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是寒潮出现最频繁的月份,近日我国大部分地区再次经历寒潮天气,北方地区的降温幅度尤其大。寒潮来袭、气温断崖式下跌,寒潮、冷空气等词也登上热搜,引发广大网友讨论,其中“寒潮和冷空气是一回事儿吗?”引发关注较多,我们来一探究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不是所有冷空气都叫寒潮!

寒潮是冷空气的一种,并不是所有冷空气都是寒潮,它是冷空气中的“王者”。根据强弱程度,我国将冷空气分为弱冷空气、较强冷空气、强冷空气和寒潮四个等级。在气象学意义上,寒潮天气过程是一种大规模的强冷空气活动过程,有着严格的“门槛”。

根据国家标准,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在24小时内降温幅度≥8℃,或48小时内降温幅度≥10℃,或72小时内降温幅度≥12℃,而且使该地日最低气温≤℃的冷空气活动,就是寒潮。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主要体现的是降温幅度,所以寒潮并不全都出现在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根据近11年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预警的数据可以发现,每年11月出现寒潮过程最多,其次为12月和3月,最冷的1月和2月反而较少。

02

寒潮容易引发哪些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低温刺激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缺血、血液黏稠度增高促使血栓形成,因此环境温度的骤变会加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导致高血压患者血压急剧上升而发生脑卒中;也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而导致心肌梗死。

呼吸系统疾病。冷空气可使鼻咽部的局部黏膜变得干燥,以致发生细小破裂,病毒、细菌容易趁虚而入,造成呼吸道疾病高发。气温骤降可以诱发哮喘等疾病的加重。

其他疾病。长时间在寒冷地带工作、生活或气温骤降期间长时间在室外工作和活动的人群,容易引起冻伤、使腰腿痛和风湿性疾病病情加重;气温骤降对孕妇和胎儿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03

寒潮预警出现,该如何防范?

一旦收到气象部门发布的寒潮预警,大家要注意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做到“两加三防”

加衣:当气温发生骤降时,注意添衣保暖,特别是手、脸的保暖。

加固:关好门窗,固紧室外搭建物,防范高空坠物。

防病:老人、小孩和心血管病人、哮喘病人等对气温变化敏感的人群,尽量不要外出。

防滑:雨雪天气来袭时道路湿滑,外出当心路滑跌倒。

防煤气中毒:采用煤炉取暖的家庭谨防煤气中毒。

最后,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和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患者应注意保暖,加强营养,适度锻炼,减少外出。

参考来源:中国天气网、北京晚报、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