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家境穷困,自小聪颖,弱冠及第,中绍兴十八年进士,历高孝光宁四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泉声次林择之韵 南宋 · 朱熹

空岩寒水自悲吟,遥夜何人为赏音。

此日团栾都听得,他时离索试追寻。

诗的前两句“空岩寒水自悲吟,遥夜何人为赏音”营造了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空旷的山谷、寒冷的泉水,以及漫长的夜晚,共同构成了一个寂静而略带悲伤的场景。诗人用“自悲吟”来形容泉水的声音,不仅描绘了泉水的自然之声,还赋予了它情感色彩,仿佛泉水也在诉说着自己的孤独和哀愁。

后两句“此日团栾都听得,他时离索试追寻”则转而写到人们团聚时的场景。在今日团聚的时刻,大家都能听到泉水的声音,感受到它的美妙。但诗人又笔锋一转,想到将来离散后,是否还能追寻到这美妙的泉声呢?这既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感慨,也是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追忆。

诗人通过描绘泉水的声音和人们的团聚场景,表达了自己对孤独、寂寞的感受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之情。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诗人用寥寥数语就描绘出了一个清冷孤寂的场景和一个温馨团聚的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反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霜月次择之韵 南宋 · 朱熹

莲花峰顶雪晴天,虚阁霜清绝缕烟。

明发定知花蔌蔌,如今且看竹娟娟。

诗的前两句“莲花峰顶雪晴天,虚阁霜清绝缕烟”描绘了霜月之夜莲花峰的壮丽景色。莲花峰在雪后晴朗的天空下显得格外壮观,而虚阁上的霜气与缕缕轻烟交织,营造出一种空灵静谧的氛围。

后两句“明发定知花蔌蔌,如今且看竹娟娟”则通过清晨花瓣飘落的景象和眼前竹子的秀美姿态,进一步展现了自然之美。诗人用“花蔌蔌”形象地描绘了花瓣随风飘落的情景,既表现了季节的更替,也暗含了生命的短暂与美好。而“竹娟娟”则赞美了竹子的形态之美,也寓意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如花瓣的飘落和竹子的坚韧都寓意着生命的短暂与坚韧。

诗歌结构紧凑、层次分明。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枯木次择之韵 南宋 · 朱熹

百年蟠木老聱牙,偃蹇春风不肯花。

人道心情顽似汝,不须持向我侬誇。

“百年蟠木老聱牙”:这句诗描绘了一棵历经百年的老树,其枝干扭曲,树皮粗糙,形象地展现了枯木的苍老与坚韧。聱牙,形容树木枝干扭曲、树皮粗糙的样子,增强了枯木形象的立体感。

“偃蹇春风不肯花”:通过春风与枯木的对比,暗示了即使在生机勃勃的春天,枯木也不肯绽放花朵,象征着其内心的沉稳与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偃蹇,形容树木高耸而弯曲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枯木在春风中依然挺拔不屈的姿态。

后两句“人道心情顽似汝,不须持向我侬誇”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借他人之口说枯木的心情如同其外表一样顽固,不轻易改变。同时,也劝告人们无需夸耀自己的与众不同或坚守某种原则,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选择,重要的是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真实。

诗歌运用对比手法,将春风的生机与枯木的沉寂进行对比,突出了枯木的坚韧与沉稳。同时,也通过人与枯木的对比,传达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独到见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莲花峰次敬夫韵 南宋 · 朱熹

月晓风清堕白莲,世间无物敢争妍。

如何今夜峰头雪,撩得新诗续旧篇。

诗的前两句“月晓风清堕白莲,世间无物敢争妍”以“月晓风清”为背景,营造出一片宁静而清幽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白莲显得尤为纯净与高雅,仿佛是大自然中最纯洁的象征。诗人用“堕白莲”来形容莲花峰在月色和清风中的美景,既形象又生动。

后两句“如何今夜峰头雪,撩得新诗续旧篇”则将场景转换至莲花峰上,以“今夜峰头雪”作为引子,暗示着某种灵感或情感的激发。雪花似乎触动了诗人的心弦,让他在新诗的创作中找到了接续旧篇的灵感。

诗人通过对白莲和雪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悟。白莲的美丽和雪景的纯净都触动了诗人的心灵,让他在新诗的创作中找到了灵感。

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即使在寒冷的夜晚,他依然能够保持创作的热情,用新诗接续旧篇,展现了自己的文学才华和创作精神。

这首诗是朱熹在与张栻(字敬夫)一同登上南岳衡山的莲花峰时所作。张栻是南宋著名学者和教育家,与朱熹有着深厚的友谊和学术交流。在一次登山过程中,朱熹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即兴赋诗以表达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感悟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