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27日,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待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公布施行。

新规的其中几条特别受到“电鸡人”的关注:限速15km/h;驾驶人如有三次道路交通违法行为记录,且收到交警部门通知后拒不接受处理的,交警可以扣留车辆,若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达到十次以上,还将被纳入征信记录;不符合规定,如自行改装的电动自行车不予办理登记上牌,无牌电动自行车禁止上路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因此,这被媒体称为史上最严的“电鸡”管理规定,但这个管理规定的实施,真的能够一举解决广州积弊已久的“电鸡围城”问题吗?

无路可行的“电鸡”

无路可行的“电鸡”

从超大城市发布的相关数据来看,目前除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破千万辆的上海外,广州已达600万辆,而且增长势头极其迅猛。

2021年11月,广州宣布允许电动自行车上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上牌量就突破202万辆,2023年7月突破360万辆,到今年增长势头更猛,截至2024年7月,广州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超600万辆。目前,广州每日新上牌的电动自行车约4000辆,每月新增10万辆,这些惊人的数字背后,还隐藏着大量的无牌车以及跨市通勤车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2023年广州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广州电动自行车日均出行量685万人次,同比增长14%,相比2019年增长72%。其中,中心城区电动自行车日均出行量339万人次,相比2019年增长149%

尽管在三年前开始,电动自行车就通过上牌获得名正言顺的合法上路资格,然而从2021年至今,广州市仅累计完成了1200多公里非机动车道的改造提升,但全市主次干路非机动车道设置率仅为69.4%。换言之,超过三成的马路,对于电动自行车驾驶者来说,暂时还是无路可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而且,即使有非机动车道,也常常被违规停放的机动车所占道,电动自行车往往被迫违规驶入机动车道,又或者驶上人行道,这样自然险象横生。

容易受伤的“骑手”

容易受伤的“骑手”

随着电动单车使用量的爆发式增长,相关的交通事故亦随之急剧增加,单单是2023年上半年,广州市发生涉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同比上升63%。而对于一般网友而言,更直观的感受就是,自己几乎每天都能在社交媒体中刷到相关的视频和照片,网络上因此产生了“电鸡越多,骨科越旺”的说法。

广州主要医疗机构数据显示:电动自行车带来的交通意外伤,普遍占到了各大医院创伤骨科患者数的60%—80%;急诊接诊的严重车祸伤中,约65%为电动自行车相关车祸引发,75%的交通意外死亡事件亦来源于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脚踝、膝关节以下,是电动自行车交通意外中最易受伤的部位,图源网络

这些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交通事故之中,主要是与机动车碰撞的事故以及与行人碰撞的事故最多。

如果说汽车车主是“铁包肉”,电动自行车车主则是“肉包铁”,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电鸡”车主遭受的伤害将会大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今年8月,在天汇公馆前的下坡路段,一电动自行车下坡右拐时,被直行的汽车直接撞飞,“电鸡”车主出现颅内出血与严重的颅脑外伤,被转送到重症监护室监护。

10月末,中山一名红衣女子骑着电动自行车行驶在路上,停靠在路边的一辆货车车门突然打开,女子遭遇“开门杀”,连人带车被撞倒在地。

容易背锅的骑手

容易背锅的骑手

当交通事故发生时,电动自行车骑手除了在物理碰撞中处于危险境地,在法律上也常常处于劣势地位。

现在的汽车出厂时大多已经配备行车记录仪,而旧车后期加装也是非常普遍。因此,当汽车与电动自行车发生碰撞时,汽车司机往往更容易拿出有利于自己的法律证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而当电动自行车与行人发生碰撞时,如果找不到城市监控摄像头、现场目击者、途径汽车的行车记录仪等客观准确的证据,“电鸡”骑手便处于被动局面,由于受到对过往外卖员和快递员使用电动自行车横冲直撞、违规较多的刻板印象影响,交管当局在事故责任认定上往往也更容易归咎于电动自行车驾驶者一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比如去年在北京朝阳区就发生过这样一起交通事故——一名行人在横穿马路时,与一辆正在行驶的电动自行车发生碰撞,行人和车主都受了轻伤。事后双方各执一词,行人称“电鸡”行驶速度过快且未避让行人,而车主则称行人突然冲出马路,自己来不及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由于现场没有监控摄像头,且“电鸡”没有装行车记录仪,缺乏确凿证据,导致事故责任难以认定。最终双方只能通过法庭解决赔偿问题,消耗的时间精力极多,经过漫长的庭审,才最终判定行人为事故的全责方。

骑行记录仪的拯救

骑行记录仪的拯救

在10月23日,广州一位市民驾驶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加速冲上海珠桥桥顶时,旁边一个阿婆忽然冲出路中心扑倒,幸好车主反应迅速及时刹车才没有撞上,并立刻致电报警。

电动车冲上海珠桥时,突遇阿婆在面前扑倒。网友评论:幸好装行车记录仪,否则责任也说不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电动车冲上海珠桥时,突遇阿婆在面前扑倒。网友评论:幸好装行车记录仪,否则责任也说不清……

该事件的过程被电动自行车上所安装涂影骑行记录仪完完整整地记录了下来,一发到网上后就迅速引发网友的热烈讨论。

有人认为,阿婆纵身一跃的动作十分纯熟,又有起跑准备,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疑似是“碰瓷”,“电鸡”车主这次变弱势群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评论

也有人猜测,阿婆可能是想趁着行车间隙跑过去,但不小心一脚踩空,毕竟一把年纪没必要“搵命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评论

不过,几乎所有网友都为该电动单车车主感到庆幸——如果不是安装了骑行记录仪,到时交管部门到场,车主真是有理说不清,万一来个各打五十大板,要赔个几十万,那就真是无妄之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评论

即使通过诉讼撇清责任,但到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案件拖个一年半载,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也是巨大的损失啊!

骑行记录仪的进化

骑行记录仪的进化

尽管汽车的行车记录仪已经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但用于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的骑行记录仪则发展得相对较慢,且由于使用环境不同,两者在性能、功能、成本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别,无法互相替代。

早期很多骑行者都是使用类似GoPro等运动相机来记录骑行过程,但有成本过高,续航时间有限等缺点。而随着电动自行车近年爆发式的增长,专业的骑行记录仪也被迅速研发出来,并不断迭代,已经达到非常成熟的水平,而且价格也十分亲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涂影骑行记录仪的销量情况

我们向涂影骑行记录仪厂家了解到,记录了广州海珠桥上阿婆扑倒事件的正是该公司的产品涂影骑行记录仪Ride3,目前其在网上渠道定价不过一百出头,因此销售数量十分可观。

根据抖音、天猫、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他们店铺的销售数据统计,日销已超千台并在快速增长中,说明该类产品正受到广大“电鸡”骑手们的青睐。

负责涂影骑行记录仪的产品经理张先生表示,Ride3是该公司专门为骑行场景研发的产品,可以利用电动自行车上的USB充电端口取电,利用特定的固定方式牢固地安装在车把或后视镜支撑杆上,同时结构上采用密封防水设计。相对于汽车用的行车记录仪,该款骑行记录仪能承受高温日晒雨淋等更严苛的环境使用条件,销售价格却只是约百元,可谓专为广大“电鸡”骑手们量身打造的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说:“我们的Ride3,车辆启动即自动开机,关闭即自动关机,可以固定安装在车把或后视镜支撑杆上,结构上采用密封防水设计,140°大广角镜头,最多可以循环记录五小时的视频画面,当遇到意外时,车主不需安装APP就可以通过手机快速查看视频记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记录仪应作“电鸡”标配?

记录仪应作“电鸡”标配?

我们观察到购买骑行记录仪的相关当事人有表示:“装这台涂影骑行记录仪才一百多元,但实在太值了,有了视频记录做证据,发生这种事情的时候我也有勇气马上上前查看阿婆的情况,并为伤者报警求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消费者评价

有专家观点认为,随着现在科技的发达以及电子产品成本的降低,除了头盔之外,骑行记录仪也应当成为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驾驶者的法定标配。

“毕竟现在好一点的电动单车都几千甚至上万,一旦遇上交通事故,不过价值百来块的骑行记录仪,就可以令自己快速获得赔偿或澄清责任,不至于令自己陷入旷日持久且有理说不清的纠纷之中了。”

这次广州市的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虽然严格,但解决“电鸡围城”问题仍需多方面努力。而骑行记录仪作为保护电动自行车车主权益的重要工具,或许也应成为每位车主的必备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