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季承业老师的接触不是很多,但我却一直在时刻关注着他。除了和他的父母亲在20世纪60年代所结下的一段情感之外,其主要原因还是他本人。

我喜欢承业老师的绘画作品。那种流淌在作品中的至情灵动无处不在,像一种非常神奇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么些年来,承业老师在艺术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与实力,实在令人惊愕。偶尔从网上发来他拈笔书画、倾情泼墨的照片,毫不夸张地说,他的绘画功力,可以直追宋人。

他的作品,小画怡情、大作撼魂,无一不在吸引和牵引着你,让你顺从心性,在痴迷的艺术天地里沉醉。

把自己从璞玉磨成了温润的美玉。

六十年后的一天,与季承业见了一次面。他脸上的笑容始终洋溢着一种明媚与自信。他语言平和,不炫技,干净利落又不失深度。当年我见过的“小虎子”,现在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美术教育研究会会员、江苏省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盐城市教育书画院院长。

青少年时期的季承业喜欢读书画画,又恰巧遇上爱好美术的同龄人,随即在心中种下了一颗理想的种子。然后离开原工作单位新兴粮管所,报考了南师大美术学院,毕业后走上了中学美术老师的工作岗位。

他一边教书育人,一边利用课余、节假日,埋头作画。

他自诩“三清斋”居士:心清、气清、墨清。实质上,是在苛严自己——始终保持清静之心,平和之气,不浮不躁、凝神屏气做学问;用水墨五色最淡雅、最透明、最富诗意、最难掌握的墨色,画出层次变化莫测、墨韵无穷的作品。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去滩涂写生,立刻就被那些湿地精灵丹顶鹤所吸引。从此,三十多年钟情于滩涂、丹顶鹤,对于中国画艺术的追求,画鹤——成了他的命根子。

时光织羽,梦绘青春。承载着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与渴望,在自己人生的画卷上,缓缓绘出属于自己的色彩。然而,这双翅膀,轻盈而又不失坚韧。他说,唯有在汗水中锤炼、在挑战中蝶变,方可将激情化作前行的动力。

借着这个话题,我说我今天和你见面最想探讨的是你最近创作的《湿地之光》中国画38米长卷,而且想尽快看到长卷巨制,一饱眼福。

这幅长卷,恰逢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在校园首展。

果然,第二天他联系了盐城市京师实验学校(原北京师范大学盐城附属学校)且由学校派车,接我们前去。

四季本来是静态的,然而长卷里的丹顶鹤让春夏秋冬有了动态之美、诗意的存在。

走进学校美术馆,墙上一幅幅作品,意写万象,艺彩飞扬,美不胜收。

来不及一一细细欣赏,我们直奔主题,一幅横跨展厅三个墙面的《湿地之光》长卷,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候鸟迁徙,择地栖息,长卷用“绿波浩渺”“清风荷韵”“金色有约”“银装素裹”四个乐章,将一年四季的鹤情画意融为一体。长卷中的101只丹顶鹤,是画面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且极勾描渲敷之能事,他笔下的神鹤,千姿百态,或翩翩起舞,或引吭高歌,或戏水觅食;或是一对甜蜜的情侣,或是哺育后代的幸福一家……

它们就像大地的眼睛,你望着它们,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产生出打动人心的力量。

细品,果然内蕴淡薄、空灵,意味隽永,别具巧思。

这幅38米的长卷,考量创作的实力。我以为:那是季承业老师一个高光的时刻。之前,我也曾在北京故宫、河南开封等地,接触过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目睹那些珍贵的传世之作。之所以,称之为中国美术史的丰碑,因为赋予其艺术灵魂,才为后世留下这幅千古名画。

如今,这位“三清斋”居士,正以坦荡的胸襟和忠于艺术的态度,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描绘家乡美丽的画卷,赋予丹顶鹤更加崭新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力量。

我读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的一本杂志,2022年一期《丹青世界》里边的一篇文章,是《人民政协报》记者专访《季承业——滩涂文化之子》(也有称他“湿地之子”)其中的一段文字:“季承业没有仅仅满足于‘承业’,而是不断地思考和拓展,继承与发展,且硕果累累。”当我们聊起这个话题的时候,承业老师告诉我:“是家乡的天地万物给了我的灵感,我把它们再收集起来,且藏在心里,流之于墨,染之于色。”在承业老师的眼里,丹顶鹤的每一片白羽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也是关不住的自由的仙鸟。

他创作的三百多幅作品在国家、省市报刊发表,有近三十多幅作品在全国、省级各类展览中获奖。在创作的同时,长期致力于美术教育研究,编写《江苏美术高考教程》并担任分册主编。编著的《丹顶鹤水墨写意技法》《丹顶鹤艺术中国画作品集》等7部专著都由省级美术出版社出版。

季承业朴素如农夫,意志坚如铁,情蕴像诗人,沉思比哲士。他痴迷中国画,教孩子们画画,都是注重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倡导环境保护意识。

从自然物象出发,演绎自然界中的诸多叙事,进而引发我们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感悟。

美在创造,也在继承。特别让人惊羡的是,他女儿季凡的绘本《百鸟于飞——我在湿地等你来》由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还被列为: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苏州博物馆古籍图书馆副主任朱晋訸先生为这本书写了序。他在序言中说:“百鸟活灵活现地汇集于一本,再现了《论语》中‘翔而后集’(鸟儿飞翔着结合在一起)之语,当你的指尖滑过绘本的纸张,栩栩如生的百鸟触手可及。”

季凡老师像他父亲那样,数次往返于湿地保护区实地写生创作,用深厚的绘画功底,将所见到的鸟,画作她笔下的灵动诗意的鸟。新露头角,太熟练则容易匠气或流俗,有时生拙之气反而显得更高级。(作者:邵玉田,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