于7月27日在板门饭店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这场持续了3年之久的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克农本身是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在1955年被授予了上将军衔,而乔冠华则一直从事文职工作,二人的性格行为处事完全不同,导致二人有合作的经历,但还是存在分歧。李克农身为一名老革命,虽然并不赞同乔冠华的一些做法,但都选择了包容。但乔冠华不同,年轻气盛的他是大家公认的才子,在大家的恭维声中,他迷失了自我。

由于向中央汇报的文件上的签名是李克农,让乔冠华非常不满。乔冠华认为自己不但全程参与了谈判,还不断出谋划策,文件上没有自己的签名,明显是李克农“窃取”了他的功劳。因此,乔冠华对李克农的意见越来越大。就在谈判代表团回国后,周总理举行了宴会为他们接风洗尘。宴会上,因为酒精的作用,乔冠华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憋屈,不但当着众人的面摔了2个酒杯,还抱怨自己的功劳都被“老爷子”抢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李克农没有参加宴会,但周总理却在现场。听到乔冠华的抱怨后,一向和蔼的周总理罕见的发了火,怒斥乔冠华不知自己几斤几两,要求他回去写检讨,并当面向李克农同志道歉。乔冠华酒醒之后终于意识到自己说了多么错误的话,立刻就向李克农同志道歉。一向大度的李克农不仅接受了道歉,还谆谆教导乔冠华要改掉身上的坏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