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约会班主任》节目,定位专业教育服务类节目,搭建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教育服务平台,每周邀请一位优秀班主任老师和专家来到直播间就青少年的学习教育问题,成长问题等答疑解惑。【欢迎更多优秀老师加入我们的节目,小编微信fm-912】
本期嘉宾
开封市杞县创新学校 曹兰兰老师
开封市杞县创新学校 曹兰兰老师,语文学科 教龄十年,中小学一级教师。曾荣获“杞县师德先进个人”、“杞县优秀班主任”、“开封市优秀教师”,多次荣获优秀班主任称号,参与多项市级课题研究,荣获市级一等奖。
1.小学生沉迷手机、电视、网络游戏怎么办?
关于这个问题,结合我的工作经验,简要谈一下我的实际做法,仅供各位参考。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电子产品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对于学生玩手机这件事,令很多家长觉得很头疼,有时候与孩子斗智斗勇,还难免存在防不胜防的现象。一方面,电子产品功能太强大了,游戏、视频、社交软件等五花八门,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而且现在的学生确实很聪明,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快,他们能用很短的时间掌握电子产品的使用技巧,甚至还能找到家长们都不太了解的隐藏功能。另一方面,家长们大多都比较忙,不可能时刻盯着孩子,这就使得学生有了可乘之机,偷偷玩手机的情况时有发生。
我先说一下常见的学生玩手机防不胜防的例子:
1.借学习之名
学生假借查询资料这一理由拿到手机,表面上是认真对着手机查资料,可家长一转身,就偷偷切换到游戏或短视频页面。
有些孩子会利用一些学习类APP的漏洞,比如某些APP有打卡赚积分换礼品的功能,孩子就快速完成简单任务打卡后,在家长以为他们还在利用APP学习知识拓展时,实际已经点开了APP里隐藏的小游戏板块玩起来了。
2.躲在房间里
孩子回到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写作业,家长以为他们在认真学习。然而,有的孩子会把手机藏在书本堆里或者被子下面,等家长在客厅忙家务或者做其他事情时,就悄悄拿出手机玩。
3.利用长辈溺爱
有些家庭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孩子比较溺爱,孩子就会利用这一点。当父母不在家时,孩子跟长辈说要拿手机查个资料或者玩一会儿放松下,长辈心疼孩子就直接把手机给了,也不监督查看,结果孩子就毫无顾忌地玩起手机来,等父母回来后长辈还帮忙瞒着,使得父母很难发现孩子偷偷玩手机的情况。还有的孩子会在和长辈一起外出时,去公园散步,借口说要拿手机拍照或者听音乐,拿到手机后就偷偷玩起游戏,长辈也不太懂手机功能,无法有效监督,让孩子有了可乘之机。
4.同学间的“掩护”
在周末,孩子们之间也会互相“掩护”。假借找同学一起写作业之名,几个同学会约定好在谁家进行玩手机,打游戏。写作业时他们分工明确,每人分几道题,最后互相抄袭答案以节约出更多时间去玩手机。
针对以上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玩手机现象,基本上都是在偷偷玩手机,大多数家长针对这一现象都是采取的是控制管理、要求约束、没收。但实际效果甚微,甚至还带来了许多负面效果,造成亲子关系不和谐。甚至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孩子想尽一切办法偷偷的玩手机,你就更加监管不到了。
确实家庭中存在着这类情况,具体该怎么办呢?
首先家长要清楚电子产品不可能全部避免,让孩子一点都不接触电子产品是不可能的,要培养孩子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般的品质。让学生接触手机但不沉迷于手机网络游戏,养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经过反复和家长们一起探讨实践,试验,最终我们总结出以下行之有效有效的的方法。
首先就是允许孩子在一定时间内光明正大的玩手机。手机可以玩,但是必须是在家长面前,一方面,这能满足孩子对手机的好奇与渴望,让他们觉得自己被信任,不会总想着偷偷摸摸去玩,减少亲子间因为手机产生的矛盾和冲突。注意一定要提前告知爷爷奶奶你的计划,全家总动员,以免中途打破规划。
比如,可以规定每天放学完成作业后到晚饭前玩一会手机,小学生建议手机每周不超过三个小时,平均到每天也就是20分钟左右吧!(关于这个时间设置,要和孩子一起商议,不可以命令式直接通知孩子每天玩手机必须控制在20分钟以内,就像市场里买菜一样,可以讨价还价,坚持你是卖家那一方,保持好底线和孩子商定每日玩手机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孩子可以自由选择用手机看看适合他们年龄的科普小视频、听听有声故事,或者玩一些经过家长筛选的有益小游戏等。另一方面,家长可以在这个时间段里更好地监督孩子,了解他们用手机都在做些什么,及时给予正确引导,确保孩子接触的都是积极健康的内容,也能趁机教孩子如何正确使用手机,合理安排这有限的时间,这样既能让孩子享受手机带来的乐趣,又能有效避免孩子过度沉迷手机,还不至于让孩子养成偷偷摸摸的习惯。
2.时间约定好了,孩子不能立即执行,会有拖延时间怎么办?
这个问题很关键,也是各种方法都试过后最后以失败而告终的原因。最后只有强制没收。曾经我们班也有这样一位学生,孩子妈妈我们俩第一次聊关于孩子成宿成宿偷偷藏在被窝里玩手机的问题,听到我说要让孩子光明正大的玩手机,觉得方法挺独特,决定回家试试,还记得第一天家长反馈说,孩子在要求玩手机的过程中,讨价还价,那砍价的过程一点都不输奶奶去菜市场买菜时砍价的气势。但好景不长,孩子有了这个约定,但是执行较难,家长就苦恼着第二次找我。
我给出的方法是:示范引领+刻意提醒——第一天执行,建议父母有一个人陪伴孩子一起执行玩20分钟手机这个任务,并在离结束时间还有一两分钟的时候,立即放下手机,并表现出无意的说出:“我的手机时间到,遵守约定,放下手机。”以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这个时候孩子可能会放下手机,也可能不管不顾继续玩下去。如果放下,就给予肯定表扬孩子遵守约定。若是到规定时间了还继续玩下去,就稍等五分钟,提醒孩子,今天可是超时了哦!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哦!切记不可急躁,上手一把抢过来,这样只会适得其反。这样的超时行为一旦持续两天,就要坐下来和孩子再谈谈,谈什么呢?谈原基础规定上再补充规则。(注意谈话过程中,同样以商量的语气,摆事实,讲道理。)前两次是示范引领和刻意提醒没有效果的时候,第三次就是给予爱的嘉奖,奖励什么呢?运动(青蛙跳、俯卧撑、跳绳、跑步等)因为每做一次运动,身体里就会有一种印记,慢慢的孩子就能遵守约定。
除了家长要求学生,还能不能借助外力来约束学生玩手机呢?
借助外力是很好的办法,要及时借助班主任的力量。及时和班主任沟通学生情况,在学校让老师强调学生玩手机时间不得超过多长时间,一般我们班会告诉孩子,从周日晚上至周四晚上一般不允许看手机,我会电话家访,一旦查出,就会扣除星章奖励,学生基本上都能遵守约定。家长有要告诉老师,学生最近在家能合理利用手机了,让班主任在班会上点名表扬或单独给孩子谈谈话,结合孩子在家里的良好表现给予具体性的表扬和肯定。进而让学生能获得认同感,找到成就感,有持续坚持下去的动力。刚才我谈到那位学生,能成功戒掉手机上瘾,我觉得与我们家校及时有效的沟通是有密切关系的。我和这位学生家长约定每周一为“项目进度交流日”我们会沟通孩子在家对待手机是一种什么态度,有没有什么具体性的变化,越具体越好,越诚实越好,不要刻意隐瞒,有一说一,在周二班会上,我会利用三分钟时间,总结上周班级中学生回家玩手机现象,以表扬好的为主,树立榜样。有时候,我还会借助其他的外力,比如,我会说:“今天在办公室,我和一些老师交流咱们班学生玩手机从成瘾到自我良好管理,获得他们的一致好评,为你竖起大拇指,哇,觉得你真是太了不起了,那么多老师一致为你竖起大拇指。我也很佩服你这种毅力,说改就改,说做到就做到的毅力。让学生有了成就感,成就感就会带来责任感。就会坚持改正自己,进而成为优秀的榜样,他就会更加有动力,有信念——我要做好,一定坚持做好。
3.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针对孩子写回家写作业不积极、拖拉,需要家长时常催促,你能给出一些可行性的具体措施吗?
针对这一现象,我觉得得先找到其中的原因,对症下药。孩子不积极写作业可能有这几种原因:1.时间观念淡薄,2.作业本身难度大,3.习惯未养成,4环境因素,5缺乏动力。
针对时间观念淡薄:平时建议家长多和学生做一分钟游戏,比如,一分钟能读多少个字,头顶书一分钟能写多少个字,一分钟跳绳,一分钟快走等活动。生活中随处可以找到一分钟内的游戏,都可以变换尝试,以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意识。
作业难度大:要看看孩子是没有学会,还是没有动脑思考,及时查漏补缺。
习惯未养成:就是学生缺乏自我约束力,容易被其他事情所诱惑进而导致不能专心写作业,建议学生书桌不摆放任何杂物。也可参照往期《约会班主任》中提到的习惯养成,培养孩子好的习惯。
环境因素:要给孩子营造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没有嘈杂的声音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有个别家长一手握着手机,一手指着孩子说:“还不抓紧时间写,马上就九点了。”抖音里那带有魔力的声音早已经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了,哪还有心情写作业呢!有些家长是在孩子写作业时,陪伴其左右,但是无所事事,就把手机关闭声音看视频,我想说:“孩子的余光撇到手机屏幕的亮度,内心早就飘忽不定,在想,我妈妈看的是什么?能让她嘴角上扬,想笑还不敢笑。”所以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写作业环境至关重要。
缺乏动力:这就是需要唤醒孩子的内驱力,孩子自己想写和家长催促着去写截然不同,动力不同,行动就不相同。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奖励机制要跟上。建议家长打印一个表格,积分奖励表。每日能主动写作业,不需要家长催就可以获得1个积分,能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再获得1积分。在满10积分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抽奖的方式奖励学生最想得到的东西,进而激发学生动力。同时我喜欢鼓励学生做劳动实践作业,我发现学生对这类作业积极性较高,有一次习作,题目是我学会了 ,我就把这个作业变换方式,写一篇没有汉字的作文。学生一听很感兴趣,没有汉字怎么写。我告诉学生,回家就跟着妈妈或者奶奶进厨房,把你进厨房的心情感受说一说,再跟着家长学做一道他最拿手的菜,一定要掌握好各个步骤,回学校我们开无字作文评比,大家也可互相学习,待到老师去你家家访之前,把所需食材给我,我带着食材去你家品尝你的拿手好菜哦,那次学生作业很是积极,无字作文比赛,讲的绘声绘色,听的是专心致志。我们学校组织学生试验田种植,学生们个个争先恐后的报名,都想大显身手。还有学生说:“老师,我喜欢在田地里干活,可是在家里,我妈妈总是嫌弃我干的不好,就批评我一顿,不让做了。”在家里,我也建议家长们在小学阶段让孩子多参与家庭劳作。《学记》中提到“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意思就是按照时序进行,必须有正式的课业,课外也要有课外作业,这个课外作业就是在家里需要做的作业,就是在家要做一些家庭劳动作业,通过做家务和做饭来培养学生的生存本领。近几年来,班级中常有出现学生不会用扫把,不会扫地的现象。家庭劳动不仅仅是锻炼学生的生活技能,还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增强学生的耐力和毅力。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在家庭中参与劳动呢?
我觉得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在家庭劳动中获得成就感。先从合理分配任务开始,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安排合适的劳动,如低年级可以简单擦桌子、摆碗筷等,让孩子能顺利完成,高年级建议一些有难度的,能让其稍微用心就能完成的。其次就是给予充分的指导,耐心示范,讲解要点,比如如何洗碗,用多少洗洁精,冲洗到什么程度洗洁精就完全冲干净了,怎样能避免把碗打碎等,帮助其做好劳动,收获成就感。再者就是及时肯定表扬,对孩子的劳动后,马上给予肯定,如“你把碗洗的真干净,我用你洗的碗吃饭都觉得特别香”通过具体夸赞强化他的成就感,再者就是劳动成果展示,将孩子的劳动成果拍成照片,发朋友圈或者抖音,并告诉孩子收获的点赞量和朋友的夸奖语言。还可以把每一次的劳动过程都拍照,定期做一个汇报相册,家里来客人就拿出来炫耀一番,让亲友知晓,提升孩子的自豪感。让孩子更喜欢劳动。
4.曹老师,你遇到过问题学生吗?能谈谈你是是如何对待这些写作业拖拉的学生的吗?
我比较注重学生内驱力的唤醒,让学生不为作业而感到苦恼,同时也会控制作业量,通常作业量会由学生自己来决定。举一个例子吧!比如今天我想留的作业是回家写今天所学内容的相关练习题,在我要上课之前,我就会提前告诉学生今天的作业是什么。在黑板上刻意一次性列举五六项,并说出免作业规则,(一般就是上课注意力集中可以选择免去一项,全体同学都能认真听讲,可以自主选择免去一项。字体书写认真规范也可以免去一项,课堂上回答问题比较精彩出色的也可以免去一项。)最终就只会剩下一项作业,学生觉得自己赚到了,就会很开心地去完成剩余地这一项作业。
其次,我们每个月会实行一次拼多多版的无作业日,规则是抽到1000金币就可以免作业,操作呢就是提前准备四个盒子,每个盒子里面都放上纸条让学生抽签。第一个盒子里面放的全部都是写有999金币的纸条,学生无论怎么抽都是第一次抽不中1000金币的,我就会提出获得一次抽奖机会的办法,就是完成某页几道习题,学生十分渴望得到又一次的抽奖机会,就奋笔疾书,个个十分专注的写作业,生怕机会得不到了。就这样让学生再去抽第二个盒子里面的签,会显示9个钻石,(10颗钻石才可以兑换一个金币,)很遗憾,学生不能达到1000金币,我就会在这个时候说,再给你们一个获得抽奖的机会,就是完成哪些习题,学生又是奋笔疾书。第三次抽第三个盒子里面的签,会显示9个碎片,(10个碎片可以兑换一颗钻石。)明显不能凑够1000金币,学生这个时候会央求老师再给一次机会,我就会趁机说,求人就得有求人的态度,前两次都是做2题获得一次机会,这次怎么着也得做4道题吧!学生异口同声地答应,在最后一个盒子里面会有1个碎片或者是1000金币这样的小纸条。学生一定可以抽中,今日就是无作业日。学生很是开心,作业完成的质量也比较高。
其实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完成作业了。
5.班级里面会不会出现所谓的问题学生呢?
爱捣乱纪律的是问题学生吗?我曾经也认真调查并研究过这类学生,我认为其实学生不是有问题而是没有规则意识,规则意识的养成其实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每天早晨在大街上,总能看到有些家长火急火燎的骑着电瓶车送学生的时候随意闯红灯,坐在电动车上的学生这个时候知道交通规则,但是看到家长能一次两次这样闯红灯的冲过去没事,渐渐的规则意识就淡薄了,进而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对于他来说都可以去挑衅。我们杞县创新学校就提出了“八好”教育之走好路,不仅仅是让学生从字面上理解为上下学路队要走好,上下楼梯要靠右行,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让学生遵守交通规则,遵守班规、校规,进而走到社会上能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所以问题学生不是问题,是规则意识浅薄,家校要携手从点滴小事共同践行走好路,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6.你刚刚提到的杞县创新学校八好教育,能说说是具体哪八好吗?
杞县创新学校的八教育即:走好路 做好操 扫好地 上好课 读好书 写好字 唱好歌 行好礼。
走好路:通过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和上下楼梯靠右行,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
做好操:就是加强学生体育锻炼,提高学生身体的耐力和灵活性,有强壮的体魄。我呼吁所有家长都让学生动起来,不仅仅要做好校园里的两操,还可以陪伴孩子晨跑夜跑等,帮助学生养成爱锻炼的习惯。
扫好地:培养学生勤劳的习惯,增强责任感,提升实践能力。在这里也恳请家长们多多让孩子们参与家庭大扫除,有些学生真的就是不会扫地,在家里家长可以耐心教一教孩子,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在心灵上让学生好好打扫影响心情的污浊点。“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上好课: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传授学生学习方法,如何听课,如何做笔记以及如何与老师课堂互动等。进而达到学生爱学习,会学习,终身学习。
读好书:就是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现在我校师生共读书,书写读书笔记。也呼吁家长朋友们和孩子同读一本书。
写好字:让学生写好中国字,做好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传承好中国文化。
唱好歌:课前一支歌,唱红歌,树立正气,陶冶情操,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行好礼:少先队行好队礼,在社会上用好十字文明用语,无论在什么场合都要保持礼让,通过行好礼的践行,教育学生学会宽容,谦让,礼貌待人,与他人和谐相处,进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让学生成为礼仪端庄的新时代好少年。
7.谈到家校沟通,你觉得什么样的沟通最有效?
我觉得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家长方面,二是老师方面。
先谈谈家长这一面,我们因为孩子这个桥梁相遇相识,老师的目标和家长目标是一样的,都希望孩子成龙成凤,在与老师沟通的时候,建议家长不要一见了老师的面就像打开了话匣子一样,话语如潮水般涌来,滔滔不绝的讲述着学生的各种事情,似乎有说不完的话,特别是新开学第一周,班主任还未完全认清楚学生的时候,就滔滔不绝的跟老师说这说那,老师就是想记住,也分不清是哪位学生,再者问题诸多,老师也记不全。
那应该怎么说呢?
第一,先介绍你是谁,如果是新学期开始,最好带着孩子,让老师认清学生的面孔,其次就是首次见面,有针对性的说出一个问题就行,再者耐心听听老师的建议是什么?本身咱们就是想带着问题去解决问题的,而不是开吐槽大会吐槽孩子的。
第二,尝试沟通三句话:
1、我孩子有哪一个问题需要老师您关注。
2、您看我需要在家里如何配合好您帮助孩子改正这个缺点呢?
3、您工作比较忙,后期有什么需要配合的咱们微信常联系,本学年我愿积极配合您,给孩子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这样沟通,让老师快速认识孩子,了解孩子,关注孩子问题。
说到勤沟通多沟通,有一些家长会在遇到一些什么问题不太清楚的时候,甚至在班级群里消息看也不看,就给班主任打电话。(其实答案就在群里。)就急着给老师打电话,发微信询问一番。这时老师若不能及时接电话或者回复微信的时候就着急了,对勤沟通就产生了误解了,所以有事要及时沟通,不是着急沟通。换位思考,老师上课的时候都是把手机放办公室,只有下课时间段才能看到,有时候忙于批改作业一连一两个小时不看手机也是正常现象,若是真是有非常着急的事情,可以联系本班其他老师,让其通知班主任一声。我们班就有家长特别明智,在孩子东西忘记带,放到门卫想让学生去拿,联系不上班主任,就跟本班其他老师联系,快速解决了事情。在家长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时候也是在潜移默化的教育孩子遇到困难要及时想办法。
家长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向班主任诉说沟通,遇事不急躁,勤沟通多沟通而不是着急沟通。
老师一般都会及时反馈给家长孩子在学校的综合表现。给予家长充分表达想法和诉求的机会 并凭着自己的自身专业知识,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家长一起探讨可行的建议。班主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可以说老师是唯一和学生没有血缘关系却和父母一样真心因学生的进步而高兴,退步而着急,满怀期待,帮助其成才的“外人”。
8.有时候家长过于忙,见不到班主任,想发微信给老师聊聊孩子问题,有没有什么建议?
我一般在开学之际,家长添加我微信的时候,会提前告知添加我之后,给我发一张学生的近期照片附上学生姓名,帮助我快速认清学生。我觉得家长若是开学初与老师联系,可以先发一张照片附上学生姓名给老师,帮助老师开学之后快速找准是哪一位学生,进而能有效的解决到您所提出的问题。这点也同样适用于与各科老师联系。若是学期中联系,注意方式方法和时间的安排,班主任工作繁忙,事务繁多,一定要注意不要东拉西扯,参照上述所说,有针对性的沟通。
多沟通,勤沟通,有针对性的沟通。
总之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掌握必要的沟通技巧太关键啦!知识的更新能让我们用更科学、更适宜的理念去引导孩子成长,给予他们准确有用的指导。总之我们与家长心手相牵,同心同向,让孩子在爱的关怀下,成为新时代闪耀之星,共赴美好前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