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在总干部部办公室里,罗荣桓对着一张评衔名单陷入了沉思。
让他感到为难的,正是刘子奇同志的评衔问题。
此人的资历很高,年龄甚至比一些元帅、大将都高。但可惜的是,他当师长竟当了二十年,职位从未升迁过。
纠结之下,罗荣桓直接找到本人问道:“你想要什么军衔?”
刘子奇究竟经历了什么?他为何整整二十年都没有升迁?最后他又被授予了什么军衔?
罗荣桓的为难
1955年,在大授衔前夕,评衔工作已经接近尾声,罗荣桓将已经完成的评衔文件整理好,准备交给中央审阅。
只剩下几个人的评衔单,迟迟没有下决定。而这些人中,最让他感到为难的就是刘子奇同志。
两人是老战友,早在红军时期,两人便多有接触,在罗荣桓心中,刘子奇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领导干部。
但后来由于战事紧张,两人便被调到了不同岗位。罗荣桓本以为,这么多年不见,刘子奇一定是战功赫赫,职位高升。
但当看到他的履历表时,罗荣桓直接愣住了,在红军时期,刘子奇就已经是一名师长,没想到二十年过去,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他依然还是一名师长。
他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但还是不愿轻易按照职位为他评衔。
左思右想后,他找到彭老总说明了情况,想请他替自己拿主意。
彭老总了解情况后道:“他的情况比较特殊,他资历够,军功也够,原本按照正常情况,授予个中将是没问题的,但这职位实在太低……”
“不如这样,你亲自去问问本人,看他自己是什么意见。”
罗荣桓点点头,随后派人将刘子奇叫到了中央。
两人见面后,刘子奇显得又激动又拘谨,罗荣桓笑着说:“我们是老战友了,不要这么拘束,快请坐!”
他招呼对方坐下,又亲自给他倒了茶,递了烟。刘子奇见他身上并没有官架子,依然还像几十年前那样随和,心中的紧张感也慢慢消散。
两人聊起当年一起并肩作战的岁月,都有些感慨。在刘子奇的叙述中,罗荣桓也明白了他这么多年为何一直没有晋升的原因。
他有些复杂道:“现在大家的衔位都已经评好了,就剩你了,我想请示中央,看能否给你一些关照。”
岂料,刘子奇听了这话,立即眉头一紧:“从入党那天开始,我就从未要求过什么特殊待遇。”
“现在大家终于熬过来了,却要给我‘关照’,我这些年不是白干了吗?”
见罗荣桓还想再劝,他直接摆摆手道:“该怎么评就怎么评,我不在乎高低。”
罗荣桓惋惜道:“我不愿意让你委屈,你出生入死二十多年,到头来只是个少将……”
刘子奇笑道:“我没觉得委屈,我参加革命可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要说功绩,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将士可比我多多了。”
“我能活到现在,能亲眼见到新中国的诞生,已经非常知足了。”
见他态度坚决,罗荣桓终于不再劝,最后,在经过各方面审定后,刘子奇被授予少将军衔。
他这种淡泊名利,一心为国的精神无疑是令人敬佩的。
但这也不得不让人疑惑,他究竟经历了什么?职位为何在二十多年都没有上升?罗荣桓又为何会觉得可惜呢?
艰难的晋升之路
刘子奇出生于湖南浏阳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迫于生计,他在十五岁时便外出打工,成为了一名织布工人。
在遭到雇主无情的压榨与剥削后,他深刻体会到社会的黑暗。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内心反抗的意识逐渐被唤醒,思想也越来越先进。
不久后,在革命人士的帮助下,他秘密加入我党,开始动员工人们与这些无良的资本家进行斗争。
由于表现出色,不怕牺牲,组织将他提拔为师长。7月,他随部队参加了攻打长沙的战役。
由于当时的革命路线还不明朗,以我军当时的条件是不足以攻打长沙这种省会城市的。
于是,在敌人的步步紧逼下,我军不得不撤出长沙。
在这场战斗中,我军损失惨重,干部人员大幅度减少。很多人因为对革命失去信心,从而偷偷离开了。
组织立即意识到,部队要想长久地走下去,除了要有敢打敢拼的猛将外,给战士们进行政治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
为了培养政工干部,部队成立了随营学校,鼓励大家进校学习。
但战士们大多出身农民,连字都不认识,谁也不愿意放着好好的军功不挣,去过枯燥的学习生活。
就在这时,刘子奇主动站出来,带头报了名,他也成了部队中第一个由军事干部转为政工干部的人。
为了尽快学好文化课,他白天听课,晚上就熬夜写报告,自己总结战斗经验。
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下,他的成绩也越来越好。
一年后,他顺利毕业,成为了一名团政治委员,每天奔走在部队和乡村之间,为老乡和战士们解放思想。
由于这段时间他一直从事政工工作,上战场的时间很少,因此职位上升的速度也有些缓慢。
1935年,他的作战经验和战略思想已经基本成熟,因此被升任为红六军团第十八师师长,参与并创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敌人调集重兵过来围攻后,刘子奇披甲上阵,同时担任军政两方面的职责,率部与敌人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
第五次反围攻失败后,他跟随部队踏上漫漫长征之路。
这一路上,他经受风吹雨打,风餐露宿,打了无数场硬战、恶战,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抵达延安。
此时他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上级准备对他进行提拔时,他断然拒绝了。
经历过这么多苦难后,他深刻意识到,面对各方面都强大的敌人,我军必须随时保持进步,革命才有胜利的希望。
就这样,在别人前往战场建立军功的时候,他再次进入红军大学进修。
毕业后,他被派到冀中军区担任第四军分区副司令员。在抗日战争中,他凭借着高超的战术战略以及坚定的信念,打退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疯狂的围攻。
随着战功越来越多,他在军中也越来越受重视。
1942年,上级的晋升命令与中央党校的邀请同时到来,刘子奇思索片刻后,决定再次入校学习。
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他努力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等来了晋升的机会,怎么就这么轻易放弃呢?
刘子奇却豁然道:“敌人在前进,我们也不能歇着嘛!”
就这样,他抹去一身功绩,只身前往延安,重新开始学起,这一学就是三年。
毕业后,他被调到东北民主联军担任旅长,因为资历深,能力强,上级又将他调到刚刚解放的牡丹江担任省委常委,主持城市重建工作。
1949年,他又升任为第四野战军第一六五师师长。
纵观将军这一生,不难看出,他将自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部队,无论什么岗位,什么职位,他都毫无怨言。
他大公无私,不求名利,一次次拒绝升迁的机会,总是走在党最需要他的地方,实在令人敬佩!
热门跟贴