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摘要

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要以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度一体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既要突出内在一致、相互支撑的有机联系,又要畅通良性循环,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平衡性。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面临如何解决新质生产力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以及如何建立健全数字教育体系、以企业为核心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数字人才培养与使用体系等关键问题。遵循创新支撑性、目标协同性、改革系统性的现实逻辑,文章提出深化改革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构建科技创新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人才链-平台链-创新链”为导向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等主要路径,以破解上述关键问题,形成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良好局面。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创造性地进行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部署,聚焦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彰显了教育、科技、人才之间的有机联系。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是紧密配合、相互协同、系统集成、共同发展的有机复杂系统,其中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主体:①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不仅是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根本源泉,也是决定科技创新实力和水平的关键因素。②科技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目标,是人才引领发展的主要阵地。科技进步依赖于教育培养和人才创新,科技成果又反过来推动教育改革和人才发展。③人才关系着教育现代化和科技现代化,是教育知识传承、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活跃生产要素和行动主体。教育发展需要人才基础,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实践。没有强大的教育体系和人才队伍,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等催生而成,其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遵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规律,新质生产力发展靠的就是先进科技创新的引领。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科学技术在先进生产力质态中的广泛运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脑机接口、超大规模新型智算等丰富了劳动资料形态,掌握新型劳动资料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不断涌现,新型劳动者优化组合新型劳动对象、重塑新型生产关系的过程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平衡性,是教育、科技、人才保持畅通循环且高度一体化的结果。只有树立全局观念、找准关键问题、把握现实逻辑、坚持系统谋划,才能形成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关键问题

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既要探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统筹的理论问题,又要充分认识并解决现实中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的关键问题。

(一)如何解决新质生产力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当前,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主要布局于数字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教育服务优质均衡、科技创新实力强、人才存量发展水平高的经济发达地区。进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规划与布局时,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是如何既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又不扩大区域差距,从而高质量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条件性、可行性,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例如,从2021年新增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来看,人数最多的地区是北京、江苏和上海(累计占比55%),而湖北、陕西、天津、黑龙江、浙江、湖南、广东、四川、甘肃分别占比3%~5%,有5个省区没有新增;东部地区的新增院士占比为68%,新增院士在双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任职占比为97%、而非双一流高校仅占3%。2019年,创新研究群体新增数量最多的仍是东部地区(占比为84%),中部地区次之(占比9%),西部地区再次之(占比为7%)。

上述数据分析表明,我国东部地区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上优势显著。但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仍面临困境,主要表现为公共教育服务投入低、人才供给不足且人均收入偏低、高技能劳动力缺失、科技成果市场转化滞后和生产要素净流出。特别是长期依赖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传统重工业地区,一旦形成路径依赖,便会产生排斥新质生产力的惯性,这将使其全要素生产率、绿色可持续发展与创新竞争力大为削弱。一般来说,生产要素流动遵循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辩证发展规律,自发地向市场体系健全的高回报率地区转移,东部地区可能因此获得更多的要素供给;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基础薄弱,要素市场建设不完善,创新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低,更加阻碍了新质生产力发展。我国新质生产力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将拉大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如何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数字教育体系

作为一种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绿色生态型的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对土地、设备等物质要素的依赖程度降低,因而比传统生产力更需要能力强、素养高的创新人才资源。数字技术的应用,催生了数字产业集群化和数字集群产业化,为适应教育终身化、数字化、智能化,全球数字教育已然兴起。《数字领袖——全球数字教育大学排名2024》报告显示,依据计算机科学学科、数据科学专业、数字创业能力、数字化转型管理专业、数字学科和创新技能在线五个方面的评价,美国有56所大学进入全球前200位、4所大学位列全球前10位,其以相对数量和绝对优势位列第一,英国有19所大学、印度有18所大学也排名全球前200位。

数字教育不在于面面俱到,而是通过具有扩展性、公平性和持续性的再造学习,实现主动学习而不只是数字接收输入。数字技术不应取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而应作为人际和谐、人机交互的补充。数字教育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试图扩大计算机使用范围并开放数字资源,来快速且低成本地提升数字教育水平;发达国家或地区则希望通过数字教育,改变个体学习迁移路径,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当前,全球数字教育已迈入新的发展“快车道”,在更多领域和更广范围进行了深入探索,包括推行在线混合智能学习、推广虚拟现实和沉浸式学习、缩小数字鸿沟、推进数字公平与教育包容、提升数字素养、尊重数字伦理、实现数字教育普惠等。现阶段,我国数字教育的发展相对缓慢,“数字教育+科学教育”“数字教育+工程教育”的创新人才育人体系建设与全球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如何健全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以企业为核心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技术创新主体之间通过创新网络的资源集成,构建了紧密且开放的合作关系。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不断加强,创新要素资源集聚迭代,技术创新体系主体的数量大幅增加。同时,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中介发挥桥接创新资源的作用,为创新主体提供知识、技术和信息交换的共享平台,促使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健全。

我国高等学校、研发机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来源于企业资金的部分增长迅速。2022年,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收入是2007年的4.13倍,这表明:在产学研用新型技术创新模式下,企业作为核心主体正引导着技术创新体系的发展、壮大。企业需要不断拓展更多的技术交流渠道,获取更多的异质性知识和互补性资源,以促进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从技术流动的视角来看,2022年,我国工业企业消化吸收经费支出的趋势与2007年相比无明显变化,说明我国企业“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的现象仍然存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从基础研究到应用转化的创新人才储备不足,对青年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也不够,还需要深入探索引导更多青年人才涌现和重大科技成果形成的资助机制。此外,具有颠覆性、原创性、引领性的科技攻关模式与支持高风险、非共识项目研究的机制还不够健全,导致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布局出现了科技成果应用转化不充分与人才供给不足同时并存的现象,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也难以真正建立优势互补、分工明确、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因此,企业市场化需求牵引创新方向、引导基础研究成果及时应用于产业的新技术创新体系有待健全。

(四)如何完善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数字人才培养与使用体系

2022年,我国普通本科的生师比为17.65,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的生师比为18.31,高职(专科)学校的生师比为19.69,与欧美高校相比差距较大。现阶段,我国虽已在中学阶段实施了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的相关改革举措,但尚未充分发挥一流科教融汇与人才培养的优势。随着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催生的数字新职业不断涌现,我国在新增的158个新职业中首次标注了97个数字职业(占职业总数的6%),且专门增加了“数字技术工程技术人员”的类别。

在数字人才融入产业数字化的过程中,三大产业与数字人才供需之间出现了结构不匹配的问题:①第一产业中,乡村数字人才供需缺口大、流失快。实时交互、沉浸体验的数字人才引进场景缺失,农村数字基础设施配备、产业数字化水平普遍落后于城市,既懂农业、农技又懂数字化运营的乡村数字人才引进不足,返乡入乡数字创业面临产业链体系不完整、资金链支持不到位、创新链农业成果转化和商业模式难以为继等问题。②第二产业中,以虚拟现实、数字孪生为特点的智能制造业发展势头较快,因此精通算法研发、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工业机器人数字渗透的数字人才更为紧缺。第二产业所需的数字人才是复合型人才,既要有数字技术研发的基础能力,又要有能够优化工艺、生产流程和创新商业管理的加持能力,但当前我国数字人才的基础能力尚未达到世界的平均水平。③第三产业中,数字人才供给主要集中在IT、互联网和游戏行业。这些行业对产品经理和Java工程师的需求较多,对嵌入式软件开发师、电气工程师、C++研发工程师的需求增长趋势明显。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的初级职位数字人才占比居高,而中高级职位数字人才占比与美国、英国、德国相比差距较大。

二、现实逻辑

要解决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需要深刻认识并遵循创新支撑性、目标协同性、改革系统性三种现实逻辑。

(一)创新支撑性逻辑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支撑性逻辑,是要统筹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促进各类创新的有机结合,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与发展模式。也就是说,要以教育、科技、人才体制创新,推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全要素、全方位变革:①教育体制创新是培养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创新人才,让掌握科学技术前沿的科技人才领衔育人,实现高校、科技与产业体系的育人融合。②科技体制创新是瞄准重大战略需求与发展重点,创新政产学研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同时,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合作,以组建覆盖全周期、全场景、全产业链的新型研发机构,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面向未来科技主战场,打造共享型、开放型、前沿型科技创新平台以吸引和集聚人才。③人才体制创新是有组织、有计划地完善科技创新动员体系和资源配置模式,加快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合理流动,并注重人才长周期覆盖和稳定性支持,着力在原始创新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高起点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以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持续完善“重要科学发现→科学问题解决→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产业化应用”的链条机制,大力促进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融合。教育、科技、人才以创新为支撑推动新质生产力,是为了实现区域内各种创新要素和创新网络之间通过信息流、能量流、物质流、资金流、技术流的联结传导,构建要素、主体、功能等协同发展的系统。

(二)目标协同性逻辑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目标协同性逻辑,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渗透融合的基础性因素,是决定国家综合实力的战略性资源,是塑造世界格局的决定性力量。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变革,国际竞争空前激烈,且竞争的焦点也由过去的传统产品和市场竞争演变为对人才、科技制高点的竞争。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目标是战略目标与阶段目标的高度统一:①教育发展的目标是从教育、科技、人才统筹推进的战略高度,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重在夯实人才资源深度开发基础。对此,高校应有组织、更主动地加强与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行业发展需求的对接,并以科技应用为导向深度支撑学科知识体系改革,造就一大批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能使用新劳动资料且掌握新劳动要素的新型劳动者,同时加快培养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的拔尖创新人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②科技发展的目标是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加快形成高水平自立自强的科学技术体系,瞄准前瞻性的科学技术开发变革性的认知技能方法,遵循绿色发展的自然规律,通过科技创新解决深层次、结构性、发展性难题。③人才发展的目标是大力培养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大国工匠、卓越工程师、高技能人才并各尽其才,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用好全球创新资源,精准引进和加快培养各类紧缺人才;同时,以承载先进生产力质态的平台载体,破除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最大程度地激发人才的创新潜能,健全完善各类人才评价,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三)改革系统性逻辑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改革系统性逻辑,强调从全局出发打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发挥制度改革的激励功能,为科技创新提供保障,为教育改革提供机遇,为人才红利释放提供空间。也就是说,要通过顶层设计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纵深推进赋能蓄势。从世界强国的发展规律来看,教育、科技、人才相得益彰,本质上是教育中心、科学中心、人才中心相互促进、相互塑造的过程。科技要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离不开人才体制改革与教育体制改革的同步推进。而发挥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需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这就需要完善科技研发制度、经费管理制度、成果转化制度、人才评价激励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设计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创新模式和有组织的科研方式,并进一步结合教育体制改革,倡导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面向新质生产力领域产出更多成果。同时,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深度融入学科建设,推动学科体系重构,并以具有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拔尖创新人才带动人才培养为核心,明确新兴学科的高精尖方向,找准交叉学科的生长点,以增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对新质生产力的支撑力与贡献力。

三、主要路径

遵循上述现实逻辑,本研究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路径,以破解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

(一)深化改革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

深化改革的重点在于从教育、科技、人才高度一体化的战略布局出发,切实实施有利于三者协同集成、互促融合的关键举措,形成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改革合力,具体包括:

①试点教育体制改革,构建以人工智能算力为基础的教育数字化开放共享体系。具体来说,要打破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改变现有的学科评价方式,发挥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工程技术科学持续推动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的作用;依托高校高水平交叉学科的“学域”体系、科教融汇的“科学-人才”中心与实验室体系、产教融合赋能的技能“实训”基地,试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方案;着力面向国家自主创新高水平尖端科技、面向现代化产业紧缺领域,聚焦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新能源、氢能与智慧能源、储能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大力开展数字化赋能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②加快科技体制改革,重视基础研究人才长周期培养,发挥科学基金资助青年学生培养的人才链“延链”作用,让更多青年人才聚焦原始创新性强、科学价值高的自然科学领域,提出真正的科学问题并加以解决。同时,支持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投身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领域;探索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管理体系,制定新办法落实财政支持、人才评价、知识产权保护、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并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开展职称自主评聘;组建一支由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领衔的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营造宽松、和谐的人才创新生态。

③深化人才体制改革,聚焦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先行区域与重点产业,将用人主体“授权”和人才“松绑”紧密结合。同时,推动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产业转型升级,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智能制造与装备、集成电路等领域培养和引进具有国际视野的技术与管理复合型人才,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探索人才自主认定办法,向用人主体下放人才评价的自主权,畅通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的人才任职、奖励、晋升通道。

(二)构建科技创新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

科技创新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科技为产业创新深度赋能、人才创新动能不断增强、产业变革方向逐渐明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体系。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趋势来看,全球基础研究更加注重使命驱动和转型效应,技术创新更为关注颠覆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未来技术;工程科技更多面向“大挑战”和“场景驱动”,产品创新呈现出周期更短、冲击更强烈的“大爆炸”特征。顺应此发展趋势,应构建科技创新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具体包括:

①加快营造追求卓越、敢于领先的科技创新氛围,开展更多使命驱动的科研和更具发展动能的原始创新。通过原始创新、颠覆性创新,实现科技超越和创新引领,促使科技创新进一步赋能产业创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另外,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在科学检测成果的过程中,从是否实现了理论原创、核心技术破解、高附加值专利授权、产业技术标准制定、产品国际化推广等方面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评价力度,力求科技创新成果原创度高、辐射面广、影响力强。

②大力培养人才的“真创新”能力,形成尊重“真创新”、开展“真创新”的创新文化氛围,使科技创新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时,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加大对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的研发力度,提升科技创新的供给水平。

③精准研判全球科技、产业变革趋势,聚焦未来科学探索、高质量发展等重大使命型场景的需求,尽快从顶层设计、模式构建、体制完善等方面入手,集中力量进行系统布局,加快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

④基于“非对称战略”,进行国家或区域资源特色的未来产业重点布局,特别是要有国际视野,立足国际竞争,强化战略思维,奋力在未来产业的谋划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同时,要积极探索大模型、算力等技术驱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和未来通信产业等,加快实现前沿科技驱动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三)以“人才链-平台链-创新链”为导向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一要充分考虑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高低,以人才链支撑平台链和创新链;二要坚持市场导向,保持各类企业成为重要创新主体的渠道畅通。对于一体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要率先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积极探索创新资源的组合形式,精准、高效地匹配人才需求,释放企业在技术市场的潜力,打造新经济增长点;而对于一体化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要充分实现知识、信息、技术等资源要素的交互分享,大力破除创新人才流动壁垒,着力构建高质量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特色产业基地等人才创新转化载体。需注意的是,加快推动“人才链-平台链-创新链”一体部署,要更加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具体包括:

①发挥综合改革试点区先行先试的作用,发挥创新平台从“先行”到“引领”的示范效应和辐射效应。以一揽子政策吸引和集聚新质生产力所需的拔尖创新人才,重点打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

②建设由中央企业和科技领军企业引领,科技型骨干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中小微企业等共同参与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发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创新敏锐性。塑造企业全球研发中心或区域研发中心的新优势,集中力量突破具有共性、前沿引领性的关键技术等,实现颠覆性技术的创新升级。

③坚持和扩大对外开放,保障企业科技创新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流动。在资源统筹的基础上,坚持对外开放,以全球视野引进外资,加大与外资企业、跨国企业的合作,引导企业释放创新需求、开放应用场景,打造吸引全球科技人才的“磁场高地”。健全开放创新、平等包容的发展平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催化高水平科学创新成果落地转化。打通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卡点、堵点,健全统一开放、功能完善、体制健全、平等高效的先进生产力市场体系,拓展新质生产力要素边界,持续释放人才红利。

四、结语

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体现新质生产力显著特点的创新,既指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因时因地制宜的开拓创新,又表现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共同支撑新质生产力基础与动力的自主创新,甚至是体制机制改革与制度层面的探索创新。抓住并妥善解决好关键问题,遵循现实逻辑,参考主要路径予以统筹推进,有助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加快发展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新质生产力。

作者:陈劲1,2、陈书洁3*

1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3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现代教育技术杂志社,原载于《现代教育技术》2024年第7期

| | | | | | | | | | | | | | |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投稿邮箱:nais-research@cnai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