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超3米
重量:3100千克
生日:1624年底
产地:或为同安
上月初,厦门市郑成功纪念馆在经历短暂闭馆整修后,重新面向游人开放。在它门前,一尊威武的红夷大炮,常吸引众人目光——它诞生于1624年底,正好将迎400岁“生日”。
这尊大炮来历如何,见证了怎样的历史过往?近日,记者实地探访厦门市郑成功纪念馆,通过这一尊红夷大炮,了解400年前的台海风云。
身世
可能铸造于同安
出土于磐石炮台
在厦门市郑成功纪念馆大门右侧,这尊红夷铁炮威武沧桑——它总长度超3米、重3100千克,通体呈铁棕色,确为一件“重量级”馆藏。炮口下方,一块石碑铭文简述了它的来历:天启四年(1624年)铁炮。有资料显示,在全国范围内,它算是目前保存下来的年代较早的自铸红夷大炮。
厦门市郑成功纪念馆副馆长陈燕茹介绍,1993年9月,这尊铁炮在厦门磐石炮台(位于思明区大学路)出土。当时可粗略辨识铁炮上镌刻的铭文有:“天启四年仲冬,钦差福……都督俞……”虽然历经岁月沧桑,部分铭文已锈蚀难辨,但依然可以明确推断出:“俞”指的是俞大猷次子、时任福浙都督俞咨皋,他曾先后担任福建、浙江和广东等地的武官。因此,这尊铁炮有着明代官方背景,由俞咨皋督造,并非民间自制。
那么,这尊铁炮诞生在何处?陈燕茹表示,暂未有具体史料记载,不过,当时福建民间工匠的冶铁、铸炮技艺不凡,曾被朝廷征调。记者查阅相关考古期刊显示,这尊铁炮很有可能铸造于厦门同安——据记载,1619年,厦门同安曾招募“善铸吕宋铜炮者”。
“为了迎接它的‘400岁’,去年,我们特地对它进行了保护性修复。”陈燕茹告诉记者,在修复工作中,铁炮内外的斑斑锈迹和黏附杂物被一一清除,使用特殊工艺进行整体保护。
战事
缴获西方火器
研究仿制红夷大炮
红夷是明朝人对红头发荷兰人的称呼。这尊诞生于1624年底的红夷大炮,见证了当时台湾海峡的战争风云。
陈燕茹介绍,明朝末期天灾人祸不断,国内局势动荡,明廷为了应对后金政权的威胁,将边防重心放在东北,东南海防处于无暇应对的薄弱时期。1622年,荷兰舰队携大炮乘虚而入,再次占领澎湖,意图对明朝形成军事威胁和海上贸易垄断。对此,闽浙两省整合兵权与荷兰人对抗,并任命俞咨皋为福浙都督。
此后2年间,荷兰人以澎湖为基地,频繁侵扰福建沿海,在日本经商的郑芝龙还曾到澎湖为荷兰人担任翻译,与明朝官员沟通谈判,协助处理澎湖争端。经历多次战争和斡旋,1624年,在明朝军队的反击之下,荷兰人退出澎湖,占领大员(今台湾省台南一带)。
由此背景可以推知,俞咨皋督造的这尊仿制红夷大炮,正是经历战争洗礼后而造的。陈燕茹认为,明朝军队在经历与荷兰人的多次战斗之后,研究了所缴获的荷兰船、炮等西方火器装备,吸收其先进之处,因此仿制了一批红夷大炮用于海防,“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也有一尊天启四年的红夷大炮(已残),其形制规格与本馆的相似,根据铭文内容可知,同样是由俞咨皋督造的,应为相同时期背景的产物。”
见证
明末福建沿海
曾积极“开眼看世界”
通过馆藏的这尊铁炮,可以窥见明末福建沿海“开眼看世界”的一段短暂“心路”。
陈燕茹告诉记者,当时正处于冷热兵器交替时代,但明朝末年实行海禁政策,官方对外交流不多,对西方世界也了解甚少。经过澎湖之战,闽浙沿海发现了自身武器的不足之处,于是开始向西方学习,仿制各类铁炮,积极改良火器,颇有“开眼看世界”的超前意味。不过,早期的仿制相对流于形制,对具体精巧的技术和功用掌握不足。
同样,盘踞福建沿海的郑芝龙船队,也是仿制西方火器的高手。有历史记载,郑芝龙购买或“半自主研发”的火炮,威力已超过明朝官方铸造,甚至让荷兰人也难以招架,助力其船队称霸东南亚海域。
但遗憾的是,这段“开眼看世界”的历史,并未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发展而深入下去——清朝受海禁政策影响,海防军事也随之落后。
链接
天启四年闽台那些事
澎湖之战
1624年(天启四年),福建巡抚南居益指挥明军1万多人、战船200多艘,由厦门渡海,进攻澎湖荷兰侵略军据点。在明军的强大攻势下,荷兰人“拆城遁徙”,明朝收复澎湖。
这段澎湖之战的历史,在厦门万石山、植物园、鸿山公园等地留有多处相关题刻。
郑成功出生
1623年,在日本经商的郑芝龙娶日本女子田川氏为妻。1624年,郑成功出生于日本平户千里滨。
1661年,郑成功率军从金门、厦门出发渡海,经过9个多月的英勇战斗,次年收复台湾。
郑成功在厦的练兵、屯兵遗址,主要有思明区演武场、鼓浪屿龙头山寨等,是厦门历史文化脉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颜思齐“开台”
1624年,来自海澄县青礁村(今属厦门市海沧区)的大海商颜思齐,因政变失败,从日本逃往台湾岛,号召郑芝龙等闽南海商海寇联合台湾岛少数民族,胼手胝足开疆拓土,征召大陆移民,大规模开发台湾岛。
海沧人颜思齐被后世尊为“开台王”,也为后世留下一段特殊的海峡缘。
(文/图 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