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对解决问题十分重视,却不明白“解决问题往往引发更多问题”的道理。管理之所以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困难,便是不断解决问题所引起的后遗症日趋严重所致。
自古以来,中国人便知道以化解代替解决。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方式,化到没有事情可做,不但轻松愉快,而且不会产生后遗症。化的功夫,具体的表现为合理的推、拖、拉。许多人由于功夫太差,一直不能达到合理的标准,因而痛恨推、拖、拉,实在是因废食、反应过度。
如果说中国人擅长打太极拳,那么中国式管理的基本精神,就是以打太极拳的方式来化解问题。太极拳的动作,总括起来不外乎推、拖、拉的配合,组成各式花样,以求在动态中维持平衡而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人化解问题的方法,其实也是推、拖、拉的配合运用,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让人摸不着头脑。长久以来,中国人一方面惯于使用推、拖、拉,另一方面却痛骂推、拖、拉为恶习。好像对自己和对别人采取不同的标准,希望对自己的推、拖、拉行为有所掩饰。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说起来十分可笑,竟然是“由于西方人不懂得推、拖、拉的真正用意,把推、拖、拉看成不负责任、浪费时间、令人厌恶的动作”,以致中国人也盲目跟着起哄,莫名其妙地痛恨推、拖、拉。由于这个缘故,年轻人亲眼所见年纪大的人明明自己偏爱推、拖、拉,却一直指责推、拖、拉的害处,因而觉得年纪大的人不长进,不知洗心革面,斥之为“老贼”。更加可怕的是,年轻人不推、不拖、不拉的结果,挨了闷棍,死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觉得十分冤枉,因而认为整个环境不够现代化,自以为是新新人类而不能自反自省。
首先,推、拖、拉的时候有没有用脑筋是问题的第一关键。对于习惯强调“一寸光阴一寸金”的中国人而言,不动脑筋的推、拖、拉,根本就是浪费时间,我们可以断定是一种错误的动作。善于推、拖、拉的人,是在利用这短暂的推、拖、拉时间充分地思考:“我到底应该怎么办?”如果没有这么一推、一拖、一拉,连丝毫思考的时间都没有,实在太危险了。幸亏有这么一推、一拖、一拉,还不赶紧用来动脑筋、想办法,更待何时?这才是中国人既聪明又令人看不出来的招数。
其次,推、拖、拉的方向并不一定朝向别人,有时候也可以朝向自己。若是一味推给别人,有好处不留给自己,对得起自己吗?当然有坏处都推给自己,不但自己不愿意,别人也会觉得很稀奇。所以推拖、拉不一定朝向别人,也不一定朝向自己,而是推给最合理的人。有好处,归于最合理的人;有害处,同样由最合理的人来承担。这种合理的推、拖、拉,才合乎中国人所欢迎的中庸之道,无一事不合理,推拖、拉到恰到好处,自然大家都喜欢。
第三,推、拖、拉可以缓和竞争的气氛,不会伤害感情。中国人太喜欢争,似乎无所不争。而且不争则已,一争就很容易不择手段,非争到你死我活不肯罢休。先哲有鉴于此,为了保存同胞的性命,也为了降低竞争的温度,这才开发出一种用推、拖、拉来争的“以让代争’模式。推、拖、拉看起来像让,实际上也是一种争。不过争得比较斯文、柔软而又缓和,对于容易情绪化的中国人来说,实在是一种保平安的做法。
上司交代部属一件新的工作,部属毫不推辞马上接受,上司就会觉得这位部属的工作负荷太轻,下次再把新的工作交付给他。如果还是不推、不拖、不拉,照样会给他增加新的工作,造成“软土深掘”的症状,对部属十分不利。万一工作做得不好,还会遭人议论:“什么事情都敢承担,也不想想自己有多少能耐!”在同人眼中,这样的部属不是马屁精,存心讨好上司;便是爱出风头,为了表现不顾一切,反正都不受欢迎稍微推辞一下,一方面表示自己并不是闲得没有事做专门等新差事;另一方面让上司明白自己不争功劳的态度,以免增加上司的麻烦。然后利用这推辞的短暂时间,仔细想一想,这件新工作,由自己来承担合理吗?会不会引起同人的不满,会不会处理得不妥当,反而引起同人的批评?会不会让上司觉得原来自己一直在等待这样的工作,有什么不良的居心?
思考的结果,若是认为有比自己更为合适的同人便应该把新工作推给他;如果自己确实比较合适便可以“当仁不让",承接下来。不当仁要礼让,免得做不好害了大家;苟当仁,便不让,再推下去就是不负责任,对不起大家。对于那些大家不想承担的工作,只要稍微推辞一下便可以接受,则有“存心让上司难堪”的嫌疑,或者变成“抬高自己的身份”,那就更加不好。大家都希望承担的工作,应该多推辞几次,抱着“有人要做,我绝不争取;实在要我做,我才承接下来”的心态,以示君子坦荡荡,并无不良企图。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不至于明争暗斗,弄得大家情绪都不好。
推、拖、拉的出发点,仍然是“保护自己”。不引起人家的猜忌不制造同人的误解,以免自己成为众人的箭靶,让上司好做事,可以给我做,也可以给别人做,只要合理就好。让同人有面子,至少我推来推去,绝没有“非我不可”的姿态,好像“大家都不行”似的,令人受不了。给同人面子才是保护自己的最佳途径,而让同人觉得“不是我争不到,是我让给他的”,好像更有面子。可见推、拖、拉的价值不容忽视。中国人最好不要厌恶推、拖、拉,因为舍此之外,找不到更合乎众人需求的方式;中国人也不应该喜欢推、拖、拉,因为推来推去,徒然浪费时间而一事无成,大家都深恶痛绝。中国人必须谨慎地、用心地“以推、拖、拉的方式来化解问题”,唯有圆满化解问题,大家才会觉得推、拖、拉确实可爱。
同样的推、拖、拉,结果可能令人讨厌,也可能令人欣喜。因为中国人把“推、拖、拉到没有解决问题”称为“圆滑”,这样的结果,人人都痛恨;把“推、拖、拉到把问题圆满化解掉”称为“圆通”,这样的结果,当然人人都喜欢。中国人喜欢圆通,却非常痛恨圆滑,同样的推、拖、拉,可能产生不一样的结果,所以“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诚心诚意地用心化解问题,仍然需要推、拖、拉的过程,既省力又减少阻碍,十分有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