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1月以来,广东真正有了秋高气爽的感觉。在秋日阳光下,云浮市区南山公园蓝天、绿树、金稻美如画,能让人很好感受空气质量优良带来的舒适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秋的云浮南山公园

说起空气质量,曾经有个很热的话题——PM2.5。现在大家想想,已经多久没关注这个数据了?都快有10年了吧?

其实,秋冬季,曾经是雾霾“肆虐”的时节(尤其是在华北地区)。只是,现在社会上对雾霾的焦虑已经大幅下降, 导致了对PM2.5日渐“陌生”——因为不必再那么关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蓝天下的美丽市城区

据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的消息,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方面,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6%;PM10平均浓度为4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8%。

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PM2.5浓度限制为年均值35微克/立方米和日均值75微克/立方米。大气污染防治,我们一直在努力,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社会上的反应就是PM2.5的关注度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云雾山上的云浮蓝

多年久久为功,事非经过不知难。2016年那轮中央环保督察,大气污染防治是重点,当时各地都紧张得不得了。记者亲历了云浮那场攻坚战,目睹了不少“壮士断腕”的情景……那年,云浮大气污染防治其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PM2.5全年平均浓度要下降到35微克/立方米以下。

年中的时候,市里左测右算,又是污染源分析,又是扩散条件,又是地形地势什么的,判断采取常规措施的话,估计全年平均值大概在38微克/立方米左右,离目标还有较大距离,压力相当大。当时政府部门顶着多少的不理解和质疑推动整改落地,最终实现了全年PM2.5平均浓度为34微克/立方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态云浮的能见度

2016年后,PM2.5的热度在整个社会慢慢下降了。而“云浮蓝”也日益成为云浮生态优良的标志之一。数据显示,2023年,云浮市PM2.5浓度21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十年间从94.5%提升至97.3%,上升了2.8个百分点。尤为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云浮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幅度及PM10浓度改善幅度均位居全省第一,PM2.5改善幅度则位列全省第二。

进入2024年,云浮市空气质量继续保持良好态势,1-8月空气质量优良率高达97.5%,PM2.5浓度更是低至17.2微克/立方米,排名全省第六,其中2月和4月更是跃居全省首位。

成效背后,是云浮着力发展绿色能源、协同减污降碳、调整运输结构、治理城市面源、完善应对机制的举措。建市以来,天然气、光伏、风电产业在云浮从无到有,到2023年全市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73.41万千瓦,占电力装机总容量比例的28.7%;淘汰落后生产线,推进主要涉气工业企业提标治理;淘汰超2万辆黄标车和高排放机动车,2023年全市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到99.5%;出台一系列扬尘治理工作方案,强化堆场、矿山、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健全污染天气应对机制,落实重点企业协商减排,削减污染物排放30%以上。

现在你看工地,雾炮车、喷雾抑尘几乎是“标配”;渣土车进出“洗尘”、车厢遮盖,严得很;至于重点行业工厂的排放,其实都有实时监控,工厂要是不上超低排放技术、坚持绿色发展,不但政府部门,就是市场也会“教他做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道路施工的抑尘喷雾

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PM2.5不再“吸睛”,就是我们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结果。幸福感,就是没有感觉,这是一个很直观例子。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有些事情,原先社会关注度很高,一晃多年过去,有人突然想起来才发现已经没多少人关注了,那往往就是“轻舟已过万重山”。

时和势在我们这一边。有很多事情,会通过发展得到解决。再举一个例子,地沟油,这个曾经闻者色变的事,是不是现在没怎么“曝光”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现在地沟油已经是“香饽饽”,成为资源化利用争抢的对象,甚至有业内人士高喊地沟油是“战略资源”、要重点“保护”。

为何会这样?因为地沟油“上天了”。

这也与环保相关。在交通领域,消耗更多传统燃油的航空业是降碳减排的重点,而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替代目前的航空燃油,是航空业“脱碳”的关键;而地沟油可以加工成生物柴油,成为了国际市场上“炙手可热”的可持续航空燃料(SAF)。

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是指满足可持续性标准,来源于生物质、餐饮废油(地沟油)等原料加工后,达到民用航空喷气燃料标准的燃料。由于欧美强制要求航司必须使用掺混SAF的航空燃料,且掺混比例还要逐步提高。

于是,我国的地沟油被大量出口,以至于有业内人士高呼,要支持国内的生物柴油产业发展,地沟油要优先保障国内需求——我们的航空业也需要可持续航空燃料、低碳发展。

事实上,我国已建成的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年产能达20万吨、已宣布的规划产能超300万吨,但相比我国每年3000多万吨的航空燃料消费量,未来空间极其广阔。地沟油被疯抢了,担心流向餐桌必将成为过去。

因为有一大批人埋头苦干,在很多人喋喋不休“山重水复疑无路”中,我们一次次“柳暗花明又一村”。

【记者】林瑞荣 刘烁

【编辑】刘嘉怡 陈敏贤 赖秀梅 区云波

【校对】梁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