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椿林镇,近年来在小麦产业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通过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多元化加工和品牌化销售,椿林镇不仅夯实了粮食生产的“压舱石”,还成功打造出了农业产业的“新地标”。

据央视网消息,目前,椿林镇总面积97.5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1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7万人,耕地面积9.5万亩。近年来,该镇坚决落实国家关于粮食安全系列部署要求,紧抓创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的机遇,全力推动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产业规模方面,椿林镇小麦种植面积达到了7.4万亩,年产量3.2万吨。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改造提升工程,椿林镇成功将万亩“粮田”变成了“良田”。2022年以来,该镇累计衬砌标准渠道45公里、硬化生产路32公里、配套耕地质量监测点17处,并实施水肥一体化等灌溉设施2000亩,为小麦产业的机械化、规模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为产业强镇,椿林镇在小麦品种试验示范和培育优良品种上狠下功夫。据陕西网消息,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加快推进小麦品种优化升级。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绿色防控等措施,不断提高小麦品质。今年,全镇共试验了20多个小麦品种,并准备大面积推广优良品种和宽幅沟播技术。目前,椿林镇已建成百亩粮食“吨半田”试验示范基地、千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和万亩优质强筋小麦规模化生产基地,形成了“百亩田、千亩方、万亩片”的“吨粮镇”产业布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陕西网消息,椿林镇兴林村的小麦产业尤为突出。兴林村有4950亩麦田,采用了宽幅沟播技术,小麦产量高、质量好,在周边村镇口碑很好。该技术把传统2厘米至3厘米的播种条带调整为10厘米至12厘米的宽幅条带,并使用农机一次性完成施肥、播种、开沟、覆土等多道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此外,兴林村还建设了黑麦石磨面粉加工厂,预计建成后每天可加工3吨面粉,带动10户27名脱贫户在家门口就业。

在产业带动村民致富方面,椿林镇通过小麦产业的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该镇积极推广小麦规模化种植和标准化生产,提高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同时,通过发展小麦加工业,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附加值。目前,椿林镇已引进建设了汉村日处理百吨优质强筋小麦面粉加工厂、岳兴椽头馍厂等加工业实体,初步形成了“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粮食粗加工体系。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还通过加工销售小麦产品,增加了农民收入。

椿林镇通过小麦产业的发展,推动了乡村振兴取得更大成效。该镇注重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切实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这篇大文章。同时,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推广小麦宽幅沟播等关键技术、加强粮食收储和加工等措施,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许鹏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