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以下简称《能源法》)。这部法律共九章,主要包括总则、能源规划、能源开发利用、能源市场体系、能源储备和应急、能源科技创新、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部法律中,氢能首次被明确纳入能源管理体系。
《能源法》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实际,适应能源发展新形势,就能源领域基础性重大问题在法律层面作出规定,是能源领域的基础性、统领性法律。根据《能源法》的定义,能源是指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核电、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电力、热力、氢能等。
被写入《能源法》,将对氢能的发展产生何影响?有行业专家表示,这标志着其管理属性迎来了重大转变,以往,氢气作为危险化学品归口于应急部门进行管理,如今,明确将氢能作为能源进行管理,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在能源开发利用方面,《能源法》明确支持优先开发可再生能源,合理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有序推动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法律明确表示支持合理开发利用可替代石油、天然气的新型燃料和工业原料,这为氢能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此外,《能源法》规定,依法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能源价格。这意味着氢能作为能源,其价格也将可能受到政府的调控和指导。
《能源法》对能源规划提出了明确要求,氢能将在全国综合能源规划、分领域能源规划以及省市区发展规划中占据一席之地,推动其有序发展。
在成都,氢能产业已实现“从0到1”的突破,初步形成了“制-储-运-加-用”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构建了以郫都区、龙泉驿区、彭州市、新都区为核心的发展格局。成都氢能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全市已聚集东方氢能、厚普股份、中材科技、荣创新能、新研氢能等100余户氢能关联企业,2023年氢能全产业链实现产值130亿元,同比增长10%。
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合组织编著的《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2016)》预计,到2030年,氢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将达到200万辆,占全国汽车总产量的比重约5%,届时,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且产业产值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
《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2024年工作要点》《成都市推动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今年以来,成都把氢能纳入重点产业链,持续加大力度给政策、给场景,促进氢能产业发展。根据《行动方案》,成都正加快形成以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为主的汽车产业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提升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显示度和竞争力,抢占国内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新赛道。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吴茜 责任编辑 罗皓 编辑 王钟婧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