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0月27日,凌晨2点。上海闸北区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

看过电影《八百》的人一定对这座六层的钢筋水泥建筑颇有印象,这就是四行仓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是当时上海四所银行设立的联合营业所的仓库,所以被上海人叫作四行仓库。

此时此刻,士兵们正在来回穿梭,准备弹药,修筑工事,在这里即将展开一场惨烈的防守狙击战,而参加这次战斗的士兵组成居然是一支残缺不全的部队。

部队只有四百多人,为了迷惑日军,号称“八百人”,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八百壮士守四行”。

在之后的四天,这支残缺不全的部队,将被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知晓: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二六二旅五二四团,团长谢晋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淞沪会战爆发

1937年8月13日,惨烈的淞沪会战爆发。

当时日本人喊出的口号是:“三天占领上海,三个月灭亡全中国。”为此,日本一共在上海投入了14个半的最精锐师团,并出动了一半以上的海军。

而蒋介石也不惜投入血本,前后共派出80万最精锐的中国军队对阵30万最精锐的日军,从8月打到11月。但打到10月底的时候,中国军队其实已经顶不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25日,中国军队在上海的大场防线被突破,全军撤退。

蒋介石临走前给第八十八师师长孙元良下了一到命令:全师留下,死守上海!

接到命令的孙元良断然拒绝:80万精锐都打不过,留一个师岂不是白白送死,况且第八十八师是蒋介石的嫡系王牌师,全德械装备,淞沪会战一开始就顶到了最前线。

就算是为了让全国各地军阀看到中央军抗战的决心,那也不是这样做无谓的牺牲,最终经过讨价还价。

决定留下一个营。全员撤退,留下一个营送死这是为何?

这里面有蒋介石更深层次的考虑:让全世界看到,在上海,中国军队仍在抵抗日本人,他一直希望获得国际的关注,以及随后的干预。

之后的事实证明,国际干预都是扯淡,打铁还需自身硬,靠人还是不如靠己。

留下来的一个营就是五二四团一营,而这是支注定有死无生的部队!

二、抵抗到底

10月27日,清晨。日军毫无防备地来到了苏州河边,却被四行仓库突然射出的子弹打蒙了:中国军队不是全撤了吗?怎么还有部队在这里?

整整一个上午,日军没敢行动。在摸清情况后,下午日军就包围了四行仓库并发起猛烈进攻。

四行仓库的地形很有利防守,仓库三面被日军包围,但南面与英租界相连,当时的日军,还不敢动租界。

所以日军不敢动用飞机和炮轰。武器基本相同,地形又居高临下,外加视死如归的士兵,四行仓库居然守住了。

而两岸的上海市民却沸腾了。

“还有一支中国军队没撤!他们还在打鬼子!”

这个消息,在上海市民中迅速传播。到了27号下午,苏州河岸边,居然聚集了上万名上海市民。

市民们自发组织后援,为留守仓库的中国军队送食品和药品。

这里面,有一个叫杨惠敏的22岁女孩,她看到,四行仓库的三面都飘扬着日本的太阳旗,而南面飘的是英国的米字旗,深感自己需要为壮士们做点什么。

27日夜,杨惠敏冒着生命危险,爬过当时上海的西藏路,通过四行仓库与英租界相接的烟杂店,送进去一样东西。

28日清晨,东方慢慢露出鱼肚白,一大早就来围观的上海市民,发现四行仓库楼顶,居然升起了一面国旗。

20个左右的中国军人,在楼顶,面向国旗,肃穆地敬军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一面国旗,由两根竹竿接在一起当旗杆,在一片日本太阳旗和英国米字旗中间,迎风飘扬,分外显眼。

对岸的上海市民顿时沸腾了,很多人脱帽致礼,而更多的人瞬间就流下了热泪。人群忽然爆发出了齐声的呼喊:“打倒日本!”“我们必胜!”“中华民族万岁!”

随后就遭到了日本军队的疯狂反扑,对四行仓库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冲锋,谢晋元自己都拿起枪站到窗口开始狙击日军。

战斗越来越惨烈。看过电影“八百”都应该清楚,其中一个场景令人印象深刻:日本十几个士兵头顶厚钢板挡住子弹,向四行仓库的底楼突进——他们准备用随身携带的炸药包,炸开四行仓库底楼的墙体,打出一个突破口。

敢死队员陈树生站了出来。他在自己身上绑满手榴弹,拉了导火索,就直接从窗口跳了下去,与那个突击队的十几个日本士兵同归于尽。谢晋元当时就在窗口,泪流满面。

这是真实发生的场景,面对敌人、面对生死,他只不过是在一件白汗衫上,给远在家乡的母亲写下了血书:“舍生取义,儿所愿也!”

像这样的遗书,四行仓库里一共有298封。

10月30日,孤军坚守四行仓库四天之久的谢晋元将士,已经把日本人惹得恼羞成怒——他们终于调集了37毫米口径的平射炮开始猛轰四行仓库,然后开始四处纵火焚烧,甚至完全不顾国际公法,开始向仓库内发射瓦斯弹。

日军扬言:将不顾一切后果,采取极端手段,对付中国守军!

无论是实际攻势还是口头威胁,都没有对四行仓库内的守军发挥任何作用。直到10月30日晚,四行仓库岿然不动。

三、撤退

10月30日晚,谢晋元非常意外地接到了撤退的命令。

各国使节向中国政府提出照会,要求出于人道主义考虑,撤回谢晋元的孤军。

其中深意值得玩味,由于日军被激怒,各种火力和攻击手段明显升级,租界怕殃及池鱼,坚持要撤出谢晋元的部队,这恐怕才是主要原因。

当天晚上,“全营将士已准备与仓库共存亡”的谢晋元,在安排好阻击掩护后、含泪将自己的部队撤进了英租界。

但一进英租界,谢晋元的部队就被缴械了。

按照原先的约定,是谢晋元的部队通过租界,然后与沪西的中国军队会合,继续投入抗日战场中去的。

但日本人给租界发出了威胁:如果你们敢让谢晋元的部队离开,我们就立刻进入租界,搜捕追击!

最终,租界迫于中国民众压力,没有把谢晋元的部队交给日本人,但也不敢放走他们,而是将他们放在租界内一块15亩大的地方,软禁起来。

这一禁,就是4年。

在那期间,谢晋元和他的部队遭受了很多不公正的待遇,但他率领一营全体将士,每天准时出操、训练、自办饭食,还自己举办唱歌会、运动会。

在那期间,上海市民每天都会来到这片“孤军”的营地,给他们带好吃的,告诉他们外面的新闻和战事进展。

也在那期间,有无数的日本浪人和特务,试图闯入营地暗杀谢晋元,但都没得逞。1940年汪伪政府成立后,以陆军司令的高官诱降谢晋元,被谢晋元痛斥拒绝。

诱降不成,汪伪的特务只能使出下作的手段了。

1941年4月24日晨5时,谢晋元在照例带兵出早操时,被汪伪收买的四个谢晋元的士兵,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匕首和铁镐等凶器,猛刺猛击谢晋元的胸部和太阳穴。

谢晋元重伤后不久就逝世了,年仅37岁。一代满腔热血的抗日将士却遭受如此待遇,令人唏嘘。

四、结局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正式对欧美列强宣战。

一直试图明哲保身的上海租界,被日军全面接管,而租界营地里的谢晋元孤军,被全部拘禁,然后被发配到各地去做劳工和苦役,更有36个人,被发配到了遥远的新几内亚。

曾经威震敌胆的谢晋元四百壮士,最终落得了这样一个结局。

事实上,抗战胜利后,谢晋元留下的这些将士们,也过得不好。谢晋元的遗孀凌维诚在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发现依然在世的六七十个原来谢晋元五二四团一营的将士,都处境艰难。

自己也非常穷困的凌维诚,为了他们四处奔走,但当时国民党各个部门相互推诿,没有结果。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无奈的凌维诚写信给了当时的上海市市长陈毅,说明了自己的情况。

陈毅很重视,上海市政府当时发出第589号指令,指出必须照顾好为国捐躯的谢晋元家属,拨出吴淞路466号房屋一栋和墓地一块给了凌维诚

可是到了“十年浩劫”的时候,谢晋元的墓碑被红卫兵给砸了。直到“文革”结束后,谢晋元的墓移入上海“万国公墓”,对谢晋元的纪念才慢慢多了起来。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冷酷无情,我们都希望看到英雄有一个英雄式的结局,或圆满、或悲壮,但往往事与愿违,让人无言以对。

但历史的真相无论怎么隐藏都会被人慢慢揭开,该记住的,永远会被记住,该怀念的,永远值得怀念。

正是有了这群仁人志士用血肉之躯,铸成钢铁长城,抱着必死的决心守卫着 身后的土地和家园。

有了他们,中国怎么会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