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获取项目最新动态

2024

11/07

一个长江涓流行动

[涓流行动故事]

涓流行动发起涓流系列故事,

深入挖掘青年伙伴的环保实践真知。

——欢迎大家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项目起源:

守护家乡的那片“秘密基地”

与你在夏末约定 将来的梦想

远大的希望 别忘记

十年后的八月

我相信我们还能再相遇

共创最美好的回忆……

相识 是在那么不经意的瞬间

我在回家途中的十字路口

听见你的一声”一起回家吧“

啊 风和时间一起飘过

很高兴 很愉快 曾到处冒险

就在我们的秘密基地中

——《secret base ~你给我的东西~》

“项目中最令我难忘的瞬间之一,是我看到游客们扫描二维码,通过我们自主开发的AR技术更加直观地了解亚洲象的生存环境与家乡的生态环境。”李中琦,电子信息专业的大三学生,也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象”遇彩云之南(以下简称“象遇”)团队的负责人,回忆起他和团队环保实践中的难忘瞬间。

作为云南本地人,李中琦和团队成员大多从小与大自然相伴,对家乡的青山绿水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有着深厚的感情。然而,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他们儿时充满神奇生物的“秘密基地”正在发生剧变,野生动物和珍稀植物逐渐消失,这让他们意识到保护家乡生态的紧迫性。

象遇团队成立于2020年,正值中国提出“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象遇团队的成员大多是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他们萌生了一个念头:除了推动亚洲象的保护,是否还能将乡村振兴纳入他们的目标?

在这种背景下,团队决定通过技术创新和公益行动,推动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为家乡做出实际贡献。由此,象遇团队开始了他们的探索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象遇团队合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技术创新助力亚洲象保护与乡村振兴

李中琦说,作为学生团队,由于时间精力不允许,他们无法直接参与乡村经济的创立与发展,因此必须找到自己的优势。

他们决定利用互联网和电子信息专业知识,选择通过科普宣传和电子商务的方式推动亚洲象保护和乡村振兴。团队开发了微信小程序,为公众提供一个了解亚洲象及其生存状况、生态保护、民族文化、乡村振兴的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象遇团队开发第二代亚洲象保护科普小程序7大功能区

象遇团队的亮点之一是技术创新。他们结合自己的专业所长利用AR技术和微信小程序,为公众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生态保护科普体验。尤其是在亚洲象的保护方面,团队通过这种技术实现了科普信息的可视化,使得原本枯燥的环保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他们与当地博物馆和景区合作开发推广该小程序,甚至参与现场导览,游客通过手机可以看到虚拟的“活的”亚洲象出现在他们面前,也能够通过小程序里不同的功能板块获取更多相关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亚洲象科普AR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程序推广

不仅如此,象遇团队还开发了互动小游戏,使游客在娱乐的过程中获取环境保护的知识,这种形式特别受小朋友的欢迎。这种科普的形式让游客的旅行体验不仅限于观光,也关注到生态保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象遇团队围绕生态保护科普,推出7期科普小游戏

然而,技术并非无所不能。当项目需要长期维持和更新时,成本和维护成了一个大问题。李中琦提到:“这让我们意识到,技术虽然是工具,但它必须有相应的资源支持才能持续发挥作用。”

团队的另一项工作集中在乡村振兴上,选择的实践地是在团队成员的家乡,这里的一些农户因疫情面临农产品滞销,尤其是在偏远地区,交通和物流的限制加剧了这一问题。为了帮助这些农户,团队设计了“小象商城”模块,将农户的农产品通过小程序展示给更广泛的受众。李中琦解释道:“我们希望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帮助农户解决销路问题,让他们能够在疫情期间继续将产品销售出去。” 然而,由于运营的复杂性,以及技术和资金的局限性,这个模块并没有得到顺利推进。

经过一番实践,以及与指导老师的沟通,象遇团队决定还是把项目重心和自身定位放在亚洲象的保护上。未来,李中琦计划与支教团队合作,通过环境教育和科普,进一步推动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种形式的输入和输出

&社会实践的反思

除了科普这种形式,象遇团队还会以主题宣讲、参与志愿者活动(如小象饲养员、雨林修复)等不同形式回应他们的行动目标。相比前任负责人韩灏然更注重技术方向,李中琦则更倾向于形式的多样化。他说:“灏然学长偏向技术层面,想通过小程序和小游戏等新颖的东西来吸引人。而我更多地注重形式的多样,比如我们前年做了环保桌游的文创产品,去年也有其他形式的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团队成员参加小象饲养员的活动

至于输入——象遇团队的科普信息来源,他们曾前往云南森林消防总队收集第一手的亚洲象迁徙信息,如大象北迁的具体路径和状态。此外,团队还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野象谷工作人员和饲养员直接交流,获取了宝贵的现场资料。同时,团队也通过查阅科普网站等公开资源,补充和完善他们的调研资料。

在多次实践过程中,象遇团队意识到,社会实践不应停留在表面的参观和收集数据层面,而应该深入挖掘实际问题,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案,“社会实践最重要的是输出,这里具体指的是社会效益”。李中琦坦言:“我们曾经去到一些景区,走了一圈,拍了些照片,收集了一些基础信息,但回头来看,这样的调研其实很空洞,几乎没有产生任何实际的影响。

“走马观花”式的调研问题并非象遇团队独有,许多社会实践团队在初期时容易陷入类似的困境。为了避免这种问题,李中琦和团队逐渐认识到,只有带着问题意识去调研,才能确保收集到的信息有实际意义。他们开始更注重调研后的反思,并力求将每次实践的成果用于推动具体的环保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团队抵达大理、昭通等地进行实地调研,收集整理7份特色产品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云南生态多样性变化的观察和反思

象遇团队在项目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保护亚洲象并不仅仅是针对某一种物种的行动,它背后代表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多样性

从小在云南长大的李中琦,对野生动物有着深厚的兴趣。他对云南近年来的环境变化有着深刻的感触,”这种变化体现在野生动植物的逐渐消失上,尤其是在农村的山地,原本能看到一些“神奇的野生动物,甚至是长得很奇特、叫不出名字的物种”,但如今这些生物却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几乎消失殆尽。

李中琦对家乡云南生态变化有一些观察与反思。他谈到,虽然近年来云南的绿化越来越好,水质越来越清,但生态多样性却在不断减少,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情况下,许多原本常见的野生动物和植物逐渐消失。

他解释了这种变化的原因,指出随着山上农户的集中迁移和工业化的推进,大片的土地被开发,导致了生态多样性的下降。虽然政府大力推动绿化,但大部分是人工林,无法替代原有的自然生态。

他在项目调研过程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些问题,“通过调研后,我清楚地认识到少了哪些东西,生态多样性正在逐渐消失”。他观察到野生动物的数量在逐渐减少,这让他和团队成员自然而然就关注到环保,想通过自己的力量去做出一些事情,也希望有更多人能关注到这些问题,加入行动的队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团队经验分享:

明确定位和优势,利用好外部资源

李中琦在分享团队经验时强调了两点。

首先,要明确团队的定位和优势并将其最大化发挥。他提到:“很多团队都是想做就去做,但没有发挥出自己的长处,这样就做不出来。”他认为,只有在清楚团队的长处后,才能有效推动项目进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入围COP15官方活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青年创客挑战赛,总浏览量超11万

其次,他提到要善于利用外部资源:“多多申请社会上的项目和比赛,参加这些行动可以帮助团队成长进步。”

说到申请涓流计划的原因,李中琦提到,涓流计划让他感受到“很多志向相同的人,他们都是致力于保护当地的一些物种,比如说江豚团队,他们保护本地的物种江豚,我们也是。”其次,涓流计划的专业老师给了团队很大的帮助,“老师是确实非常专业的,帮助我们对目标进行重新定位,聚焦于亚洲象保护,避免我钻牛角尖。” 第三,涓流计划帮助团队解决了资金上的难题,尤其是在租用云服务器和小程序维护方面,减轻了团队的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象遇团队参加涓流行动的优秀代表团队分享会

在团队管理上,李中琦也分享了自己的一些实际操作经验。他的理念和风格是“来者不拒”,只要有热情,就会被接纳进团队。而随着团队规模的扩大,管理上的挑战也逐渐显现。为了让团队高效运作,李中琦决定进行分组管理:“我把所有人按组分开,比如文创组、程序组、实地组等,再细分到每个人的具体任务。这样每个人的工作都很清晰,虽然任务少,但集中力量完成后,效果非常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承的挑战:换届是一场“大换血”

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对象遇团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尤其是如何进行顺利的换届与传承。李中琦意识到,团队的技术和外部关系在换届时容易丢失,这也是许多社团常见的问题。韩灏然学长与当地的一些农户、企业和社区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这些人脉资源为项目带来了很多实际的支持。

但随着学长的毕业,李中琦发现,延续这些关系并不容易。同时,技术的传承也遭遇了问题。由于云服务器到期,团队开发的小程序和AR技术数据被清除,导致他们不得不重新搭建。李中琦深感遗憾,但也认为这是团队进一步发展和转型的契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D动画建模

在谈到项目的未来时,李中琦表示:“传承不仅仅是技术和关系的延续,更重要的是理念的传递。”他对接下来的换届“大换血”感到责任重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起守护心中的“秘密基地”!

从童年时对云南神奇物种的好奇,到与亚洲象的重逢,再到如今让更多人通过技术创新和生态教育遇见亚洲象,象遇团队的旅程始终与他们心中的“秘密基地”紧密相连。那些小时候甚至叫不出名字的生灵,和那片充满回忆的大自然,似乎从未远离过他们的生命。这段旅程,不仅仅是为了保护亚洲象,更是为了守护他们心中那片曾经陪伴成长的土地。

当然,这条路并非一帆风顺。象遇团队在推进项目的过程中,踩过不少坑,但正是在这些实践中的摸索与反思中,李中琦和团队收获了远超预期的成长与启发。从最初接手项目时的青涩,到如今带领一个拥有200多名成员的团队,李中琦在象遇项目中经历了全方位的成长。他不仅学会了如何分配任务、管理团队,还在每一次实践中提升了自己的沟通与组织能力。

项目对李中琦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它增强了他与家乡的联系。李中琦特别提到:“我们本来就在滇池旁边成长起来的,第一次去做滇池的水质检测,肯定是意义非凡。”这种亲身参与家乡环保项目的经历,更加深化了他对家乡的了解、感情和文化认同。前面提到的团队遇到的各种挑战和团队经验,也会继续被带到涓流行动的平台与更多人分享和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中琦在野象谷

未来,他们将带着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收获继续前行,浇灌出属于他们的灿烂繁花。

你呢?你曾经的那片“秘密基地”还在吗?让我们一起去守护心中的“秘密基地”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涓流行动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年轻人的环保公益行动,正似那涓涓细流,细微但坚韧,终会汇成大江大海。

出于为环保公益行业提供持续动能、助力不同阶段人才成长的考量,2022年在华泰证券和南方基金的支持下,华泰公益基金会与合一绿色基金会携手发起“涓流行动——一个长江大学生环保活动资助计划”,为大学生提供小额资助支持和配套的专家指导,引导大学生科学、理性地开展环保行动,贡献于环境保护,又有效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一个长江”项目

“一个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公益项目由华泰证券于2018年设立,以长江流域为重点区域,致力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乡村生态振兴,通过支持环保公益领域青年人才发展,开展公民科学行动为环保事业注入长期动力,并以ESG为纽带,促进生态保护界与资本市场对话合作,引导资本向善。

2022年华泰证券与华泰公益基金会合作设立“一个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基金。该项目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BD COP15)非政府组织论坛“全球特别推荐案例”,以及中国证券业协会《2020年证券行业文化建设年报》实践案例。

联合发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联合资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