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有这么一张五十年代功勋英模老照片,是1959年参加国庆十周年庆典前所拍摄。
照片因为年代久远,基本上已经模糊不清,能够辨认出来的也就只有几个人。
前排从左起:红军团长顾贵山、刘胡兰母亲李文秀、董存瑞父亲董全忠、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宋学义。后排左起:孟县英模段寿山、无脚拖拉机能手李来采等。
有些人的名字,我们听过,有些人的名字我们没听过,唯独顾贵山的经历比较奇特。
按照常理而言,
如果能够在红军时期就担任团长,那他的革命资历应当算是很老了,如果他能够继续留在军中服役,按照红军不下校的习惯,顾贵山至少是有军衔的,但奇怪的是,1959年这张照片,顾贵山身上并没有穿军装。
事实上据
罗绍义将军回忆,他曾赴河南林县,专门为顾贵山送过河南省军区司令员的任命,但顾贵山却以能力不济、身体不适为由给拒绝了。
那么顾贵山生平到底经历过什么样的事情,在他的身上又隐藏着怎样的谜团呢?
红一团团长顾贵山
1954年下半年,中央举行纪念红军长征二十周年纪念,毛主席看着出席活动的名单,指示有关工作人员:
“红一团团长顾贵山一定要参加活动。”
顾贵山是一名老红军战士,要找他自然是很容易的,如果建国后他还在军中工作,那么一定会有消息。
可兜兜转转了几天,工作人员还是没查找到顾贵山的下落,毛主席不放心,亲自打电话给中央军委,得到的回复是:
“顾贵山同志已经被安排到了平原省商业厅工作。”(建国初划分的平原省,省会在新乡,1952年撤销)
原来是转业了,毛主席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毛主席再次拿起电话,直接打到了河南省委(平原省行政区划大部分划归了河南,少部分花给了山东)红色专线询问顾贵山的下落。
河南省委立即查找顾贵山的下落,并将得到的消息反馈给了毛主席:
“顾贵山同志已经辞职让贤,领了3000斤小米,带着妻子回她老家林县务农种地去了。”
毛主席听到这样的情况后,立即指示河南省委,一定要找到顾贵山的下落。请他到北京参加红军长征20周年纪念。
毛主席为何要这样执着于找顾贵山,也是源于当年的情分。
1908年,顾贵山出生于安徽六安一个农民家庭。
那时正值中国最黑暗的年代,顾贵山的父亲是一个油漆工,家庭条件的局限使得顾贵山幼年时很难接受良好的教育,但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顾贵山在家乡参加了革命。
安徽六安早于1925年就建立了早期的党组织,那时中共党员在六安积极引导工人运动、农民运动,为即将到来的北伐战争做准备。六安的党组织因为力量因为薄弱,遭到了军阀的破坏,党员也大多都奔走外地。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整编,大肆屠杀共产党员与革命群众。
在这样艰难的关头,顾贵山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继续跟随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
1928年3月,顾贵山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1929年8月参加红军。
追随红军南征北战,顾贵山也逐渐升任红四军36团班长、排长、连长。
1935年,红军部队再一次整编,顾贵山被编入红十五军之中,出任团长。
长年累月的战场作战,使得顾贵山复过多次重伤,从1935年任红军团长开始,一直到后来解放战争时期,顾贵山参加过400多次战斗,还有一枚弹片深深的嵌在他的身体里取不出,造成了二等一级伤残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顾贵山被分到了八路军115师,并于1937年9月参加了平型关战役。
正是在这次战斗中,顾贵山受到难以挽回的伤势。
日军在战场上使用毒气弹,导致了顾贵山双眼受伤,一度失明,抬下火线后,医生拼尽全力,这才保住了他的眼睛。
也因为这次伤势,导致顾贵山后来基本告别了一线战场,出院后,顾贵山被分配到八路军115师卫生所担任所长。
1947年,随着部队整编,顾贵山被调到了太行山,担任新一旅的合作社经理。
随着到了次年9月,顾贵山的身体状况,已基本不能支持前线的工作,经由党组织安排,回到了大后方任职。
一直到新中国建立以后,顾贵山曾短暂出任过地方农业部、商业厅等职务。
到1954年毛主席寻找他下落时,顾贵山已经选择转业回家,做了一个全职农民。
要是按照罗绍义将军的回忆,
顾贵山在1955年9月是有可能获得军衔和职务的,毕竟就连顾贵山当年的勤务兵也都获得了军衔,但顾贵山始终推辞,不肯出山。而他的理由也非常简单,能力不济、身体不适。
寻找顾贵山
1954年,毛主席指示河南省委,一定要找到顾贵山,让他回北京参加红军长征二十周年纪念。
河南省委立即安排人员到林县查访,结果到了林县以后,
县委县政府根本就没有听说过顾贵山这个人,林县接到省委指示后,立即展开了在全县寻找顾贵山,但始终没有任何消息。就连人工打听也没能发现顾贵山的行踪。
林县县委毫无办法,只能据实向河南省委反应,这下河南省委也有些着急,如果不能按时找到顾贵山,耽误了顾贵山去北京参加红军长征20周年纪念,那么后果熟难预料。河南省委只能再指示林县县委,一定要找到顾贵山的下落。
这是有人出主意,
可以利用县广播站的有线广播,在各个公社发动老百姓查找,这么一干,果然有线索。
合涧公社一个社员听了广播后送来了一个消息,说他们那里有个老红军,曾给团长喂过马,那名老红军很熟悉马的各种症状,简直可以说是妙手回春,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县里要找的红军团长。
林县县委书记杨贵立即带人直奔合涧公社,找到了那名老红军。
杨贵耐心地问道:
“您老是不是红军红一团团长顾贵山啊。”
那名老红军咧嘴一笑:
“我不是红军团长,我是给红军团长养马的。”
“老同志,您可要说实话啊。”杨贵一听也着急了,将此行目的说了出来:
“毛主席亲自叫我们一定要找到顾贵山团长,您知道他吗?您能告诉我们他在哪儿吗?”
老红军一听说出了“毛主席”三个字,立刻眼眶发红:
“毛主席,您还没有忘记我呀,我就是顾贵山。”
到此真相大白,顾贵山倒不是故意说谎,而是他不愿意因为自己的事情麻烦组织上,但一听是毛主席找他,也不再隐瞒身份。
县里领导紧紧地握住顾贵山的手,仿佛生怕老人跑掉似的。
得知顾贵山要上北京,林县县委赶紧为他定制了一身黄色毛呢的国防装,结果坐火车一路上北京,老人穿的还是旧衣服,别人问他为什么不穿,顾贵山咧嘴一笑:
“现在穿上,害怕弄脏了。等到了中南海门口,我再穿上也不迟。”
中南海丰泽园,毛主席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到门口迎接顾贵山,慌得顾贵山赶紧上前,两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小顾,你给我捉迷藏,让我三找顾贵山,找得好苦呀!”
毛主席话音才刚落,顾贵山就泪流满面:
“主席,我顾贵山是日日夜夜都想念着您呀!感谢主席还没有忘记我,没有忘记我们红一团呀!”
两人的思绪不由得回到了从前,毛主席也十分感怀: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你们红一团金沙江畔救下藏族大吐司桑格的独生女珠玛,坚决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用生命感动了大吐司。挫败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为红军北上打开了胜利的行军路线。“
毛主席坐在沙发上,点燃一支香烟,深吸了一口娓娓道来:
“红军长征路上第一座大雪山一一大金山,这是连鸟儿都飞不过去的山,你们红一团硬是用生命为红军长征大部队趟出了一条通往胜利的生命之路,功不可没。我毛泽东不会忘记你们红一团为中国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
回忆起当年长征时的艰辛,顾贵山也不由得泪如雨下,那时候红军牺牲得太惨烈,尤其是作为前卫的红一团,顾贵山对毛主席说:
“我代表红1团在红军长征路上牺牲的战友们,感谢毛主席还记着他们,感谢党和军队还想着他们。”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呐。”
毛主席若有所思地说道。
两人寒暄了一阵,毛主席问顾贵山:
“当年你为什么要解甲归田啊?”
顾贵山很认真地对毛主席做了解释:
“我文化水平低,打仗还凑合,解放后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自己的能力和文化水平跟不上了,把位置让给有文化、有水平、有能力的同志们比较合适。”
“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伟大胸怀啊。”
找到顾贵山后,毛主席时常惦念他。
1959年国庆节是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毛主席特别指示,要活动筹备组从当年最早参加红军的人中,挑选一些杰出代表,到北京参加活动。
当名单递上来后,毛主席审阅后,没看到顾贵山的名字,立即向周围人询问:
“顾贵山怎么样了?”
周围的工作人员都面面相觑,不知道毛主席说的是谁,毛主席沉默了一阵,怅然若失道:
“顾贵山是一个好同志,他一定要出席这次典礼,我们绝不能忘记我们是从群众中来的。”
1959年,在毛主席指示下,顾贵山再一次来到北京,出席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庆祝,并同英雄家属以及劳模共同拍摄了一张照片。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上世纪60年代,林县开掘红旗渠,事关全县几万人的吃水用水,顾贵山也充分利用自己的号召力,为工程提供了不少的帮助。
那时顾贵山已经年近六旬,身体情况也不是很好,听说了红旗渠工程开工的事情,立即找到了县委书记杨贵:
“我这把年纪了,没给林县人民做过什么,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请不要客气!”
红旗渠开工之初,缺少工具,凭借农民手中的锄头是没有办法挖开石头的,顾贵山听说后,立即奔赴北京,利用老战友的关系,找到了时任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的唐天际,两人见面后,还顾不上寒暄,顾贵山就说明了自己的来意,想要借一批炸药,开山掘渠。
唐天际立即向顾贵山表示:
“放心吧!老团长,炸药的事我来想办法。”
没过多久,唐天际便将筹措的100吨炸药送了过去,用完之后,唐天际又送去了100吨,前后共200吨炸药,为红旗渠开凿奠定了基础。
顾贵山又听闻,李德生在浙江金化,又跑去浙江寻求帮助,得知林县红旗渠工程缺少工具,李德生命人将朝鲜战场上发掘坑道的钢钎、镐头运送到了工地,极大的缓解了工地面临的困窘局面。
前后历时十年,终于修成了红旗渠。
可顾贵山却从来不再人前说这些事情。
顾贵山年轻时是战场摸爬滚打下来的,身上所受的创伤无数。上级考虑到他的身体情况,特意将他调到了师后勤部任部长。
因为年龄的关系,大家都对他的婚事很着急。
可任凭上级领导怎么给他介绍,顾贵山都不愿意去见人家姑娘一面,首长还以为是他不愿意,后来才听顾贵山说起:
“我的家庭条件不好,也没有什么文化,而且身体多处有伤,也算半个残疾人了,不想让姑娘跟着自己吃苦受累,耽误人家。”
幸运的是,好人有好报。
顾贵山在执勤时,发现在部队门口有一对儿母女,她们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嘴唇也都破了皮,一看就知道是几天没有吃饭,来这里要饭的。
天生就见不得人吃苦受累的顾贵山,立即将这对儿母女请进了部队,并命令后勤的工作人员,给她们准备饭食。
一边吃饭,一边寒暄,顾贵山也大概了解到情况。
母女两人是从林县乞讨出来的,因为兵荒马乱,只能到处逃荒,正说话间,母亲扑通一声给顾贵山跪倒在地,老人一边哭一边哀求:
“同志,请你们收留我女儿,给她安排个工作,干什么都行,扮成男人打仗都行,就不用跟着我挨饿了。”
部队虽然很同情他们母女,毕竟是部队,留下两个孤儿寡母也不合适,正在犹豫间,有人出主意,后勤部长顾贵山至今仍然单身,如果能撮合女儿和顾贵山在一起,没准两个麻烦都能解决。
顾贵山推辞不过,只好答应先跟姑娘相处一下。
时间一长,两人了解的也都差不多了,顾贵山渐渐地爱上了这位姑娘,后来他鼓起勇气对姑娘的母亲说:
“大娘,我们都是命苦的人,只要你不嫌弃我,以后我就做您女婿,你就拿我当您儿子。”
姑娘的母亲十分高兴,立即点头答应:
“中!中!中!像你这样的团长,不嫌弃我家女儿才是!”
顾贵山后来没回老家安徽六安,而是跟着来到了妻子的老家林县扎根。
要知道,顾贵山离开部队,放弃一切荣誉回到老家,等于说是放弃了一切的待遇,可姑娘并没有嫌弃,而是听从丈夫的决定,不仅如此顾贵山夫妇还商量,回到老家以后,只字不提自己曾是红军团长,部队干部的经历,就当自己是个农民。
两人统一口径,对外就宣称:
自己是在长征时给军长牵马的,并不知道当过红军团长,至于会治马病,是因为曾经在部队里,他看过战友们给马治病,略懂一些。
一直到1959年,顾贵山的事迹传开以后,他的故事才广为人知,部队上也几次邀请他来部队讲红军时期的故事。
1960年9月27日,解放军某部坦克团,载着赠给红军老团长顾贵山的物资来到了林县。除了运送这一批物资外,部队对老团长顾贵山还提出了一个请求。
临走前,部队领导拉着顾贵山的手说:
“这次来受坦克团党委机关的委托,想邀请您老团长到我们团,给全团指战员作个传统报告,讲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事迹。”
大约原本是思忖老团长可能会拒绝,没想到顾贵山一口答应下来。
1966年秋,顾贵山应邀来到坦克团,为全团的将士们讲述红军长征时期的故事,许多指战员听后纷纷落泪:
“我们都是流着泪听完报告的,听了顾贵山老团长的生动报告,就像是跟着他进行了一次红军万里长征的战斗洗礼。知道了什么叫坚持!什么叫胜利!”
此后许多年的时间,坦克团每年都要去看望顾贵山。
1986年2月11日顾贵山因病去世,引起了党中央的关注,已经担任国家领导人的李德生、秦基伟、罗映青纷纷送去了挽联,以表达对老团长顾贵山的哀悼之情。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