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中国想要以10万美元的天价购买日本的焊接技术,谁曾想,日本竟然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我国一怒之下终止谈判,并做出一新决定。
于是,8年后的12月15日,一座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
这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从此,我国成为了能够自主设计并建造核电站的国家,在一些关键技术上,打破了一些国家的垄断,为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秦山,一座“秦山报晓”的石碑巍然矗立,这标志着秦山核电站就是中国核电事业的一座丰碑。
中国的核电事业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发展过程。
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国就开始了核电技术的研发,并准备上马建造核电站。核电站以“七二八工程”命名。
同年8月,在四川的大山深处,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陆上模式堆满功率运行,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了核能发电技术。
进入1982年,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大军集结在浙江海盐秦山脚下,随着建设大军的集结,一场轰轰烈烈的建设浪潮掀起了。秦山深处响起了隆隆的开山炮声,核电站工程启动了。
建设开始时,条件是非常艰苦的,技术人员住在简陋的房间里,负责核电站设计的技术负责人,连一间单独的办公室都没有。
正当大家满怀激情、信心百倍地投入建设中时,又遇到了一个个拦路虎。
我们的建设是白手起家,遇到困难在所难免,有些技术,国内还没有掌握,所以,求助于国外,也是当然的一个选择。
特别是一些关键设备的焊接技术,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而这项技术,当时掌握在日本三菱重工的手中,中方与日方谈判购买这项技术。起初,日方答应以10万美元的价格售给我们。但事实证明,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
果然,日方后来又追加了两个“附加条件”:第一,中国人使用这种焊接技术,必须向该国报备;第二,使用该技术焊接管道时,要派该国专家现场监督。
在这种情况下,中方反应坚决,那就是终止谈判,并做出一项新决定:用准备买技术的10万美元,来建设一个焊接攻关实验室,自主研发焊接技术,培养自己的优秀焊接技术人才。这就意味着,我们要经过自己的努力,经过自己的摸索,来真正掌握这项技术。
在自行解决设计中的难题时,只有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开发,才能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技术上的主动权。
这项技术的攻关方案,由秦山核电站工程总设计师欧阳予亲自主持制订,又得到了著名焊接专家潘际銮教授的协助,仅用半年的时间就攻下了这项技术难题,掌握了焊接的技术要领,自主进行的焊接也完全符合国际焊接标准,得到了国际专家的赞赏。
秦山核电站的建设,从起步、发展到跨越,为中国核电事业闯出了一条核电国产化的道路。
1986年,中央决定,在秦山一期的基础上,继续开展秦山二期的工程。本来,二期工程是我国与德法的合作项目,当时即将签订合同。
但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世界风云突变,一些西方国家开始制裁中国,秦山二期工程又一次面临困境。
这时,又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鼓舞了大家,只要经过自己的艰苦努力,加上吸取秦山一期的经验和正在建设中的大亚湾核电站的经验,就没有攻不破的难题。
秦山二期的大部分关键设备,都是由中国自主设计的,国产化贯穿了秦山二期的全过程,这不仅体现了自主创新的精神,也为国家节约了大笔的资金,秦山二期与同规模引进的核电站相比,就节约了约70亿元的投资。
秦山核电站的建设走过了一条艰辛的道路,从开始出现的意见分歧,到最终统一思想,合力奋发,终于在1991年12月实现并网发电,1992年7月实现满功率,结束了我国大陆没有核电的历史。
这是一次核电技术的重大突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又一座丰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