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台北。

夏日炎炎,暑气弥漫。蝉声一阵接着一阵,掀起层层声浪,让人听着有些烦闷。然而,对于住在台北近郊六层公寓里的一位老人而言,今天却是一个值得高兴的日子。他早早起床,收拾好了屋子,等候着客人们的到来。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少帅张学良

不一会儿,大门推开,伴随人群而来的,是一阵令人熟悉的欢声笑语。原来,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说唱艺术团一行抵达台北演出,特意前来看望张学良

其中,小品演员黄宏,恰好是张学良的老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见到张学良,激动极了,不仅连连问候,还在临走的时候,邀请张学良给故乡的人民题写几句赠言。再三思量后,张学良最终提笔,写下了三个字。

黄宏一看,不由眼眶湿润。

张学良究竟写了哪三个字?黄宏与张学良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有趣故事?

所有的答案,都藏在那个炽热的夏天。

一、特殊会见:黄宏访问张学良

对于演员黄宏来说,1993年7月28日,是一个令他终生难忘的日子。

两天前,他和众多同事一起,从大陆来到台北,进行为期十天的演出访问。这一行人中,有不少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姜昆、冯巩、倪萍等等。台北的一切都令他们感到新奇,他们也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但令黄宏没有想到的是,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

这天,说唱艺术团的领导带来了一个令人震撼的消息:少帅张学良,希望能够见他们一面。

彼时的张学良居住在乡下的新居之中,可他一听说有一批演员专程从大陆过来演出,便无论如何都想要见他们一面。为此,他还特意来到台北,借住在了弟弟张学森的家中,以求方便。

知晓来龙去脉后,黄宏感动极了,他们当即前往公寓,与张学良见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处绿树环绕,风景极好,处处都透露出淡泊宁静的气息。张学良早早的在客厅等候众人,一见面,便爽朗的笑了,连说欢迎。

这是黄宏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张学良,他不由得心口一震,张学良那熟悉的东北乡音,让他不自觉感到了亲切。

这样想着,他连忙走上前去,握住了张学良的手,说:“张将军,您好啊,我们祝您老健康高寿啊!”

没想到,张学良一听到这句简单的祝福语,竟然哈哈大笑起来。

他有些俏皮地眨了眨眼睛,对黄宏说:“别再高寿了,再高寿就成了老妖精了!”

众人愣了一下,继而反应过来,也跟着张学良乐开了花,见面不过几分钟,黄宏原本的紧张便荡然无存。

张学良请人端来茶水,让他们坐在沙发上好好休息。这时,眼尖的黄宏突然发现,唯有张学良自己,坐的是硬板凳。他和同事们对视一眼,连忙起身相让,张学良一看,忙挥挥手,拒绝了他们的好意。

一旁的张学森立刻解释道,张学良军人出身,这是他多年从军生涯中所留下的习惯。即便如今年龄大了,他也保留着这个习惯,来锻炼腰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到这,黄宏更加敬佩。

攀谈了一阵之后,黄宏主动告诉张学良,自己是从东北来的。

“东北”二字刚说出口,张学良的眼睛就亮了起来。他连忙用家乡话问候黄宏,在知道黄宏是沈阳人之后,又问他是沈阳哪个区的。

黄宏说:“沈阳和平区。”

张学良有一丝微微的怅然,他向前凑了凑,问:“这个区老名字叫什么啊?”

黄宏坦诚地说,他并不知道和平区的老名字,但反正是有火车站在的那个区。他这么说,张学良就明白了,立马笑弯了眼睛,主动告诉大家,这里原来是铁路附属用地,曾经被俄国人和日本人强行租借过。在附属地旁边,还有和外国通商用的商埠地。

一谈起故乡,张学良就有说不完的话,大家也听得入了神,没有人打断他。悠悠岁月,如画卷一般铺陈开,展现出厚重的历史轮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语罢,黄宏对张学良说了一句掏心窝的话。

他告诉张学良,沈阳的父老乡亲都十分想念他。

黄宏说得恳切,张学良的眼眶有些湿润,他爽朗地笑了起来,说:“我们非常想念咱东北的老少爷们啊!你们说对不对呀!”

大家都知道,张学良有着不得已的难处与苦楚,但还是被他的热情所感染,纷纷应和。而当谈到黄宏等人的工作时,他也毫不吝啬赞美之词。

张学良说能够带给大家欢笑,这是一份十分光荣的工作。过去,人们都说这幽默是洋人的专利,但张学良觉得,中华民族历来也有着幽默的细胞。

这次长谈过后,黄宏对张学良愈发敬佩,不仅邀请了他明天来看自己的演出,还希望张学良能够为思念着他的东北人民题个字,写几句话。

他原本以为张学良会婉言谢绝,因为随着年岁渐长,张学良已逐渐不再出席这一类的活动,可黄宏不曾想到,第二天演出的大幕拉开,自己便看见了端坐在第一排的张学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演出结束后,黄宏拿出纸笔,邀请张学良题字。

张学良原本想题词,可惜视力不好,剧场内的灯光又十分昏暗。他思考再三,决定写下自己的名字。动笔之前,他问黄宏,是写中文,还是写英文。

黄宏连声说:“用中文,用中文!”

就这样,老人屏气凝神,郑重写下了那重若千斤的三个字:张学良。

看着这样的张学良,黄宏不由得一阵感动,内心复杂,难以言表。临行前,张学良还特意嘱咐他,要黄宏代他向东北的父老乡亲问好,要告诉他们,张学良也时刻都在思念着大家。

老人就着昏黄的灯光,捧起薄薄的纸,轻轻吹了一口气,风干墨痕。他仔细端详了良久,才将这份意义非凡的礼物,亲手交给了黄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身为东北少帅的张学良,又为何会来到台湾?他的晚年生活,又是如何度过的?

这一切,都得从西安事变说起。

二、坎坷之旅:张学良前往台湾始末

1936年,神州大地战火不断,日本入侵,民族危难。

此情此景,大大触动了东北军司令张学良的心。那一年的12月12日,为逼蒋抗日,张学良联合杨虎城将军发动“西安事变”,震惊中外。他们的努力并未白费,国共第二次合作由此开始,中国全面抗战的序幕也缓缓拉开。

然而,这场名留青史的西安事变,却成为了张学良人生的转折点。从此之后,他陷入了深深的苦难之中。

蒋介石虽然答应抗日,却也因此记恨上了张学良。随后,张学良被囚禁,曾先后辗转贵州、重庆等地,历时十余年,备尝艰辛。直到1946年11月的一天,他迎来了更加未知的命运。

蒋介石决定,在张学良与赵一荻不知情的情况下,将他们夫妻二人,秘密转移至台湾。

多年后,执行这一任务的机长王赐九回忆起这一天,往事历历在目,令人感慨万千。

头一天晚上,王赐九接到秘密情报,告诉他明日有一个新的飞行任务,需要他早上八点半出发,直达桃园机场。直到第二天来到机场时,王赐九都不知道自己的乘客是谁。

——突然,一辆吉普车驶入停机坪,王赐九定睛一看,才发现那竟然是张学良与赵一荻

张学良一身藏青色中山装,尽管身陷囹圄数十年,可依然神采奕奕,有着不输当年的英气。赵一荻挽着他的手臂,陪着他缓缓向前,俨然恩爱的模样。只见赵四小姐身着一身浅蓝色旗袍,左手提着一只藤条箱,神情肃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他们二人,已经在此时知晓了自己的命运。

临上飞机前,窗外突然下起了小雨,似是悲泣,又像哀鸣与送别。张学良久久凝视着这片土地,一言不发。

最终,飞机缓缓降落,张学良与妻子就这样来到了台湾,开启了他们剩余的人生。

碍于上司的命令,王赐九始终没有与他们交谈过任何一句,只望着他们二人远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惆怅。

而当张学良到达台湾之后,他便立马被人接走,囚禁在人烟稀少的新竹山中。此后,高雄与新竹成为了张学良不断辗转居住的地点,到最后他才迁到了位于台北近郊的北投。在新竹清泉,张学良度过了十余年的漫长岁月。

在那里,他和赵一荻必须自给自足,他们一起种菜、做衣服、读书看报、研究历史。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对隐居在此的神仙眷侣,但其中心酸苦楚,也只有他们二人自己知晓。

过去,张学良是威震沙场的将军,他戎马一生,如今却失去自由,远离尘世,偏居山中。而赵一荻也曾是家境殷实的富家小姐,却被迫学会了养鸡与缝纫,不比当初。

对于张学良而言,台湾的风景再美好,也比不上故土的情思。而当他被囚禁在山中时,唯一的乐趣便是和赵一荻一同拍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夫妻二人,在一个个场景中互相留影,山中日子漫长,无处消遣。除了妻子之外,张学良能见到的人实在太过有限,只有一个佣人吴妈,还有那些神出鬼没的眼线。

蒋介石仅仅允许他在院子内自由活动,就连走出院门都要请示报告,拍照的时候也有宪兵一路跟随,时刻提防着他。

新中国成立前夕,蒋介石宣布下野,李宗仁作为“代总统”与中共谈判。谈判过程中,李宗仁提出,要释放政治犯,给予张学良自由。

这一令人激动的消息传到台湾,使张学良的心中燃起了一丝期待。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台湾方面一收到消息,就以最快的速度将张学良从新竹迁到了高雄。

如此一来,张学良彻底明白,他想要恢复自由,可谓是遥遥无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有关张学良的消息更是被蒋介石全面封锁。他再一次被秘密转送到了新竹,不仅要承受失望的痛苦,还要在深山之中,写一些“命题作文”,来“反省”当年的所作所为,令人垂泪。

七年后,张学良被迁往高雄。又过了三年,已经六十岁的他才终于在台北附近安家。人生兜兜转转几十载,似岁月空度。

现如今,张学良晚年所居住的地方已经更名为“少帅禅园”,里面还有一座“少帅亭”。亭中,题写着1990年时,张学良为东北大学校友会所撰写的刊词。

他说:“不怕死,不爱钱,丈夫决不受人怜,顶天立地男儿汉,磊落光明度余年。”

纵然身体被囚禁,但张学良乐观坦荡的精神,却从未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1年,张学良终于重获自由。

那么,重获自由的张学良,又为何没能回到大陆,重新踏上那片令他魂牵梦萦的黑土地呢?他人生中的最后光景,又到底是怎样度过的?

种种波折,还得从1991年春节前夕的一通电话说起。

三、故土乡情:晚年张学良

这一天,身处华盛顿的美国乔治城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冀和往常一样,接到了张学良的问候电话。

王冀不仅是历史系的教授,退休之后,他一直致力于中美之间的文化交流。

王冀的父亲王树常张家父子手下任职,两家交情深远,时常相互问候。

但这一次,张学良要和王冀商量一件大事。

在电话中,他的语气有些焦急,问王冀,最近是否有空,能不能马上来台湾一趟,有要事相商。王冀与张学良相交多年,自然知道他的秉性。张学良这么说,那便一定是要紧的事情。第二天一早,他就买机票回了台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快,两人相见,张学良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他告诉王冀,有生之年,他希望能够回大陆看一看,却不知道大陆是否还欢迎他。

令他没想到的是,王冀几乎瞬间便给出了答案。王冀告诉张学良,大陆当然会欢迎他回去。他还说,这么多年以来,大陆人民从来都没有忘记过张学良的历史功劳。

1956年全国政协还举办了西安事变二十周年的纪念大会,甚至连周恩来总理都亲自出席。在会议上,周总理还赞扬了张学良当年的义举,说他是不折不扣的“千古功臣”。

王冀之所以了解的如此清楚,是因为他的父亲恰好就出席了那次盛会。

张学良感动极了,王冀继续向他讲述着大陆这些年来的变化。

他告诉张学良,大陆现在正在改革开放,整个国家都在飞速的发展与变化,人民生活变好了,所有东西都焕然一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完王冀的描述后,张学良便更加向往回到家乡,回到那片阔别已久的土地之上,去走一走,看一看。

于是,张学良邀请王冀成为了自己的特使,让他帮忙传话,向大陆方面表明自己的心愿。

那年春节,王冀便借着回家的机会,积极联系了各个单位。更让张学良惊喜的是,大陆方面的态度十分积极,对他表示了真诚而热烈的欢迎。

收到消息的张学良兴奋异常,拉着王冀,开始规划自己前往大陆的行程。

张学良希望至少能够在大陆待上四天。两天去北京,两天回沈阳。他无法按捺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反反复复的告诉王冀,一定要回老家沈阳。

多年未见,张学良想去看看父老乡亲和自己当年的旧部。按照计划,当地电视台还会邀请张学良进行一个简短的演讲,算是给家乡人民问好。

怀揣着这样喜悦的心情,张学良安心在美国休养了一段日子,直到两个月后返回台北,变故却出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当时国民党的掌权者,出于种种顾虑,不愿意让张学良重回大陆,即便只是去探亲也不行。无奈之下,此事只能作罢,而这件事,也成为了张学良一生的遗憾。

事后,张学良还始终惦念着大陆方面。他的心中十分愧疚,认为辜负了大陆的好意,既然大陆去不成,张学良也不想再留在台湾了。1994年,张学良申请前往美国定居,在那里和妻子度过了最后的时光。

2001年的秋天,他在美国夏威夷闭上了双眼,离开了人世。在生命的最后,或许他仍会遗憾,自那年一别,便再未有机会重回家乡。但是,张学良的义举却会被永远的铭刻在历史之上,万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