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乐高

编辑|高乐高

今年美国大选的结果让人不由得感慨,感觉这场选举已经不再是比拼谁的政策更好了,而是彻底成了一场“谁能把更多人拉出来投票”的较量。

从一开始的政策和理念之争,到现在双方竭尽全力动员各自的支持者出门投票,整个竞选的性质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现在来看,谁能动员更多的支持者走到投票站,谁就有可能笑到最后。

点击视频播放

别猜了!美国大选已无法预测,因为只剩下比一件事了:谁摇人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别猜了!美国大选已无法预测,因为只剩下比一件事了:谁摇人多

其实,从选战初期,这样的趋势就已经初现端倪了。今年,不少美国选民感觉,选举辩论的次数少了,情绪化的煽动却增多了。

本来应该是候选人争论政策、争取对方支持者的选举,逐渐变成了一场看谁能“摇人”更成功的比赛。选战跳过了“比谁不那么差”的环节,直接进入了全面“摇人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候选人们和他们的支持者们不断抛出各种口号,声势越来越大。哈里斯猛批特朗普的堕胎禁令,认为这是在剥夺女性对自己身体的控制权;而特朗普则指责哈里斯的移民政策过于宽松,担心移民大潮会威胁普通美国人的饭碗。

这些争议让不同阵营的选民各自心有所属,哈里斯的支持者更关注堕胎权,而特朗普的支持者则更在乎工作保障。两边的政策之争渐渐变成了用恐惧情绪驱使选民行动的工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让我想起了储殷这样的大V,他就曾公开预测“特朗普的时代要结束了,哈里斯会赢得大选”。他的这个预测就是建立在“摇人能力”的基础上。

储殷认为,特朗普的支持者数量早就达到了极限,而哈里斯可能可以动员更多女性、少数族裔和性少数群体。因此,储殷觉得哈里斯在这场“摇人”比赛中更有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事情也不是那么简单,毕竟,哈里斯即便能动员新支持者,她也得守住拜登原有的票仓才行。

之前奥巴马为哈里斯在黑人群体中拉票,但因为话说得太激烈了,反而引起了一些反感,甚至有人说他在“道德绑架”黑人选民,这也无疑让拜登的一些原支持者感到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的美国社会局势非常复杂,很多人担心大选结果可能会引发社会动荡。如果特朗普或者哈里斯能够大比分胜出,无论谁输,局势相对来说都会稳定一些。

根据民调,如果特朗普大比分获胜,大多数哈里斯的支持者也会接受结果;反过来,如果哈里斯大胜,尽管特朗普可能会说选举有舞弊,但在大比分结果面前,他也难以掀起大风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最麻烦的情况,就是双方票数接近,结果悬而未决。这种时候,不认输的一方可能会挑起对峙,甚至引发骚乱。

想象一下,如果大选结果迟迟无法定论,可能就因为几千张票,而这些票因为某些技术原因迟迟无法统计出来,那整个社会的焦虑情绪会达到一个顶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哪一方宣布胜出,另一方肯定会不服,操控选举的阴谋论言论将再度泛起。再加上社交媒体上不断传播的煽动性内容,很可能让愤怒的民众越来越难以控制,最终导致对抗甚至冲突。

如今的美国大选,已经不再是政策之争,而更像是一场社交媒体主导下的动员游戏。选民们生活在“信息茧房”中,只能看到与自己立场一致的信息,渐渐丧失了理解不同观点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社交媒体上的煽动性内容不断推动选民们去投票,而这些投票并非出于对候选人深思熟虑后的支持,而是基于恐惧和焦虑的情绪驱动。

对特朗普的支持者来说,投票不仅是表达政治立场,更是为了防止对方“作弊”得逞;而对哈里斯的支持者来说,投票则是为了防止特朗普“耍赖”带来社会动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选举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理性。选民们在候选人的动员和情绪驱使下走向投票站,并不是真的相信自己的一票可以改变国家的未来,而是因为害怕对方的胜利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

无论是支持特朗普还是支持哈里斯,背后的逻辑似乎已经不再是基于政策和能力的判断,而是情绪对抗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社交媒体建构的“信息茧房”中,美国社会的裂痕越来越深。算法精心挑选的信息让选民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变得完全不同。

即使是某个脱口秀演员的笑话,可能在不同群体中都会引起不同的解读。“信息茧房”不仅限制了选民对社会问题的了解,也让整个选举充满了情绪和焦虑的操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后真相时代”,选民们的判断已经不再基于事实,而是基于自己的情绪和立场。关于选举舞弊、操控投票、甚至对方要造反的言论,目的已经不再是为了说服对方,而是为了鼓动自己人去投票。

在这样的背景下,选举的公信力和真实性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甚至可能动摇国家的根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社交媒体的影响力日益增强,选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单一,社会的裂痕也越来越深。从2016年至今,美国的选举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主流媒体的声音被社交媒体的嘈杂所淹没,焦虑和对立的情绪持续发酵,人们之间越来越缺乏对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今年的大选,正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进行的——“信息茧房”已经完全封闭,选民们只能根据自己被喂到的信息去判断和决定。

这就使得局面非常危险:当选民们无法彼此对话,而候选人们却利用情绪来煽动支持者时,选举结果不仅越来越不可预测,社会也因此可能陷入动荡。情绪化的动员手段只会加剧社会的分裂,无法带来真正的团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美国大选的复杂性,不仅在于候选人之间政策上的巨大分歧,更在于信息环境和情绪走向的变化。

当选民无法获得真实、全面的信息,只能在算法的操控下越来越偏激,这样的民主选举是否真的符合“民主”的初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