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净零碳城市:推动循环经济的跨国协作”论坛在上海虹桥商务区举办。本次论坛邀请了参与这二十年循环经济的立法梳理、政策制定、学术研究、国际合作、产业实践和社会倡导等各方面工作的有识之士,对中国循环经济的历程进行回望,并展开面向未来的探讨。
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周汉民,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在论坛上分别做主旨演讲。
与国际标准接轨,对产品碳足迹精准量化
从循环经济的产业链出发,周汉民在主旨演讲《探索产品碳足迹精准量化 推动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中指出,目前中国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仍存在标准体系不完善、数据基础薄弱、技术支撑不足等问题,缺乏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全生命周期数据准确性难保障。
周汉民建议,探索产品碳足迹精准量化,中国可从几方面发力:一是与国际通行的标准和规范接轨,建立精准量化的产品碳足迹标准体系;二是开展产品碳足迹精准量化示范试点,加强应对欧盟碳关税的能力;三是完善碳足迹相关产业政策,引导产业高质量发展。要聚焦重点领域发布碳足迹数据,鼓励细分行业公布产品碳足迹,不断建立和完善中国的碳足迹背景数据库。
回收率不代表循环经济的发展程度
从城市系统出发,诸大建在题为《循环经济助推净零碳城市》的主旨演讲中说到,当下谈论循环经济要和“双碳”目标相结合。“中国城镇化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发展阶段,而存量发展正是循环经济的核心要旨。城市更新是降碳的主战场,循环经济主要在价值链排放(范围3)中发挥降碳作用,可以减少30%到45%的碳排量。”他强调,不能单纯用回收率衡量循环经济的发展程度,要从废物的终端管理走向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诸大建指出,循环经济有废物循环、产品循环、服务循环三个维度。在能源与电力系统、工业与产品、交通与出行、建筑与用地等方面,循环经济通过服务循环控制需求(Reuse),通过产品循环延长寿命(Reduce),通过废物循环回收利用(Recycle),来实现减碳并促进经济发展。
中国循环经济20年:从游击队到正规军
圆桌讨论围绕“中国循环经济:20年经验与未来之路”的主题展开,同济大学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教授担任主持,天津大学法学院院长孙佑海,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英国)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关一松,宝马集团副总裁吴燕彦,以及绿色光年创始人倪欢参与圆桌讨论。
杜欢政教授则认为,中国循环经济已走过二十年,从原来的无序化、低技术的“游击队”走向有序化、系统化、高技术的“正规军”。“循环经济要变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这是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