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上午,苏州博物馆文创产品“文徵明手植紫藤种子”线上线下同步开售。因为产量有限,每年这个时候,线下商店排着长队,线上店铺比拼手速。“今天线上线下基本都是秒空。”工作人员说。一颗小小种子,竟有如此魅力?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种子产于苏州博物馆忠王府内的一株紫藤,距今已有四百多年,乃“吴门四家”之一文徵明亲手栽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株紫藤立于拙政园旁、忠王府的卧虬堂前,声名远播,曾亮相过《国家宝藏》。央视对它的评价是这样的:“文衡山先生手植藤,某种程度上说它代表了苏州园林,解释了江南何以称为江南,创造出了东方美的典范图景。”

因其由文徵明所植,世人雅称“文藤”。相传嘉靖十一年三月六日,文徵明、唐伯虎、祝允明三人在好友王献臣的拙政园里把酒言欢、临赋叙诗,待到兴致高涨之际,文徵明在宅院的一角亲手植下了一棵紫藤,时至今日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年后的今天,这株文藤成为苏州博物馆内“活的文物”,待紫藤花开时,花下作诗饮茶,饱含着江南的才子气息,成了馆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果说苏州园林是文人笔下的一幅幅画作,那这株紫藤便是一枚印章,与江南的文脉一脉相承,在江南的大地上处处生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3年起,文藤种子成为苏州博物馆的文创产品,每年10月,苏博都会采集种子制成有生命力的文创产品“文徵明手植紫藤种子”,一经开售便售罄。种子虽小,但对于苏博文创人来说意义重大,倾注了团队对文藤的敬意和对文脉传承的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一年,文创团队都会从“苏博紫藤种植群”和其他公共平台收集一些世界各地与种子相关故事。有人画出了紫藤盛放时的繁茂;有人记下了紫藤不同阶段的特征……而今年的故事,则是从一座校园说起。

2015年,浙江省嘉兴一中的语文老师孟翀曾在苏博买了文藤种子,并将其中的三颗送给了同事。最近在接受采访时,孟翀回忆起了与文藤种子的故事。“同事是一个很爱书、很爱古典文化的人,他把种子种在了当时还空着的藤架下。”孟翀说,因为正好种在了高三教学楼旁,寓意很好,他就弄了块铭牌立在一边,想要告诉同学将这种对于文字、文学、文化、文明的热爱与敬重传承下去,另外也是想祝福高三学子都能如文徵明一样学富五车、才气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校园里的紫藤已经快满十年。每一届高三的同学都会从藤架下走过,从这里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这应该也是他们高中时期的一个共同的美好记忆吧。”孟翀说,紫藤长得很好,每年春天都开很多花,像瀑布一般,老师们都会来拍照。“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带给他人美好的记忆与体验更有意义的事情了。”

自2013年以来,成百上千颗文藤种子从苏博出发,被送往大江南北乃至世界各地,在不同的土壤中生根发芽。苏州的文化脉络也随着这些新生绿意不断扩展,融入每个人的生活之中。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徐晓安

(苏州博物馆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